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現代人普遍陰虛!這8大誘因會讓陰虛提前找上門加速衰老!

現代社會產生了許多影響人們健康的因素:吃得多, 動得少飲料多, 喝水少;葷腥多, 蔬菜少;煙酒多, 水果少;空調多, 陽光少;疲勞多,

睡眠少;工作壓力大;夜生活頻繁;環境污染;氣候異常……人體大量的精、血、津、液等陰液被消耗, 陰虛產生, 身體變差。 現代人普遍都陰虛!那麼, 陰虛的人如何調理呢?

現代人普遍“陰虛”

現代社會產生了許多影響人們健康的因素:吃得多, 動得少飲料多, 喝水少;葷腥多, 蔬菜少;煙酒多, 水果少;空調多, 陽光少;疲勞多, 睡眠少;工作壓力大;夜生活頻繁;環境污染;氣候異常……人體大量的精、血、津、液等陰液被消耗, 陰虛產生, 身體變差。

精血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不斷消耗, 易損難複, 故“陰常不足”。 如不注意保養精血, 嗜酒縱欲, 傷戕過度, 則陽氣易亢, 虛火妄動, 故“陽常有餘” 正是因為“陰虛陽亢”, 則百病叢生。

七成中年人普遍“陰虛”

現代快節奏的生活,

導致人們的衣食住行統統被囊括在便捷、快速的環境裡。 一些人高負荷運轉, 作息黑白顛倒, 飲食高能量, 久坐不動等已經成為常態。 特別是那些大眾眼裡的精英群體, 尤為嚴重。 在不良生活習慣以及高壓工作的聯動下, 陰虛症狀提前于正常年齡段出現在他們身上。 據統計, 我國40歲以上人群, 75%屬於“陰虛”。

我們不能小看“陰虛”。 如果陰虛與內熱結合, 潛伏在我們體內, 就會成為嚴重的致病因。 研究發現, 現代都市人最常見的體質就是熱火相加體質, 臨床上的大部分疾病也都是熱火相加引起的, 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腫瘤、甲狀腺功能亢進、帕金森綜合征、無名高熱、肺炎、扁桃體炎、慢性咽喉炎等, 從本質上都是熱火相加之病,

都是由於陰虛導致的。

糖尿病是陰虛體質導致的一種常見大慢病。 糖尿病是現代醫學的術語, 中醫裡管它叫“消渴”。 為什麼酗酒、熬夜、生活不規律且暴飲暴食的人容易得糖尿病呢?就是因為人喝酒的時候, 酒烈傷陰, 自然會造成陰虛;內熱上灼肺陰, 因此人會感覺越喝越渴, 口苦、口幹、口臭;如果胃灼傷胃陰, 那麼人就會越吃越餓, 而且肯定是消穀善饑, 吃什麼都不會胖。

一個人陰虛, 說明他五臟有損, 累及全身, 對人體健康損害非常大, 如果你不能及時調養, 等它從量變到質變, 就悔之晚矣。

四十而衰, 陰虛誰也逃不掉

簡單說來, 陰虛就是身體五臟功能不那麼靈光了。 現代人普遍陰虛, 但並非所有陰虛都根源於人的不良生活習慣。

人到40歲, 機體組織器官會隨著年齡增長, 自然退化、衰老, 這也是陰虛。 因此說, 陰虛誰也逃不掉, 只不過有先有後, 有早有晚。 如果保養得當, 通過滋陰補五臟等科學的養護, 也能使機體組織器官的功能障礙或者衰老來得晚一點, 人就能長壽。

不過, 三四十歲正是當打之年, 又想拼事業, 又不想耗氣傷陰, 很難兩全, 怎麼辦?那麼, 就學會滋陰養元之道吧。

高發人群, 陰虛眾生相

01 媒體人

群體特徵:媒體人因職業需要, 常被要求出現在事發第一現場, 採訪、寫稿、發稿、盯版都有一系列嚴密的時間流程, 馬虎不得。 同時作為高強度的腦力勞動者, 即使不在任務現場, 也要構思選題, 想著文風角度等等, 心思操勞, 想得多, 睡得少。

症狀:精力不足,

困倦疲乏, 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夢、掉頭發;情緒煩躁, 精神不振, 神經衰弱, 甚至抑鬱。

