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北科生物胡祥:細胞治療顛覆傳統觀念

人體中的任何器官和組織一旦出現問題, 是否可像更換損壞的零部件一樣隨意修理和更換?幹細胞和再生醫學就為實現這個想法提供了可能性, 引領醫學發展的未來, 也是大眾密切關注和各國戰略性發展新的競爭熱點。 胡祥就率領團隊打造出全球細胞領域規模、潛力最大的公司之一, 走在了生物科技的最前沿。

《領航者》本期嘉賓

北科生物董事長 胡祥

1998 年獲生物學博士學位, 並從事博士後研究

2005年在深圳創立北科生物

2008年入選年度國家“千人計畫”

2012年北科生物成為內地首家通過幹細胞兩項技術AABB認證"

從乳牙、脂肪都可以提取幹細胞, 同一種幹細胞可治療多種疾病

我們正在經歷一場生命科學革命, 不再依靠外來化合物來治療疾病, 而是依靠人體本身的修復能力。 從細胞層面上看, 人體所有疾病都與細胞相關, 作為人體組織細胞的祖細胞——幹細胞, 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 並能分化成各種終端體細胞的細胞。 幹細胞治療的原理, 在於通過幹細胞移植來替代、修復受損細胞, 恢復細胞組織功能。 剛剛在美國獲批的CAR-T技術就讓許多幹細胞研究者為之振奮, 這種技術可以一次性83%緩解癌症。

而幹細胞的來源很多, 從胎盤、羊膜、臍帶、臍帶血, 到乳牙, 甚至脂肪裡都可以提取幹細胞並可以存儲。 近年來, 全球科學家在幹細胞疾病治療研究領域取得了許多重大突破, 包括治療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免疫系統等疾病, 最廣為人知的運用就是通過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白血病和淋巴瘤等癌症的骨髓移植和紅斑狼瘡等疾病, 還可以用於治療急性心肌梗塞, 治療關節軟骨損傷, 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等等。 這個領域已經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比如幫助盲人小孩恢復視力等。

基因對比加速人類進化優勢:找到老鼠鼴鼠10倍壽命差別基因就可延壽

除了治療疾病, 幹細胞研究還能幫助我們比較基因和疾病之間的關係, 比如說老鼠只能活3歲, 鼴鼠能活30歲, 這個10倍的壽命差別是由有限的幾個基因決定的。 如果我們把這些基因差別找到後進行改變, 就可以把壽命延長很多。 我們可以通過找到基因的差別來治療疾病, 甚至可以比較不同物種之間進化的優勢。 比如人類進化得非常聰明,

但是烏龜的壽命進化得比我們長, 鯊魚和大象不長腫瘤。 通過基因編輯的工具, 我們可以高效組合這些基因, 加快人類自然進化的速度, 把其它物種通過100萬年進化來的優勢快速移植到人類身上。

3D列印技術列印器官組織成活率高達80%以上

幹細胞和再生醫學潛力無限,這個領域的研究也是我國少數處於世界“並跑”地位的領域,巨大的疾病治療潛力及其治癒癌症的可能性,使細胞治療被寄予厚望,但同時它的安全性和涉及的倫理道德問題又一直引起高度關注。

首先對於一些宗教信徒而言,最早的爭議主要來源於破壞一個胚胎幹細胞,就是破壞一個生命,然而目前的技術可以提取成體幹細胞,實際上跟受精卵沒有關係,而是從臍帶或者成人的組織裡來分泌細胞。其次,許多人擔憂這個領域發展下去,是否會走向複製人的方向,即生殖性克隆,胡祥明確表示,這是大家都反對的。但他們會支持治療性克隆,即應用幹細胞複製人的器官、組織。胡祥指出,現在不一定非需要通過一個懷孕才能做一個器官出來。今天的3D列印技術可以允許我們用細胞作為墨水列印我們的器官和組織,且列印出來的成活率高達80%甚至90%以上,列印精度高。

