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七類人要特別預防肺結核

七類人要特別防結核

第一類:老年人。 發病率隨年齡增高而上升。 老年人體質弱, 免疫功能減退, 感染結核菌容易發病, 原先潛在病灶的結核菌易重新活動。

患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人, 結核菌易在肺泡中生長繁殖而致病。

第二類:糖尿病人。 據統計, 糖尿病人併發肺結核的比正常人高三至四倍。 糖尿病人體內的高糖環境有利於結核菌的生長繁殖, 糖尿病人常伴有維生素A缺乏, 削弱了呼吸道的抵抗力, 晚期病人由於消瘦、營養不良、抵抗力降低, 更易發生結核病。

第三類:胃切除的人。 資料顯示, 胃切除術後的人結核發病率為一般人的十倍。 研究認為, 胃切除術後, 胃容量減少, 胃酸分泌不足, 導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礙, 最終引起營養不良, 抵抗力降低, 結核菌易乘虛而入。

第四類:長期應用激素類藥物的人。 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

可抑制吞噬細胞的功能, T細胞的代謝發生障礙, 使機體抗感染能力削弱。

第五類:未接種卡介苗的人。 接種卡介苗是預防結核病的有效措施, 不接種卡介苗, 體內缺乏抵禦結核菌的抗體, 易得結核病。

第六類:家中有肺結核患者的人。 家中有肺結核患者, 特別是痰菌陽性者, 如果不注意隔離, 同起居, 共飲食, 接觸頻繁, 會增加感染的機會。

第七類:在通風不良的環境中集體生活和工作的人。 在這種環境中, 一旦有人發生肺結核病, 其他人常可受到結核菌感染。

預防結核的措施

沒有治療過的結核病人是最危險的傳染源, 而結核病患者一經接受藥物治療其傳染性可迅速降低。 因此, 搜尋、發現和及時治療新發現的結核病人, 是預防結核病的頭等重要工作。

嚴禁隨地吐痰。 這對預防結核病關係極大, 大家都應該把痰吐在痰盂、痰盒或手帕裡, 病人吐出的痰應經高溫或藥物消毒後, 再倒進廁所陰溝裡。

新生兒和兒童接種卡介苗, 是預防結核病的有效手段。 有效的卡介苗接種對人群的保護力可達75%以上。

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預防結核病的有效方法。 居室應經常通風換氣, 保持空氣新鮮。 要注意勞逸結合, 保證足夠的營養和睡眠, 還要有適當的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 以增強體質, 提高抵抗力。

在有開放性肺結核病人的家庭中, 對3歲以下未接種過卡介苗和結核子試驗為陽性的嬰幼兒, 或對15歲以下結核子試驗為強陽性的青少年, 都應給予短期的預防性治療。 這樣可以避免感染, 避免發病。

要定時進行體格檢查, 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 發現有類似結核的症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確診是結核病以後, 要立即進行治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