02 IT從業者

群體特徵:長時間跟電腦打交道, 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 眼睛時刻盯著顯示幕上, 除了手底下劈裡啪啦的鍵盤聲, 身體其他部位幾近僵化。 加上平時為了加班出成果, 趕專案, 很多時候需要一日三餐在辦公桌前解決。

症狀:“螢幕臉”、表情淡漠, 皮膚乾燥, 斑點增多;眼脹、頭暈;眼睛乾澀, 疼痛腫脹、視力下降;肩頸疼痛、頭暈頭昏、耳鳴。

03 商界精英

群體特徵:為追求事業上的成功, 商界精英往往是拼命地工作, 不斷自我加壓, 儘管超過了自身能力所及, 仍是苛求自己, 從而造成心有餘而力不足, 導致心理失衡。 經常赴宴飲酒, 飲食無度, 作息不規律, 精神壓力大。

症狀:肥胖、啤酒肚;胃痛、腹脹,胃灼熱;食欲不振,口苦,口幹,口臭;胸悶、心悸氣短、心慌;失眠健忘。

04 更年期女性

群體特徵:上有老下有小,承擔著家庭、工作兩頭重擔,身體的雌激素分泌銳減。

症狀:烘熱汗出、煩躁易怒、心悸失眠或憂鬱健忘。

05 透支人群

群體特徵:熬夜加班、頻繁應酬、持續開會,身體處於過勞透支狀態。

症狀:五心煩熱,口乾舌燥,睡眠不好,性功能減退,舌質紅,舌苔少,脈細數、盜汗等症狀。

有90.6%的企業家存在“過勞”的傾向。其中,45.3%的企業家已經處於“過勞”的狀態。

— — 摘自《中國企業家》雜誌《企業家工作、健康與快樂狀況調查報告》

八大誘因,陰虛提前找上門

事實上,隨著年齡的增長,即使你身體健康,中年以後人體各項器官機能也會走下坡路,這就需要我們滋陰補五臟,通過科學合理的自身養護,讓機體組織器官功能的障礙或者衰老來得晚一點。但現代人生活節奏太快,許多不良生活習慣提前損傷人的健康,這就導致了許多年輕人未老先衰。

超負荷工作:持續不斷的長期超負荷作業,極易產生疲勞。疲勞是機體功能的暫時性障礙,人體處於這種狀態時,會感覺乏力、懶動、不愛講話,出現頭腦發脹、記憶力下降的感覺。長期持續下去會導致食欲不振、便秘、神經過敏,有時伴有心臟功能異常,消化功能減退、失眠等傷陰症狀。

熬夜:睡眠是一個養陰的過程,故古人強調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現在人們往往要接近甚至超過午夜才睡,長期睡眠透支得不到解決將導致抑鬱症、神經症,甚至心臟病。

速食:營養是保證人體健康的物質基礎。快節奏的生活為速食營造了龐大的市場,而速食往往脂肪和熱量高,礦物質和維生素攝入不足,過多食用會導致營養不均衡、肥胖、代謝障礙等一系列問題。

氣溫、濕度:春、夏、秋、冬四季有溫、熱、涼、寒氣候的變化。春夏氣候較溫熱,陽氣盛,適合養陽;秋冬氣候比較寒冷,陰氣盛,適合養陰。天氣變化導致的體外迴圈變化必然影響體內小迴圈,因此中醫有寒邪入侵之類的說法。

心理壓力大:高壓之下,人們往往精神高度緊張,食欲變差,中醫認為“五志過極皆能化火傷陰”。

不鍛煉不規律作息:久坐不動加上飲食多肥甘厚味,攝人多而運動量少,攝入的沒有充分利用,也不能徹底代謝和排出,蓄積體內,則為濕邪。濕邪郁久易化熱,熱盛久又必傷陰,故易為陰虛濕熱。

生理激素變化:以更年期和宮寒女性為代表。雌激素缺乏表現為潮熱,情緒抑鬱和緊張,健忘疲勞,同時還會引起心臟疾病和骨質疏鬆。

大病之後:大病後氣血不足,氣不能固津,故而多汗。如果不適當鍛煉身體、增強機體抵抗力、注意飲食,很容易導致陰虛。

陰虛之人如何調理

首先,要從飲食上控制自己,凡陰虛體質者,宜多吃些清補類食物,宜食甘涼滋潤、生津養陰的食品,宜吃新鮮蔬菜和滋潤類的水果。忌吃辛辣刺激性食品,忌吃溫熱香燥食品,忌吃煎炸炒爆的物品,忌吃性熱上火食物,忌吃脂肪含量過高的食物。

