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脂肪肝的症狀及分類,你知道嗎?

導語:脂肪肝是由於某種原因引起肝臟脂肪代謝功能發生障礙, 肝細胞脂肪變性和脂肪堆積超過肝重量的5%的一種病變。 “問上醫”用美國家庭醫生的智庫告訴您脂肪肝的點點滴滴。

一、什麼是脂肪肝?

肝臟是脂肪代謝的重要器官, 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過度堆積的病變被稱為脂肪肝。 主要發展過程為:單純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纖維化和肝硬化。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變, 脂肪肝的發生率不斷升高, 且發病年齡日趨提前, 目前脂肪肝已經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僅次於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脂肪肝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現象, 而非一種獨立的疾病。 其臨床表現輕者無症狀, 重者病情兇猛。 一般而言, 脂肪肝屬可逆性疾病, 早期診斷並及時治療常可恢復正常。

二、脂肪肝有哪些症狀?

脂肪肝常見症狀

肝腫大、肝區痛、疲勞、血脂異常、肝臟輕度脂肪變性、扣痛、脂肪痢。

脂肪肝患者有什麼症狀?

早期絕大多數脂肪肝患者無任何症狀, 最常見的症狀是乏力, 但與病情的嚴重程度不成比例;部分患者有右上腹輕度不適、隱痛或上腹脹痛等不典型的症狀。 嚴重的脂肪肝患者可出現皮膚瘙癢、食欲減退、噁心、嘔吐等症狀。 發展為肝硬化的患者可出現腹水、出血等嚴重併發症。 有一半患者會出現肝臟腫大, 右上腹可觸摸到腫大的肝臟。

三、脂肪肝的病因

脂肪肝的發生與代謝綜合征密切相關。 代謝綜合征是一種表現為高血糖、高血壓、肥胖、高血脂等多種代謝異常的綜合征。 脂肪肝被認為是代謝綜合征的肝表現。 脂肪肝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 原發性的脂肪肝與遺傳因素有關;繼發性的脂肪肝與以下因素相關, 這些因素均可造成肝細胞內的脂肪過度堆積, 最終形成脂肪肝。

藥物;

營養不良;

減肥後體重急劇下降;

丙型肝炎(會導致肝臟炎症);

體內過多的鐵;

工業毒物。

四、脂肪肝有哪些種類?

脂肪肝分為以下幾種階段

單純性脂肪肝, 有乏力、右上腹脹痛不適等症狀, 肝功能基本正常, B 超和(或)CT 提示輕、中度脂肪肝;

脂肪性肝炎, 有乏力、右上腹脹痛不適等症狀, 肝功能高於正常值上限的 1~5 倍, 持續時間大於 4 周, B 超和(或)CT 提示脂肪肝;

脂肪性肝纖維化和(或)肝硬化,

有乏力、右上腹脹痛不適等症狀, 肝功能和血液中的肝纖維化指標正常或異常, B 超和(或)CT 提示脂肪肝伴肝纖維化或肝硬化, 肝組織活檢證實。

脂肪肝的分類

● 肥胖性脂肪肝

肝內脂肪堆積的程度與體重成正比,重度肥胖者脂肪肝性變率高達61%—94%;肥胖人體重得到控制後,其脂肪浸潤亦減少或消失。

這類脂肪肝的治療應以調整飲食為主, 基本原則為“一適兩低”, 即適量蛋白、低糖和低脂肪, 平時飲食注意清淡, 不可過飽, 多食新鮮蔬菜和瓜果, 限制熱量的攝入。 同時要加強鍛煉, 積極減肥, 只要體重下降, 肝內脂肪浸潤即明顯好轉。

● 酒精性脂肪肝

據對長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檢, 75%—95%有脂肪浸潤。 還有資料顯示, 每天飲酒超過80—160克則乙醇性脂肪肝的發生率增長5—25倍。 此類脂肪肝發展的危害性較大。因為飲酒後乙醇會取代脂肪酸,使脂肪酸積存、酮體在體內堆積,體內乳酸、丙酮酸比值增高,乳酸過多抑制尿酸由腎排出,從而引發高尿酸血症;另外還會使肝糖原異生減少,導致低血糖,有的患者甚至會發生猝死。但輕度酒精性脂肪肝只要戒煙酒4—6周後,其轉氨酶水準就能減少到正常水準。

● 營養不良性脂肪肝

營養不良缺乏蛋白質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見於攝食不足或消化障礙,不能合成載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積存肝內,形成脂肪肝。如重症營養缺乏病人表現為蛋白質缺乏性水腫,體重減輕,皮膚色素減退和脂肪肝,在給予高蛋白質飲食後,肝內脂肪可以很快減少;或輸入氨基酸後,隨著蛋白質合成恢復正常,脂肪肝能夠迅速消除。

