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真的不可貌相嗎?

我們經常會說到的一句話是“人不可貌相”, 意思是不能通過一個人的外表去評判一個人的內在, 這句話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也是也偏差的, 人有時候也是可以貌相的, 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人不可貌相意思是說, 判定一個人不能只看他的外表、相貌。

那麼, 從另一個角度上講, 也就是說, 判定一個人除了看他的外表、相貌、言語等之外, 還要看他的內心、涵養、行為。 即人們常說的不僅要聽他說什麼, 還要看他做什麼, 如何做。 周易中講, 一陰一陽之謂道。 如果我們把表面的叫陽、內在的叫陰的話, 那麼, 判斷一個人只能把他表面的陽和內在的陰結合起來考查, 才能真正的準確、全面、完整的認識和瞭解這個人。 這即是說, 人不可貌相這句話是符合周易中陰陽學說理論的, 故是正確的。

2、人不可貌相這句話的現實由來。

在現實生活中, 往往不少人是這樣得出“人不可貌相”的結論的。 “我”感覺那人很面善, 沒想到……;“我”真沒想到, 像他那樣的人還會娶到這麼漂亮的老婆, ……於是乎, “我”我感歎了, 真是“人不可貌相”啊!那麼, 我們的判斷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大的反差呢?其實, 我們從前面的分析中就可以找到答案的。

因為凡事皆有陰陽兩面, 並且陰陽雖然是對立的但又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 而當我們觀察人事物時若僅僅只看到陰的一面或者僅僅只看到陽的一面的話, 那自然就容易出現偏差、反差、甚至完全錯誤的。 這即是說, 我們觀察事物方法只局限在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層面了。

3、人是可以貌相的, 但前提條件是貌相的人必須有通過表像看實質的能力。

儘管我們說判定一個人需要對其進行外在和內豐的結合考查, 而在實際操作中, 外在的我們容易捕捉, 而內在的則是難以掌握的。 那麼, 怎麼辦呢?其實, 周易中陰陽學說理論告訴我們, 陰陽互根、陰陽相依、陰陽相映、陰陽相通、等等, 也就是說, 陰可以反映陽、陽也可以反映陰,

陰中有陽的映射、陽中亦有陰的映射。 由此可見, 只要我們具備由表及裡、有通過表像看本質的能力, 那麼, 人是可以貌相的, 而你就是那個貌相之人。 其實, 所有的周易預測都是“以貌取人”的, 比如, 看面相、手相、宅相、卦象、命相、等等。 即人是可以貌相的, 只是貌相之人要達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境界。

4、貌人之相時還需這樣看:看表像時要做到好中見壞、壞中見好;而看內在時也要做到好中見壞、壞中見好, 均不可以偏概全。

周易中陰陽學說告訴我們, 陰中含陽、陽中包陰, 也就是說, 萬事萬物分陰陽之外, 陰還可以繼續分陰陽、陽也可以繼續分陰陽的。 將此理論運用到我們貌相上來講, 如果我們看到“表面”上好的一面的同時卻忽視了其中所隱藏的不好的一面時, 我們的觀察就會出現誤差、反差或者錯誤的;同樣, 如果我們看到“內在”上不好的一面的同時卻忽視了其中所隱藏的好的一面時, 我們的觀察也會出現誤差、反差或者錯誤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 我們還是會感歎“人不可貌相”的。由此來看,我們看表像也好,看內在也罷,都是可行的,而能不能準確的判定人事物關鍵在於是否運用了一分為二的陰陽學說。此即為看山不是山,看水還是水。

文章來源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我們還是會感歎“人不可貌相”的。由此來看,我們看表像也好,看內在也罷,都是可行的,而能不能準確的判定人事物關鍵在於是否運用了一分為二的陰陽學說。此即為看山不是山,看水還是水。

文章來源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