下面推薦幾款陰虛之人宜常吃的幾種食物:

雞蛋

不僅能益氣養血,而且無論雞蛋白或雞蛋黃,均有滋陰潤燥的作用。過去有的滋陰的中藥方子,會在熬好以後,打入一個雞蛋,攪拌,因為中醫認為這個雞蛋黃有滋陰的作用。

梨:有生津、潤燥、清熱的作用

對肺陰虛,或熱病後陰傷者最宜。《本草通玄》:“熟者滋五臟之陰”。《重慶堂隨筆》:“溫熱燥病,及陰虛火熾,津液燔涸者,搗汁飲之立效。”老北京有秋梨膏,就是用秋梨配些滋陰之藥熬制的,可以起到滋陰潤燥的作用,一般北方的超市裡面可能都有賣的,其實,不論是否是秋天,只要有陰虛的情況,都可以拿來喝喝的。還有,過去在開出潤肺止咳的方子時,有的老中醫會讓同時把一個雪梨切片,與藥同煎,取的也是這個效果。

桑椹:有滋陰補血之功,最能補肝腎之陰。

明朝名醫繆希雍寫的《神農本草經疏》裡面說它:“為涼血補血益陰之藥”,還說“消渴由於內熱,津液不足,生津故止渴,五臟皆屬陰,益陰故利五臟。”尤其是肝腎陰虛體質之人出現消渴、目暗、耳鳴者,食之最宜。那天出差乘飛機,看到飛機上提供的飲料裡面,都有桑葚汁了,讓我覺得驚喜,因為在平時,這個桑葚下來的季節滿街都有,買回家可以洗洗就吃了,非常的美味,但是,問題是一過季就難覓蹤影了,現在如果能生產出飲料,則有利於保存了。

枸杞子:有滋陰益精之功。

尤其是對肝腎陰虛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視物昏花、耳鳴耳聾,或是肺陰虛的潮熱盜汗、虛勞咳嗽,糖尿病的陰虛消渴等,食之更佳。民國時候的名醫張錫純曾經每天晚上口渴,把一碗水放在床頭,早晨起來一看,飲用了大半,後來,就在睡覺前吃一口枸杞子,結果晚上居然不渴了,可見其滋陰潤燥的功效。

燕窩:性平,味甘,有補氣陰的功用。

尤其能益肺陰,為清補佳品。凡陰虛體質,尤其是肺陰虛者,如肺結核病、支氣管擴張、老年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等,最宜食之。清代醫家張璐說它能“調補虛勞,治咳吐紅痰”。吳儀洛說:“燕窩大養肺陰,補而能清。”《本草再新》中也有“大補元氣,潤肺滋陰”的記載。

現在大家對燕窩有很大的爭議,尤其現代科學分析其成分簡單,沒有什麼營養。再加上造假,幾乎讓燕窩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其實這完全沒有必要,燕窩是非常好的藥食同源之品,這是無可非議的。我看乾隆皇帝的用膳記錄,他吃的最多的就是燕窩,一天裡面,總是有幾道菜是與燕窩做的,最多的是燕窩和鴨子一起做的菜,御醫們絕不會把沒有用的東西這麼頻繁地給皇帝使用的。曾經有位我非常要好的朋友,送給我一盒燕窩飲品,我給老母親喝了,那一天,老母親突然問我,為什麼這些天皮膚這麼光澤滑潤,結果總結來總結去,這些天就是用了這個飲品,其他的飲食沒有什麼特別的,這就是燕窩的滋潤之功。至於造假的問題,這是整個中國社會的問題,與燕窩本身無關。

