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老人每月退休工資八千多,臨終之時,卻連一副棺材都買不起

一、

張本強在一家國企工作了30多年, 直到後來年紀大了, 身體扛不住, 才從崗位上退下來。 他在公司裡的時候, 工資一萬多, 又因為資歷老, 退休以後, 退休金有八千多。

八千多在老家的小城裡, 也算是中上水準了, 每個月有這麼多錢, 按理說他完全可以過得很好。 但是,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過得反而比以前落魄多了。

張本強二十八歲結的婚, 當時正是他人生最為輝煌的時候, 進了國企, 又娶了一個知書達理、大家閨秀的老婆, 兩人志趣相投, 如魚得水, 婚後生活很是和諧。 不久之後, 妻子更是懷了孕。

這對於張本強來說, 無疑是喜上加喜, 睡著了都會笑醒。 但是好景不長, 眼看著妻子很快就要生產了, 張本強帶著妻子去醫院做最後一次產檢, 哪知道在半路上出了車禍, 妻子流產了, 孩子沒有保住。

這個孩子對於張本強和妻子的意義重大, 從剛懷上到後面感受著孩子的一次次胎動,

兩人都對這個小生命的來臨充滿了期待。 張本強和妻子甚至幻想著這個孩子未來成為一名科學家, 為國家做貢獻, 或是成為一名人民教師, 教書育人......

隨著孩子的離開, 妻子的精神漸漸有些不正常了, 過了沒多久, 徹底地成為一個瘋子, 整天披頭散髮地念叨著:“孩子, 我的孩子.......”

張本強看到妻子這樣, 心裡十分難受, 一有時間就陪她呆在家裡, 溫言安慰。 但最後妻子還是出事了, 一天下午, 張本強正在廚房裡給妻子洗水果吃, 妻子忽然跑上窗臺, 指著外面的空氣喊:“孩子, 別走, 我的孩子.......”隨即從十三樓縱身躍下。

妻子走了以後, 張本強再沒有娶妻, 他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 每天兢兢業業地工作,

然後把錢都存起來, 沒人知道他存來做什麼。

退休以後, 張本強就回到了老家, 在小城裡租了一個不到十平米的小屋, 然後白天出門練攤, 晚上回去休息。 他字寫得很好, 就專門替人設計藝術簽名, 一個五塊錢, 一天下來, 也能掙一百來塊錢, 加上他的退休工資, 完全可以衣食無憂。

可是張本強太摳門了, 對自己也不例外, 他總是穿著一件油光鋥亮的外套, 手肘處都破了洞還捨不得換掉, 鞋子更是一二十塊錢就能買到的布鞋。 至於吃的, 中午吃一頓自己煮的面, 清湯寡水的, 到了晚上的時候, 就去炒一個小菜, 8塊錢, 飯隨便吃。

一個人長期地“虐待”自己, 鐵打的身體也受不了, 秋天天氣變化很快, 一天下午, 他出門練攤, 剛把攤子擺好, 一場雨就落了下來, 將他淋成了落湯雞。 那場雨後, 他就得了重感冒, 為了省錢, 老人倔強地沒有買藥吃, 也沒有去看醫生, 漸漸地病情越來越重, 終於有一天晚上沉沉睡了過去, 再也沒有醒來。

因為他是一個獨身老人, 房東怕萬一出點事情自己擔責任,

就留了他鄉下侄子的電話, 眼看著幾天都沒看到張本強出門活動了, 房東就找了備用的鑰匙去開門, 這才發現張本強已經去世了。

房東打了他侄子的電話, 過了一上午, 侄子就來了, 把他的遺體運回家去, 打算將他好好安葬。 但是, 侄子翻遍了他所有的東西都沒有找到一分錢, 倒是找到了很多張銀行存單, 都是一兩千元一張的, 總的加起來有幾十萬塊錢, 分別寄給不同的人。

二、

侄子並不知道這是寄給了誰, 他也不在意, 叔叔在世的時候, 沒少幫家裡, 就連他現在住的兩層樓的小洋房, 一大半的錢都是叔叔出的。 既然叔叔連一副棺材錢都沒有, 那就由他的侄子來給他買了, 侄子花了幾千塊錢, 給叔叔好生置辦了一副棺木, 準備將他好生安葬了。

葬禮當天,天上下著茫茫細雨,侄子請了村裡的一些年輕人幫忙抬棺上山,但因為山路太滑,竟是忙活了一早上都沒有成功下葬。就在這時候,一輛輛汽車開進了村來,還有一些人跟在車後面,徒步行了過來。

他們有的衣著光鮮,看著像是企業家、白領,有的則是一些學生,有男有女,他們進了村來,一個個拿出塊潔白的孝帕戴在頭上,大哭著向著張本強的棺材來。看著眾人抬棺費力,有的人一邊哭著,一邊要上來幫忙。

老家抬棺有規矩,不能把淚水沾到棺材上,他們就被請開了,只留著幾個情緒還控制得不錯的小夥子,眾人合力喊了聲“走”,抬著棺向著他亡妻的墓地而去。

那些人跟在背後,大聲痛哭,比自己死了親人還要難過,侄子一臉錯愕,問他們,“你們是誰?”

