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新時代新女學應重構發展目標再創研究路徑

編者按

近日, 全國婦聯主席、中國婦女研究會會長沈躍躍在主持召開中國婦女研究會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座談會上強調, “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 切實承擔起新時代婦女研究的使命職責, 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中思考問題, 在新時代婦女發展的生動實踐中推進研究。 ”既強調了新女學在新時代重構發展目標的意義, 又劃定了新女學在新時代再創研究風采的路徑。 本文作者認為, 新時代新女學的發展面臨著新使命, 新時代新女學應有新作為。

■ 葉文振

近日, 全國婦聯主席、中國婦女研究會會長沈躍躍在主持召開中國婦女研究會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座談會上強調,

“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 切實承擔起新時代婦女研究的使命職責, 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中思考問題, 在新時代婦女發展的生動實踐中推進研究。 ”既強調了新女學在新時代重構發展目標的意義, 又劃定了新女學在新時代再創研究風采的路徑, 為婦女學界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 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和推動婦女理論研究提供了重要啟迪。

新時代新女學面臨新使命

新時代新女學的新使命就是用婦女研究的新格局、新隊伍、新成果與新轉化, 聚焦“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 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

全方位服務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大局, 服務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聯工作, 服務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事業。

婦女研究的新格局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以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為出發點, 以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為著力處, 來調查、思考和解決好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在婦女研究方面的指導地位。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

“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而要全體人民共建共用, 還必須“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 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 所以婦女研究還應該從基本國策和合法權益兩個方面出發, 重點研究和解決婦女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兩性發展不平衡、女性發展不充分之間的矛盾。

在這個新格局下, 婦女研究的新隊伍要從過去的“四位一體”架構擴展為“五位元一體”的組合, 在以往全國婦聯、黨校系統、社科研究系統及高校系統的隊伍體系中, 加上來自人大與政府部門的調研力量,

把黨和國家事業與婦女事業融合起來, 把立法工作、政府工作和婦聯工作統籌起來, 在與黨校、社科機構和高校的三大研究資源及時對接下, 來共同確定婦女研究的主攻方向和重大選題, 共同參與婦女研究課題的具體實施和成果形成, 共同建構婦女研究成果即時轉化的新機制, 以推進婦女研究與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宣傳和落實、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教育和保護的相容並行, 提升婦女研究成果向人大立法、政府決策和婦聯工作動態轉化的時效與功用。

從新成果形成的角度來看, 有幾個重點研究是首當其衝的:一是從婦女研究的視角對十九大報告的系統解讀以及轉化為需要深入研究的主要領域;二是系統研究習近平總書記有關婦女、兒童、婦女工作、群團改革等重要講話,

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三是婦女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地位與作用研究;四是解決婦女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兩性發展不平衡、女性發展不充分之間矛盾的對策研究。

新使命既是責任也是機遇

對於新女學來說, 承擔新使命既是新時代賦予的光榮責任, 又是婦女研究獲得一次深刻轉變和重大發展的歷史機遇。 概括起來, 承擔新時代使命對於新女學具有以下意義:

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 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以及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創造性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繼承性地發揚中華文化精華、開拓性地吸收改革開放經驗的重要思想體系,因此其指導是全方位的、是有思想高度的、是理論聯繫實際的、也是解釋分析與對策思考相結合的。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婦女研究的歷史轉變和時代創新指日可待,相關研究成果也會不斷推出。

拉近婦女研究與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戰場的現實距離。從兩性比較和男女合作的角度,新女學可以通過對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研究,更加科學地論述婦女以平等參與的姿態全面介入決勝期的歷史意義、比較優勢、社會支持和性別貢獻,既能對其他學科缺乏社會性別意識的同類研究及時糾偏,又能用客觀的研究成果為我國婦女進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戰場開通綠色通道。與此同時,新女學還可以直接聚焦婦女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兩性發展不平衡、女性發展不充分之間矛盾的研究,如通過對中國婦女社會地位更短一點週期的調查研究,系統瞭解婦女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結構特徵、與男性的性別差異及其成因,瞭解兩性發展不平衡和女性發展不充分的具體表現及其成因,進而消除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性別差異、兩性發展不平衡和女性發展不充分等方面的矛盾。

有了這個新時代的開啟,新女學也就有了站在新起點、依據新要求,對自己過往的學科建設和研究進行全面自省的機會。

新時代新女學應有新作為

在筆者看來,也許新女學最大的問題還在於,隊伍發展、學科建設和婦女研究還沒有從自得其樂、自我滿足的狀態轉化為主流化的並存甚至引領,其根本原因在於女學的隊伍還沒有在女性學大旗下真正集結,進而影響了我們高高舉起這面旗幟的學術和學科力量。新時代新女學如何有新作為?