腫瘤組織不能識別改造過的幹細胞,招募來即被摧毀

除了倫理爭議外,細胞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也是另一個廣泛引起爭議的要點。主要爭議點是一個細胞能長成幾百萬個細胞,有無限增殖的可能,無形中與腫瘤細胞非常類似,因此人們早期的看法是胚胎幹細胞將可能引起腫瘤的風險。此外腫瘤開始生長的時候可能會招募幹細胞,支持它的生長,人們擔心如果給體內注入大量的幹細胞,會不是否會加速腫瘤的生長。

對此胡祥也解釋了解決措施:可以利用幹細胞無限增殖這種特性,把間充質幹細胞的細胞膜上種上腫瘤壞死因數,當改造後的幹細胞被打回到動物體內的時候,腫瘤組織不能識別,招募了改造過的幹細胞後就會被摧毀,因此可以非常好地抑制腫瘤生長。

我國幹細胞技術研究水準先進,但臨床應用被叫停

我國在幹細胞技術研究層面可達國際先進水準,但在產業化的過程中,由於質疑聲此起彼伏,在世界各國紛紛搶佔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制高點的時候,中國卻迎來了細胞治療臨床應用的冰點時期,導致科研成果轉化明顯滯後。迫於市場混亂和缺乏監管的壓力,2012年,衛生部叫停中國大陸所有幹細胞治療活動和臨床應用。魏則西事件發生後,國內更進一步關停了上千家開展細胞治療業務的企業。幹細胞治療的發展之路除了面臨政策環境和市場亂象的壓力,還承受著輿論認知偏差所帶來的質疑。

對此,胡祥表示,究其本質而言,幹細胞技術是能夠創造價值的和帶來療效的,所以要思考的是如何規範。因此制定規則是關鍵 。

比如說美國的創新醫療法案是允許在美國得了被傳統醫學定義為不治之症的病人,在病人自行同意和倫理委員會通過的情況下,美國醫生可以給這些病人提供所謂的未經證實的治療技術。現在我們知道這個新的CAR-T免疫細胞治療可以一次性把90%的傳統癌症化療無效的病人治癒,我們能不能稍微改變一下我們的法規,因為我們數以萬計的病人在失去生命,能不能為這些人的生命考慮,適應性地調整一下我們的法規,讓這些人先得到救命,再考慮評價的問題。對於一個晚期腫瘤病人來說,所謂承受新治療的風險和面臨死亡風險相比,能否兩害相權取其輕,有機會給病人減少痛苦,帶來更多的生存機會的時候,應該要盡力爭取。

12年來從未想過放棄

12年前,胡祥成立北科生物時,幹細胞領域的研究仍然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前途遙遙無期。面臨來自各方的壓力,胡祥始終堅持以解除病痛,拯救生命為目標。如今身為國內行業的龍頭,北科生物希望牽頭建設行業評價體系和檢測機制,公正公平地評價整個行業,促進行業發展。

談起創業,胡祥認為自己沒有其它選擇,“我經常說我和職業經理人的區別是我們是以夢想和目標為導向的,你就只能整合一些資源去實現它或者是想盡一些辦法克服困難,去實現你的夢想和目標。”12年來,胡祥從未想過要放棄,而且在行業內越做越興奮,他的夢想和目標就是要用最新的這些生命科學的技術或者我們的知識去解除病人的痛苦。

訪談結束前,胡祥給年輕人寫下贈言:

2017年

創新不僅需要勇氣,創新同樣需要堅持!

希望所有的創業創新者都不要放棄。

也希望大眾能給予創新更多的包容。

——胡祥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領航者節目專頁

撰稿:黃雪迪

編輯:黃雪迪、蒙小度

幹細胞和再生醫學潛力無限,這個領域的研究也是我國少數處於世界“並跑”地位的領域,巨大的疾病治療潛力及其治癒癌症的可能性,使細胞治療被寄予厚望,但同時它的安全性和涉及的倫理道德問題又一直引起高度關注。

