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長征六號“一箭3星”商業首發成功 “一箭多星”有多難?

新京報快訊今天(11月21日)12時50分, 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六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這是長征六號2015年成功首飛後的第二次發射, 也是首次執行商業發射任務。

本次發射, 長征六號採用了“一箭3星”的方式, 將3顆“吉林一號”視頻衛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 專家分析, 此次發射體現的多個亮點, 表明我國商業航太發射取得重要進展。

亮點1:“一箭20星”到“一箭3星”, 難度並未降低

“一箭3星”, 發射數量並非最多。 長征六號至今保持著我國航太界一項記錄:一箭20星。

2015年9月20日, 由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八院新研製的長征六號首飛, 將20顆衛星送入了預定軌道。 這些衛星從100公斤到幾十克大小不等, 分4次釋放, 每次間隔幾十秒。

當時, 這不僅是我國一次發射衛星數量的新紀錄,

也是亞洲紀錄。 不過, 今年2月, 印度改寫了該紀錄, 印度極軌衛星運載火箭將多達104顆衛星一次發射上太空, 刷新了世界紀錄。

較首次發射的“一箭20星”, 長征六號此次發射“吉林一號”3顆衛星的總重量約610公斤, 每顆衛星無論是重量還是尺寸都比上次發射的衛星更大。

從“一箭20星”到“一箭3星”, 是不是難度降低了?可靠性更有保證了?相關專家表示, 運載火箭的發射難度, 並不是簡單地按照發射衛星數量呈指數級變化。

航太科技集團八院解釋, 本次發射中, 3顆衛星同時釋放, 對分離安全性要求更高, 分離設計難度大。 為了將這些衛星安全舒適地送入預定軌道, 長六團隊通過了精巧設計和精密加工。 所以,

無論是“一箭20星”還是“一箭三星”, 對於火箭團隊來說, 其工作的精細化、複雜化程度是一樣。

亮點2:長六簡化發射技術, 適應商業航太發射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 此次發射是長征六號火箭首次針對商業用戶的商業發射, 也是我國新一代液體運載火箭的首次商業發射。

2015年和2016年, 我國陸續發射長征六號、七號和五號三種新一代運載火箭。 所謂新一代, 重要標誌之一是使用全新的無毒無污染液氧煤油發動機和液氫液氧發動機, 3種火箭上都裝備了液氧煤油發動機。

國家高技術航太領域專家委員會諮詢專家黃志澄告訴新京報記者, 長征六號此次成功的一個亮點, 是再次驗證了液氧煤油發動機的可靠性。 “火箭技術的成熟,

需要多次重複來驗證可靠性。 現在來看, 液氧煤油發動機表現得還不錯, 有助於我國最大的長征五號火箭早日投入市場。 ”

此次發射的另一個亮點, 是透露出長征六號的發射技術已經大大簡化。 “從畫面來看, 長六只用了一個支撐架, 沒有發射塔, 發射方式簡化很多。 過去我們發射成本高, 很重要的原因是發射很複雜, 要很多人力, 現在慢慢降低了發射成本。 ”

據航太科技集團八院介紹, 本次長征六號在發射場的測試時間大約是17天, 後續將逐漸實現7天發射。 記者瞭解到, 此前我國單次火箭發射的時間為一個月左右。

黃志澄認為, 一箭多星、簡化發射技術、縮短發射時間, 都是火箭適應商業發射趨勢進行的有效改變。

背景“一箭多星”發射通常有兩種方式

“一箭多星”就是用一枚運載火箭同時或先後將多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的技術, 標誌著運載火箭發射技術、火箭與衛星分離技術上的提高。

“一箭多星”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較為簡單的“天女散花”式,所有衛星被一次或多次順序釋放出去,對軌道精度沒有很高要求。另一種是“精准擺渡”式,每一顆衛星的軌道精度要求都很高,因此要求火箭掌握好釋放時機,將不同衛星一次送入精確軌道。

國家高技術航太領域專家委員會諮詢專家黃志澄告訴新京報記者,在同一軌道高度實施“一箭多星”並不難,印度“一箭104星”基本在同一軌道,軌道傾角有較小變化。“如果衛星分別在非低軌、中軌、高軌等不同軌道,水準就很高了。”

黃志澄表示,目前,各個航太強國和航太大國都擁有一箭多星技術,而衛星發射技術不僅要看發射數量,更要看發射重量和發射精度。

據悉,印度104顆衛星總重不到2噸,而我國長征五號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已達25噸。

標誌著運載火箭發射技術、火箭與衛星分離技術上的提高。

“一箭多星”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較為簡單的“天女散花”式,所有衛星被一次或多次順序釋放出去,對軌道精度沒有很高要求。另一種是“精准擺渡”式,每一顆衛星的軌道精度要求都很高,因此要求火箭掌握好釋放時機,將不同衛星一次送入精確軌道。

國家高技術航太領域專家委員會諮詢專家黃志澄告訴新京報記者,在同一軌道高度實施“一箭多星”並不難,印度“一箭104星”基本在同一軌道,軌道傾角有較小變化。“如果衛星分別在非低軌、中軌、高軌等不同軌道,水準就很高了。”

黃志澄表示,目前,各個航太強國和航太大國都擁有一箭多星技術,而衛星發射技術不僅要看發射數量,更要看發射重量和發射精度。

據悉,印度104顆衛星總重不到2噸,而我國長征五號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已達25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