首先,在自省的基礎上,新女學研究者需要有走進新時代的集體意識和精神風貌,需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認真做好承擔起新時代使命的學科建設與婦女研究發展的規劃和部署。

第二,要用最新最好的新時代研究成果,體現新女學的魅力和實力,提升新女學在哲學社會科學體系中、在多學科婦女研究領域中的地位和影響。正如沈躍躍會長所指出的,要把握新時代要求,整合婦女研究力量,深入研究和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發展道路內涵、特徵與規律,深入研究和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對婦女發展的根本保障,深入挖掘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的性別平等理念,深入研究深化依法治國實踐中婦女權益保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深入研究新時代進一步增強婦女本領、發揮婦女主體作用的路徑方法,以及深入研究婦聯組織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的有效舉措,為婦聯改革向縱深推進提供智力支持。

第三,要整體推進新女學學科建設,加快形成實效,為婦女研究水準的提升提供強大的學科支援,在婦女研究、學科建設、婦聯服務之間建構良性互動的關係。其中最為關鍵的是新女學隊伍的建設,既要依託以從事女學研究為榮的文化和機制的多元吸引和激勵,留住已有的女學人才,更要通過中國婦女研究年會和專業委員會專題論壇、全國婦聯婦女/性別研究與培訓基地、女性學方向碩士博士點、《婦女研究論叢》、中國婦女報《新女學週刊》等平臺去發現、培養更多的女學新人才,尤其是年輕女學者和男學者,以確保在女學學者絕對數量不斷增長的同時,年輕學者、男學者和有學科影響力學者的比例年年都有所提高。

(作者為中國婦女研究會副會長、廈門大學兼職教授)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創造性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繼承性地發揚中華文化精華、開拓性地吸收改革開放經驗的重要思想體系,因此其指導是全方位的、是有思想高度的、是理論聯繫實際的、也是解釋分析與對策思考相結合的。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婦女研究的歷史轉變和時代創新指日可待,相關研究成果也會不斷推出。

拉近婦女研究與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戰場的現實距離。從兩性比較和男女合作的角度,新女學可以通過對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研究,更加科學地論述婦女以平等參與的姿態全面介入決勝期的歷史意義、比較優勢、社會支持和性別貢獻,既能對其他學科缺乏社會性別意識的同類研究及時糾偏,又能用客觀的研究成果為我國婦女進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戰場開通綠色通道。與此同時,新女學還可以直接聚焦婦女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兩性發展不平衡、女性發展不充分之間矛盾的研究,如通過對中國婦女社會地位更短一點週期的調查研究,系統瞭解婦女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結構特徵、與男性的性別差異及其成因,瞭解兩性發展不平衡和女性發展不充分的具體表現及其成因,進而消除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性別差異、兩性發展不平衡和女性發展不充分等方面的矛盾。

有了這個新時代的開啟,新女學也就有了站在新起點、依據新要求,對自己過往的學科建設和研究進行全面自省的機會。

新時代新女學應有新作為

在筆者看來,也許新女學最大的問題還在於,隊伍發展、學科建設和婦女研究還沒有從自得其樂、自我滿足的狀態轉化為主流化的並存甚至引領,其根本原因在於女學的隊伍還沒有在女性學大旗下真正集結,進而影響了我們高高舉起這面旗幟的學術和學科力量。新時代新女學如何有新作為?

首先,在自省的基礎上,新女學研究者需要有走進新時代的集體意識和精神風貌,需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認真做好承擔起新時代使命的學科建設與婦女研究發展的規劃和部署。

第二,要用最新最好的新時代研究成果,體現新女學的魅力和實力,提升新女學在哲學社會科學體系中、在多學科婦女研究領域中的地位和影響。正如沈躍躍會長所指出的,要把握新時代要求,整合婦女研究力量,深入研究和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發展道路內涵、特徵與規律,深入研究和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對婦女發展的根本保障,深入挖掘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的性別平等理念,深入研究深化依法治國實踐中婦女權益保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深入研究新時代進一步增強婦女本領、發揮婦女主體作用的路徑方法,以及深入研究婦聯組織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的有效舉措,為婦聯改革向縱深推進提供智力支持。

第三,要整體推進新女學學科建設,加快形成實效,為婦女研究水準的提升提供強大的學科支援,在婦女研究、學科建設、婦聯服務之間建構良性互動的關係。其中最為關鍵的是新女學隊伍的建設,既要依託以從事女學研究為榮的文化和機制的多元吸引和激勵,留住已有的女學人才,更要通過中國婦女研究年會和專業委員會專題論壇、全國婦聯婦女/性別研究與培訓基地、女性學方向碩士博士點、《婦女研究論叢》、中國婦女報《新女學週刊》等平臺去發現、培養更多的女學新人才,尤其是年輕女學者和男學者,以確保在女學學者絕對數量不斷增長的同時,年輕學者、男學者和有學科影響力學者的比例年年都有所提高。

(作者為中國婦女研究會副會長、廈門大學兼職教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