那些人稍一解釋,侄子這才知道這些人大多是一些在校大學生,有的則是剛畢業幾年的小白領,或者某某公司的小老闆。他們都有一個相同點——受過張本強的資助。

原來張本強自妻子死後,再沒有娶妻,一個人沒有多少用度,所有的工資他都存了起來,用於對在校貧困大學生的資助,二十多年來,他捐出的錢共計百余萬,使上百位大學生得以順利完成學業。

這些大學生出身貧困,皆有著一顆感恩的心,紛紛想找到張本強這個人報答他。但是張本強實在太低調了,沒人知道他的行蹤,他用過一個手機,卻很少打得通。為了找到他,所有受過他資助的人建了一個QQ群,用於尋找他,經過眾人的多方打探,終於找到了他。

不幸的是,那個時候,他已經去世了,遺體被侄子運回鄉下,不日下葬。得知這個消息,很多人拼命地擠出時間來,一定要來送張本強最後一程。

明白了事情真相,所有人無不動容,紛紛感動地哭了出來。很難想像,這樣一個“摳門”的老人竟做出了如此偉大的事情。

張本強下葬以後,這些人沒一個人離開,都呆在了村裡,一定要等他過了頭七再回去。而在這幾天的時間裡,陸續地還有人加入。有的早已成家立業,把妻子兒女都帶了來。

大家一起跪在張本強墳前,年輕的父母告訴自己的兒女,墳裡的這位該叫他爺爺,如果沒有他,自己也許就沒有今天的生活了,他值得被銘記一輩子。

張本強走了,和妻子葬在一起,受他資助的人合力湊了一筆錢,買下了一大塊墓地,用作張本強陰間的棲身之所。他生前崇尚節儉,眾人為他最後奢侈一次,在他的墳前種滿了鮮花草樹,每年春天,引來彩蝶起舞、百鳥歌唱。

精彩推薦:(1)村霸不聽老人勸告,非要在龍王井上建房,最終驚動神龍得報應

(2)常照顧擺地攤阿婆的生意,阿婆贈她一塊玉佩,鬼差見了不敢拘她

(3)廣東本可以出十位帝王,卻只出孫中山一人,竟是有人做了這件事

準備將他好生安葬了。

葬禮當天,天上下著茫茫細雨,侄子請了村裡的一些年輕人幫忙抬棺上山,但因為山路太滑,竟是忙活了一早上都沒有成功下葬。就在這時候,一輛輛汽車開進了村來,還有一些人跟在車後面,徒步行了過來。

他們有的衣著光鮮,看著像是企業家、白領,有的則是一些學生,有男有女,他們進了村來,一個個拿出塊潔白的孝帕戴在頭上,大哭著向著張本強的棺材來。看著眾人抬棺費力,有的人一邊哭著,一邊要上來幫忙。

老家抬棺有規矩,不能把淚水沾到棺材上,他們就被請開了,只留著幾個情緒還控制得不錯的小夥子,眾人合力喊了聲“走”,抬著棺向著他亡妻的墓地而去。

那些人跟在背後,大聲痛哭,比自己死了親人還要難過,侄子一臉錯愕,問他們,“你們是誰?”

那些人稍一解釋,侄子這才知道這些人大多是一些在校大學生,有的則是剛畢業幾年的小白領,或者某某公司的小老闆。他們都有一個相同點——受過張本強的資助。

原來張本強自妻子死後,再沒有娶妻,一個人沒有多少用度,所有的工資他都存了起來,用於對在校貧困大學生的資助,二十多年來,他捐出的錢共計百余萬,使上百位大學生得以順利完成學業。

這些大學生出身貧困,皆有著一顆感恩的心,紛紛想找到張本強這個人報答他。但是張本強實在太低調了,沒人知道他的行蹤,他用過一個手機,卻很少打得通。為了找到他,所有受過他資助的人建了一個QQ群,用於尋找他,經過眾人的多方打探,終於找到了他。

不幸的是,那個時候,他已經去世了,遺體被侄子運回鄉下,不日下葬。得知這個消息,很多人拼命地擠出時間來,一定要來送張本強最後一程。

明白了事情真相,所有人無不動容,紛紛感動地哭了出來。很難想像,這樣一個“摳門”的老人竟做出了如此偉大的事情。

張本強下葬以後,這些人沒一個人離開,都呆在了村裡,一定要等他過了頭七再回去。而在這幾天的時間裡,陸續地還有人加入。有的早已成家立業,把妻子兒女都帶了來。

大家一起跪在張本強墳前,年輕的父母告訴自己的兒女,墳裡的這位該叫他爺爺,如果沒有他,自己也許就沒有今天的生活了,他值得被銘記一輩子。

張本強走了,和妻子葬在一起,受他資助的人合力湊了一筆錢,買下了一大塊墓地,用作張本強陰間的棲身之所。他生前崇尚節儉,眾人為他最後奢侈一次,在他的墳前種滿了鮮花草樹,每年春天,引來彩蝶起舞、百鳥歌唱。

精彩推薦:(1)村霸不聽老人勸告,非要在龍王井上建房,最終驚動神龍得報應

(2)常照顧擺地攤阿婆的生意,阿婆贈她一塊玉佩,鬼差見了不敢拘她

(3)廣東本可以出十位帝王,卻只出孫中山一人,竟是有人做了這件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