銀耳:有滋陰養胃、生津潤燥的作用。

銀耳含有豐富營養物質,為民間最常用的清補食品,尤其是對肺陰虛和胃陰虛者,最為適宜。

阿膠:既能補血,又能滋陰。

《本草綱目》記載:“阿膠,大要只是補血與液。陰不足者,補之以味,阿膠之甘,以補陰血。”尤其是肺腎陰虛之人,食之尤宜。

其實,對於陰虛的證候,大家看了這麼多,如果感到自己有與此類似的症狀,就可以找附近的中醫,幫助分析一下。陰虛是非常容易做出診斷的,如果確定了真的是陰虛的狀態,那麼開個小方子,用些生地、沙參、麥冬等滋陰之品,用這些東西煲湯都可以,或者做成飲料喝,一天喝兩三杯就可以,一般很快就會調整過來的,基本上一兩個星期即可充分得到恢復,不會用很長時間的。但是,良好生活習慣的保持更加重要,比如不熬夜,少吃辣,少勞神等,這才是保證我們健康的真正的基石。

延伸閱讀 | 董洪濤:養生重在養脾 記住這6點 讓你的脾不再虛!

文 | 董洪濤

情緒控制對於養脾很重要

養脾,先要養好情緒

想想天地萬物,各有規律,各行其道,我們生活在天地之間,應該開心才是。感恩天地,給了我們生命;感恩萬物,為我們提供生活的必需,並且給我們以快樂。經常想想別人的好,多存感恩的心、向善的心、快樂的心,這樣心境自然就開了,自然肝氣順暢,脾土得以安康。這也是養脾的方法。

肝不鬱,則脾不虛

脾屬土,肝屬木,若土氣壅滯,需要木來疏土,則土氣不滯。若肝氣肝火偏旺,會傷損脾土。要讓脾健康,就要養肝柔肝,順暢肝的氣機,讓肝氣可以正常疏泄,這樣肝木與脾土處於和諧關係,肝不鬱,則脾不虛。因此說,養脾就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永遠不要發怒,儘量減少發脾氣,這是舒肝養脾的一個重要因素。

養脾要記住這六點

01 食物喜溫燥

脾喜燥惡濕,喜溫惡寒,因此養脾要食些溫性的或燥性的食物或中藥。比如,我們廚房裡常用的各用香料多是溫性偏燥的,因此亦具養脾之功。如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良薑、乾薑等等。脾主土,故需食多得土氣的食物,如地下長的地瓜、山藥等;脾喜溫惡涼,故需食溫;脾色為黃,故需食黃色食物,小米色黃,最養脾土;脾德在緩,故需食甘味以緩脾之情。

02 香味入脾,可醒脾燥濕

香味入脾,香可醒脾,香可燥濕,亦可讓脾舒暢。炒香的食物多具養脾之功,如炒花生、炒瓜子等。再者,米或麵食烤成半焦半糊時即有香味,亦可養脾。小時候我最喜歡吃鍋邊上烤成焦黃色的玉米餅子或饅頭,大概小孩子天性知道此物健脾。推之,烤成金黃色的麵包又焦又脆,此當屬養脾之物。

03 勿過食生冷

小孩子從小就要注意勿過食生冷,包括不少瓜果、冷飲、涼水等,因為會傷損脾陽。而對小孩子來說最好的零食是麥芽糖和鍋巴。有人擔心吃烤香的食物會不會上火,我認為不能吃剛烤出來還燙著的,可等涼至室溫時再吃即不會上火。脾虛之人又可堅持晨起喝生薑紅糖水,有助於溫脾,並能升陽。

04 養脾的中藥及湯方

脾為中土,為陽氣左升之樞機。歷代有不少養脾的中藥及湯方:健脾燥濕有蒼術,有平胃散;補脾化濕有茯苓,有四君子湯;醒脾助運有草果,有醒脾散;溫脾祛寒有乾薑,有理中湯;升脾益氣有黃芪,有補中益氣湯;養脾和中有人參,有桂枝人參湯。如此等等,皆是宣暢脾陽、調和中氣之方藥。

脾主運化,若脾虛運化無力,常會吃什麼拉什麼,且面黃肌瘦,此時當重視養脾。脾喜甘淡而惡腥辣重濁,因此,甘淡可以養脾;脾氣太虛,千萬不可吃香喝辣。

養脾可用此方:茯苓、薏苡仁、芡實、山藥各30克,陳皮10克

水煎服,日一劑。或上藥烘乾,共研細末,每次15克,日兩次,沖入溫熱的米粥中服下。

05 艾灸有溫陽之功,最合於養脾之需

凡脾虛之人皆可艾灸脾經原穴太白。脾經主時為上午9點至11點,因此若能在這個時間內艾灸效果更好。脾性升清而胃性降濁,二者為氣機升降之樞機,故養脾之升要同時養胃之降,可配合針灸胃經合穴足三裡。脾應于季夏,小暑大暑時節最需艾灸,以健脾化濕。