首先對於一些宗教信徒而言,最早的爭議主要來源於破壞一個胚胎幹細胞,就是破壞一個生命,然而目前的技術可以提取成體幹細胞,實際上跟受精卵沒有關係,而是從臍帶或者成人的組織裡來分泌細胞。其次,許多人擔憂這個領域發展下去,是否會走向複製人的方向,即生殖性克隆,胡祥明確表示,這是大家都反對的。但他們會支持治療性克隆,即應用幹細胞複製人的器官、組織。胡祥指出,現在不一定非需要通過一個懷孕才能做一個器官出來。今天的3D列印技術可以允許我們用細胞作為墨水列印我們的器官和組織,且列印出來的成活率高達80%甚至90%以上,列印精度高。

腫瘤組織不能識別改造過的幹細胞,招募來即被摧毀

除了倫理爭議外,細胞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也是另一個廣泛引起爭議的要點。主要爭議點是一個細胞能長成幾百萬個細胞,有無限增殖的可能,無形中與腫瘤細胞非常類似,因此人們早期的看法是胚胎幹細胞將可能引起腫瘤的風險。此外腫瘤開始生長的時候可能會招募幹細胞,支持它的生長,人們擔心如果給體內注入大量的幹細胞,會不是否會加速腫瘤的生長。

對此胡祥也解釋了解決措施:可以利用幹細胞無限增殖這種特性,把間充質幹細胞的細胞膜上種上腫瘤壞死因數,當改造後的幹細胞被打回到動物體內的時候,腫瘤組織不能識別,招募了改造過的幹細胞後就會被摧毀,因此可以非常好地抑制腫瘤生長。

我國幹細胞技術研究水準先進,但臨床應用被叫停

我國在幹細胞技術研究層面可達國際先進水準,但在產業化的過程中,由於質疑聲此起彼伏,在世界各國紛紛搶佔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制高點的時候,中國卻迎來了細胞治療臨床應用的冰點時期,導致科研成果轉化明顯滯後。迫於市場混亂和缺乏監管的壓力,2012年,衛生部叫停中國大陸所有幹細胞治療活動和臨床應用。魏則西事件發生後,國內更進一步關停了上千家開展細胞治療業務的企業。幹細胞治療的發展之路除了面臨政策環境和市場亂象的壓力,還承受著輿論認知偏差所帶來的質疑。

對此,胡祥表示,究其本質而言,幹細胞技術是能夠創造價值的和帶來療效的,所以要思考的是如何規範。因此制定規則是關鍵 。

比如說美國的創新醫療法案是允許在美國得了被傳統醫學定義為不治之症的病人,在病人自行同意和倫理委員會通過的情況下,美國醫生可以給這些病人提供所謂的未經證實的治療技術。現在我們知道這個新的CAR-T免疫細胞治療可以一次性把90%的傳統癌症化療無效的病人治癒,我們能不能稍微改變一下我們的法規,因為我們數以萬計的病人在失去生命,能不能為這些人的生命考慮,適應性地調整一下我們的法規,讓這些人先得到救命,再考慮評價的問題。對於一個晚期腫瘤病人來說,所謂承受新治療的風險和面臨死亡風險相比,能否兩害相權取其輕,有機會給病人減少痛苦,帶來更多的生存機會的時候,應該要盡力爭取。

12年來從未想過放棄

12年前,胡祥成立北科生物時,幹細胞領域的研究仍然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前途遙遙無期。面臨來自各方的壓力,胡祥始終堅持以解除病痛,拯救生命為目標。如今身為國內行業的龍頭,北科生物希望牽頭建設行業評價體系和檢測機制,公正公平地評價整個行業,促進行業發展。

談起創業,胡祥認為自己沒有其它選擇,“我經常說我和職業經理人的區別是我們是以夢想和目標為導向的,你就只能整合一些資源去實現它或者是想盡一些辦法克服困難,去實現你的夢想和目標。”12年來,胡祥從未想過要放棄,而且在行業內越做越興奮,他的夢想和目標就是要用最新的這些生命科學的技術或者我們的知識去解除病人的痛苦。

訪談結束前,胡祥給年輕人寫下贈言:

2017年

創新不僅需要勇氣,創新同樣需要堅持!

希望所有的創業創新者都不要放棄。

也希望大眾能給予創新更多的包容。

——胡祥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領航者節目專頁

撰稿:黃雪迪

編輯:黃雪迪、蒙小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