● 糖尿病脂肪肝

糖尿病患者平均50%可發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為多。因為成年後患糖尿病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漿胰島素水準與血漿脂肪酸增高,脂肪肝變既與肥胖程度有關,又與進食脂肪或糖過多有關。這類病人一方面應積極採取病因治療,另一方面又要求低糖低脂肪低熱卡及高蛋白飲食。對於此類病人,其脂肪熱卡占總熱卡的25%以下為宜。

● 妊娠脂肪肝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時發病,病情嚴重,預後不佳,母嬰死亡率分別達80%與70%。臨床表現為嚴重嘔吐、黃疸上腹痛等,很難與暴發性病毒肝炎區別。及時終止妊娠可使病情逆轉,少數可經自然分娩或剖腹產而脫險。

● 藥物性脂肪肝

某些藥物或化學毒物通過抑制蛋白質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化學藥物,西藥如四環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嘌呤黴素環已胺吐根鹼以及砷、鉛、銀、汞等,此類脂肪肝應立即停用該藥,必要時輔以支持治療,直至脂肪肝恢復為止。

● 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

結核、細菌性肺炎及敗血症等感染時也可發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病人若過分限制活動,加上攝入高糖、高熱量飲食,肝細胞脂肪易堆積;接受皮質激素治療後,脂肪肝更容易發生。控制感染後或去除病因後脂肪肝迅速改善,還有所謂胃腸外高營養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遺傳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脂肪肝屬於一種病理現象,不需要單獨作為一種病來治療,也絕非無藥可醫。當發現有脂肪肝時,應及早到醫院認真檢查,找出病因,對因治療,絕大多數脂肪肝是可以恢復正常的。

原文連結:http://www.wen31.com/info/1660.html

脂肪肝知識大全,點擊這裡: 此類脂肪肝發展的危害性較大。因為飲酒後乙醇會取代脂肪酸,使脂肪酸積存、酮體在體內堆積,體內乳酸、丙酮酸比值增高,乳酸過多抑制尿酸由腎排出,從而引發高尿酸血症;另外還會使肝糖原異生減少,導致低血糖,有的患者甚至會發生猝死。但輕度酒精性脂肪肝只要戒煙酒4—6周後,其轉氨酶水準就能減少到正常水準。

● 營養不良性脂肪肝

營養不良缺乏蛋白質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見於攝食不足或消化障礙,不能合成載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積存肝內,形成脂肪肝。如重症營養缺乏病人表現為蛋白質缺乏性水腫,體重減輕,皮膚色素減退和脂肪肝,在給予高蛋白質飲食後,肝內脂肪可以很快減少;或輸入氨基酸後,隨著蛋白質合成恢復正常,脂肪肝能夠迅速消除。

● 糖尿病脂肪肝

糖尿病患者平均50%可發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為多。因為成年後患糖尿病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漿胰島素水準與血漿脂肪酸增高,脂肪肝變既與肥胖程度有關,又與進食脂肪或糖過多有關。這類病人一方面應積極採取病因治療,另一方面又要求低糖低脂肪低熱卡及高蛋白飲食。對於此類病人,其脂肪熱卡占總熱卡的25%以下為宜。

● 妊娠脂肪肝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時發病,病情嚴重,預後不佳,母嬰死亡率分別達80%與70%。臨床表現為嚴重嘔吐、黃疸上腹痛等,很難與暴發性病毒肝炎區別。及時終止妊娠可使病情逆轉,少數可經自然分娩或剖腹產而脫險。

● 藥物性脂肪肝

某些藥物或化學毒物通過抑制蛋白質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化學藥物,西藥如四環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嘌呤黴素環已胺吐根鹼以及砷、鉛、銀、汞等,此類脂肪肝應立即停用該藥,必要時輔以支持治療,直至脂肪肝恢復為止。

● 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

結核、細菌性肺炎及敗血症等感染時也可發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病人若過分限制活動,加上攝入高糖、高熱量飲食,肝細胞脂肪易堆積;接受皮質激素治療後,脂肪肝更容易發生。控制感染後或去除病因後脂肪肝迅速改善,還有所謂胃腸外高營養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遺傳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脂肪肝屬於一種病理現象,不需要單獨作為一種病來治療,也絕非無藥可醫。當發現有脂肪肝時,應及早到醫院認真檢查,找出病因,對因治療,絕大多數脂肪肝是可以恢復正常的。

原文連結:http://www.wen31.com/info/1660.html

脂肪肝知識大全,點擊這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