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雙11後家電促銷活動絕不能停

當前所有家電企業應對市場競爭的唯一籌碼和捷徑, 就是再拼一把、再堅持一下, 再往前沖一沖。 除此之外, 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了!

常偉||撰稿

雙11大促之後, 眾多家電廠商是不是就應該停下來、休息一下?因為, 大量家電消費需求已經在雙11被提前透支了, 所以接下來即使是廠家搞促銷、搞活動, 效果也會太好, 反而是浪費時間、精力和資源。

最近幾天, 不少家電廠商的行銷人員帶著上述問題向家電圈請教, 並普遍抱著雙11之後家電市場就是陷入一輪無休止的寒冬, 因此根本不要再搞活動, “搞了也是白搞”。 不如趁機休整一下, 等待2018年再戰。

對此, 筆者想說:來自家電廠商的這種消極情緒要不得。 雖然雙11大促對於家電零售市場的左右能力越來越強, 的確也透支不少的消費需求。 但是, 並不能因此而放棄原有的市場操作, 市場永遠是動態的, 需求永遠都存在的。

雙11大促, 已經成為家電消費市場的“分水嶺”。 自此, 伴隨著寒冬時節的到來, 很多家電廠商的一線出貨, 特別是終端零售市場也將陷入一輪寒冬之中。

其實雙11大促的影響, 當前很多家電廠商只是看到了未來1-2個月的消費需求被提前透支了。 卻沒有看到, 金九銀十的家電消費需求還被滯壓和推後。 所以, 看問題永遠不能只看A面, 還要看B面, 甚至還要看C面。

可以看到, 最近3年多以來, 所有家電廠商的促銷活動, 無論電商的618、雙11, 還是家電連鎖商的五一、十一, 或者是家電企業的品牌日、消費節, 本質上都是對消費需求的左右。 每一場促銷活動都存在對消費需求的透支, 更存在對於消費需求的積壓。

由此, 雙11大促過後, 在一線家電市場上,

相關廠商的促銷活動不能停、終端推廣不能慢, 無論是家電企業, 還是家電經銷商, 都要利用2017年最後的40多天, 上演“最後一擊”。 特別是對於眾多家電實體店老闆來說, 沒有什麼理由不拼、不沖。

因為, 在你選擇放棄或者懈怠的時候, 對手和同行卻在積極拼搶, 差距就是這樣被拉大的。 而整個家電市場的消費需求, 最近幾年一直處在被透支、被搶奪的軌道中, 你不搶就被別人搶走。 這種競爭可以說是“分毫必爭”絕不能鬆懈。

其實, 一些家電企業的12月品牌日, 早在雙11之後就迅速啟動並在一線市場的預熱、引流和鎖籌, 主要以白電、黑電企業為主。 同時, 一直家電經銷商們則趁著雙11之後餘熱, 推出“接棒雙11的促銷”, 主要以區域連鎖賣場、大賣場商家為主。

此外, 電商們也通過“雙11返場”等活動, 進一步對消費市場進行收割。

本質上, 持續不斷的活動, 初衷就是希望進一步通過促銷活動來盤活一線市場、刺激消費需求, 避免整個家電市場因為陷入傳統淡季而變得慘澹。 這是家電商業競爭的本質, 即家電廠商要想好好活下去, 就必須持續不斷地動下去, 而活動真是有效的落地解決方案。

接下來的問題, 則是要解決活動怎麼做出效果、實現投入產出比順差, 則是考驗不同家電廠商的活動經營能力。 從一些成功家電廠商的促銷活動效果來看, 基本上有三個要素可以借鑒:

一是, 事前要有充分而精細的準備和規劃。 一場活動成功的關鍵在於細緻的準備和全面的規劃,

當前的促銷主要以廠家為主角, 商家為平臺進行落地。 所以廠商之間的協同聯動, 一般要提前半個月, 甚至一個月來提前啟動預熱;

二是, 促銷活動內容要精准的差異化佈局。 找到滿足各地使用者需求的產品和內容。 一定不要去單一的低價格促銷, 而是要打出精品、價格、贈品、服務等連環拳。 要迎合這一輪的消費升級大潮, 從輸出產品向輸出現代化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三是, 要善於整合資源進行促銷的平臺化演變。 當前成功的促銷活動, 必須要盡可能的做大影響、做深規模、做透內容, 不只是要有“硬碰硬”產品和價格實力, 還要有“實打實”的促銷整合能力, 家電廠商要敢於跨界整合傢俱、汽車、衛浴等其它消費品, 一起刺激消費需求。

====

家電圈:中國家電覆蓋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一起刺激消費需求。

====

家電圈:中國家電覆蓋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