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京園林綠化部門今年將推出“一樹一故事”活動

中國江蘇網3月13日訊昨天是植樹節, 南京市綠化園林局在鼓樓廣場舉辦“紀念全民義務植樹36周年”綠化宣傳活動。 園林綠化部門今年將推出“一樹一故事”活動, 在重要的古樹名木旁立石碑, 貼上二維碼, 市民掏出手機便可看到故事, 首批有100多株古樹名木入選。

今年不再大規模倡議古樹認養

南京自1978年至今, 共分五批普查全市古樹名木, 現在共有1397株有名有姓掛牌的古樹名木。

據悉, 園林部門今年不再大規模倡議古樹名木認養。 “2016年有400多株古樹名木被市民認養, 有法國梧桐、銀杏、廣玉蘭、刺槐等。 認養期限為一年,

認養費用從100-500元, 如今這400多株古樹名木認養到期後, 今年已有很多單位申請續期, 目前可供認養的樹差不多飽和了。 001號懸鈴木名氣響, 是市民最愛認養的。 ”市綠化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由於近兩年新增的古樹名木中有不少古樹群落, 比如生長在紫金山的幾十棵。 它們不像主城裡的古樹經歷了太多變遷, 小環境的改變或者周邊的違建干擾。 人為干擾少, 更利於古樹生長。

市民可掃碼瞭解古樹的故事

“前些年, 南京城市建設快, 發展中並未特別考慮古樹名木, 改變了其生長環境, 導致它們抗性下降。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 很多古樹都具有相同的特點:樹齡高、樹勢衰老、生理機能下降, 根系吸收水分養分的能力和新根再生能力不斷下降,

樹冠枝葉的生長速率也較緩慢。 因此, 現在園林部門定期對古樹名木進行“身體檢查”, 並上“電子戶口”, 登記生長情況、樹種、樹齡、樹高、冠幅、樹圍、周圍環境等相關資料。 針對體弱多病的古樹名木, 園林部門利用土壤檢測儀等設備, 測量土壤PH值等自然環境狀況, 並使用GPS定位儀準確定位古樹位置, 跟蹤保護它們。

古樹名木是承載城市記憶的“活化石”, 與它們相關的歷史故事、傳說非常豐富, 不少是歷史名人親手種植, 或是著名園林專家引進的珍貴樹種。 記者從綠化園林局獲悉, 今年將正式啟動“一樹一故事”活動, 首批推出100多株重點古樹名木, 市民掃描樹下石碑的二維碼可看到古樹“前世今生”以及養護情況的視頻。

園林部門推出手繪地圖, 將全市古樹以及相關的生態旅遊線路串聯起來, 方便市民參觀。

●連結

鼓樓區綠委人員

小桃園植樹

11日, 南京市鼓樓區綠化委員會在南京小桃園開展義務植樹活動, 轄區機關幹部來到植樹點, 共同種植了一百多棵樹苗, 其中包含北美海棠、梅花、桂花等品種。 宋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