06 脾氣通於口,脾和順則口唇能納五穀

脾有病則唇色改變,或發黃,或發暗,會影響消化吸收功能。又按面部診斷,脾應於鼻頭。鼻頭色黃,必屬脾虛。按手掌診斷,手掌中間及大魚際對應脾,若發暗亦是脾虛之相。

平時認真調理,自己注意觀察這些部位的變化,可以直觀地感受到脾陽充足的改變。

精神壓力大。

症狀:肥胖、啤酒肚;胃痛、腹脹,胃灼熱;食欲不振,口苦,口幹,口臭;胸悶、心悸氣短、心慌;失眠健忘。

04 更年期女性

群體特徵:上有老下有小,承擔著家庭、工作兩頭重擔,身體的雌激素分泌銳減。

症狀:烘熱汗出、煩躁易怒、心悸失眠或憂鬱健忘。

05 透支人群

群體特徵:熬夜加班、頻繁應酬、持續開會,身體處於過勞透支狀態。

症狀:五心煩熱,口乾舌燥,睡眠不好,性功能減退,舌質紅,舌苔少,脈細數、盜汗等症狀。

有90.6%的企業家存在“過勞”的傾向。其中,45.3%的企業家已經處於“過勞”的狀態。

— — 摘自《中國企業家》雜誌《企業家工作、健康與快樂狀況調查報告》

八大誘因,陰虛提前找上門

事實上,隨著年齡的增長,即使你身體健康,中年以後人體各項器官機能也會走下坡路,這就需要我們滋陰補五臟,通過科學合理的自身養護,讓機體組織器官功能的障礙或者衰老來得晚一點。但現代人生活節奏太快,許多不良生活習慣提前損傷人的健康,這就導致了許多年輕人未老先衰。

超負荷工作:持續不斷的長期超負荷作業,極易產生疲勞。疲勞是機體功能的暫時性障礙,人體處於這種狀態時,會感覺乏力、懶動、不愛講話,出現頭腦發脹、記憶力下降的感覺。長期持續下去會導致食欲不振、便秘、神經過敏,有時伴有心臟功能異常,消化功能減退、失眠等傷陰症狀。

熬夜:睡眠是一個養陰的過程,故古人強調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現在人們往往要接近甚至超過午夜才睡,長期睡眠透支得不到解決將導致抑鬱症、神經症,甚至心臟病。

速食:營養是保證人體健康的物質基礎。快節奏的生活為速食營造了龐大的市場,而速食往往脂肪和熱量高,礦物質和維生素攝入不足,過多食用會導致營養不均衡、肥胖、代謝障礙等一系列問題。

氣溫、濕度:春、夏、秋、冬四季有溫、熱、涼、寒氣候的變化。春夏氣候較溫熱,陽氣盛,適合養陽;秋冬氣候比較寒冷,陰氣盛,適合養陰。天氣變化導致的體外迴圈變化必然影響體內小迴圈,因此中醫有寒邪入侵之類的說法。

心理壓力大:高壓之下,人們往往精神高度緊張,食欲變差,中醫認為“五志過極皆能化火傷陰”。

不鍛煉不規律作息:久坐不動加上飲食多肥甘厚味,攝人多而運動量少,攝入的沒有充分利用,也不能徹底代謝和排出,蓄積體內,則為濕邪。濕邪郁久易化熱,熱盛久又必傷陰,故易為陰虛濕熱。

生理激素變化:以更年期和宮寒女性為代表。雌激素缺乏表現為潮熱,情緒抑鬱和緊張,健忘疲勞,同時還會引起心臟疾病和骨質疏鬆。

大病之後:大病後氣血不足,氣不能固津,故而多汗。如果不適當鍛煉身體、增強機體抵抗力、注意飲食,很容易導致陰虛。

陰虛之人如何調理

首先,要從飲食上控制自己,凡陰虛體質者,宜多吃些清補類食物,宜食甘涼滋潤、生津養陰的食品,宜吃新鮮蔬菜和滋潤類的水果。忌吃辛辣刺激性食品,忌吃溫熱香燥食品,忌吃煎炸炒爆的物品,忌吃性熱上火食物,忌吃脂肪含量過高的食物。

