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超算將用於海洋強國建設 中國超算水準有多高?

新京報快訊日前, 我國多家單位聯合簽署戰略合作協定, 宣佈將建設我國智慧超算與大資料聯合實驗室。 此前我國已有多個超算平臺與相關實驗室, 而這個實驗室將主要面向海洋資料。

將支持深海極地、智慧海洋等大科學計畫

新京報記者從海洋國家實驗室瞭解到, 智慧超算與大資料聯合實驗室將由海洋國家實驗室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山東大學、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和浪潮集團等五家單位共同組建。

聯合實驗室的關鍵任務, 是構建海洋戰略性前沿技術體系、研發自主可控性重大軟硬體系統, 支撐透明海洋、深海極地、藍色生命和智慧海洋等大科學計畫。

同時, 海洋國家實驗室還與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簽署協議,

共同構建超算大科學裝置群。

根據協定, 三方將建設國際超算大科學網路基礎設施, 整合各高性能計算中心服務能力, 共同服務於國際超大規模協同計算任務。 立足已建成的P級超算, 面向E級超算建設基礎應用支撐體系, 為海洋科學研究提供高彈性、高可用性的計算資源保障。

E級超算是什麼概念?據報導, E級超算是擁有百億億次的運算速度, 性能要比現在全球最快的超級電腦高出8倍, 被全世界公認為“超級電腦界的下一頂皇冠”。

中國已建成國際海洋科研性能最強的高性能計算系統

目前, 海洋國家實驗室擁有海量、多源、異構的海洋資料, 包括海洋調查大資料、觀測大資料、計算大資料和網路大資料等。

而從資料到可用、好用的產品, 還需要進一步加工處理。

據悉, 此次海洋國家實驗室與多家單位聯合開展超算的目的, 就是為了對這些海洋大資料進行快速及時的分析處理, 形成面向個性化服務的海洋大資料數列產品, 保障我國海洋大資料服務產業的健康良性發展, 這將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和產業價值。

記者注意到, 這不是海洋科研領域與超算的首次合作。 2016年12月, 海洋國家實驗室高性能科學計算與系統模擬平臺正式啟用, 成為當時國際海洋科研領域性能最強的高性能計算系統。

據海洋國家實驗室主任吳立新介紹, 這個高性能計算系統是國際一流的超高解析度全球海洋模擬器。

據統計, 到2030年, 海洋資料量規模將從目前的約60PB增長至350PB以上, 海洋研究必須依靠性能強大的超級電腦進行處理類比。 美國、英國、俄羅斯早就重視海洋研究, 並且擁有強大的專用海洋超級電腦平臺和領先的海洋應用成果。

中國在海洋超算應用方面也取得了成績, 由國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開發的第三代海浪數值模式, 成功獲得2016年度“戈登·貝爾獎”提名。

背景中國的超算水準已達國際一流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 如今超算的應用領域逐漸拓寬。 11月17日在美國舉行的全球超級計算大會, 基於我國超級電腦“神威·太湖之光”的應用“非線性地震類比”, 獲得年度“戈登·貝爾”獎, 這一獎項被稱為超算應用領域的“諾獎”。

據介紹, 地震模擬工具可實現對地震發生過程的重現與預測模擬, 是科學家理解地質構造與地震發生與傳播原理的一個重要工具,對於降低與預防地震災害所帶來的巨大損失具有重要作用。

而今年新一期全球超級電腦500強榜單中,中國超級電腦“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第四次分列冠亞軍。在總數上,中國上榜的超級電腦達到202台,第一次反超美國奪得第一。

據報導,近年來,我國超級電腦的應用領域從國家安全、核武器研製、氣象預報、石油勘探這樣的國家戰略領域,拓展到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基因測序、影視製作、金融等領域,惠及各個不同的行業。

是科學家理解地質構造與地震發生與傳播原理的一個重要工具,對於降低與預防地震災害所帶來的巨大損失具有重要作用。

而今年新一期全球超級電腦500強榜單中,中國超級電腦“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第四次分列冠亞軍。在總數上,中國上榜的超級電腦達到202台,第一次反超美國奪得第一。

據報導,近年來,我國超級電腦的應用領域從國家安全、核武器研製、氣象預報、石油勘探這樣的國家戰略領域,拓展到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基因測序、影視製作、金融等領域,惠及各個不同的行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