下面推薦幾款陰虛之人宜常吃的幾種食物:

雞蛋

不僅能益氣養血,而且無論雞蛋白或雞蛋黃,均有滋陰潤燥的作用。過去有的滋陰的中藥方子,會在熬好以後,打入一個雞蛋,攪拌,因為中醫認為這個雞蛋黃有滋陰的作用。

梨:有生津、潤燥、清熱的作用

對肺陰虛,或熱病後陰傷者最宜。《本草通玄》:“熟者滋五臟之陰”。《重慶堂隨筆》:“溫熱燥病,及陰虛火熾,津液燔涸者,搗汁飲之立效。”老北京有秋梨膏,就是用秋梨配些滋陰之藥熬制的,可以起到滋陰潤燥的作用,一般北方的超市裡面可能都有賣的,其實,不論是否是秋天,只要有陰虛的情況,都可以拿來喝喝的。還有,過去在開出潤肺止咳的方子時,有的老中醫會讓同時把一個雪梨切片,與藥同煎,取的也是這個效果。

桑椹:有滋陰補血之功,最能補肝腎之陰。

明朝名醫繆希雍寫的《神農本草經疏》裡面說它:“為涼血補血益陰之藥”,還說“消渴由於內熱,津液不足,生津故止渴,五臟皆屬陰,益陰故利五臟。”尤其是肝腎陰虛體質之人出現消渴、目暗、耳鳴者,食之最宜。那天出差乘飛機,看到飛機上提供的飲料裡面,都有桑葚汁了,讓我覺得驚喜,因為在平時,這個桑葚下來的季節滿街都有,買回家可以洗洗就吃了,非常的美味,但是,問題是一過季就難覓蹤影了,現在如果能生產出飲料,則有利於保存了。

枸杞子:有滋陰益精之功。

尤其是對肝腎陰虛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視物昏花、耳鳴耳聾,或是肺陰虛的潮熱盜汗、虛勞咳嗽,糖尿病的陰虛消渴等,食之更佳。民國時候的名醫張錫純曾經每天晚上口渴,把一碗水放在床頭,早晨起來一看,飲用了大半,後來,就在睡覺前吃一口枸杞子,結果晚上居然不渴了,可見其滋陰潤燥的功效。

燕窩:性平,味甘,有補氣陰的功用。

尤其能益肺陰,為清補佳品。凡陰虛體質,尤其是肺陰虛者,如肺結核病、支氣管擴張、老年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等,最宜食之。清代醫家張璐說它能“調補虛勞,治咳吐紅痰”。吳儀洛說:“燕窩大養肺陰,補而能清。”《本草再新》中也有“大補元氣,潤肺滋陰”的記載。

現在大家對燕窩有很大的爭議,尤其現代科學分析其成分簡單,沒有什麼營養。再加上造假,幾乎讓燕窩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其實這完全沒有必要,燕窩是非常好的藥食同源之品,這是無可非議的。我看乾隆皇帝的用膳記錄,他吃的最多的就是燕窩,一天裡面,總是有幾道菜是與燕窩做的,最多的是燕窩和鴨子一起做的菜,御醫們絕不會把沒有用的東西這麼頻繁地給皇帝使用的。曾經有位我非常要好的朋友,送給我一盒燕窩飲品,我給老母親喝了,那一天,老母親突然問我,為什麼這些天皮膚這麼光澤滑潤,結果總結來總結去,這些天就是用了這個飲品,其他的飲食沒有什麼特別的,這就是燕窩的滋潤之功。至於造假的問題,這是整個中國社會的問題,與燕窩本身無關。

銀耳:有滋陰養胃、生津潤燥的作用。

銀耳含有豐富營養物質,為民間最常用的清補食品,尤其是對肺陰虛和胃陰虛者,最為適宜。

阿膠:既能補血,又能滋陰。

《本草綱目》記載:“阿膠,大要只是補血與液。陰不足者,補之以味,阿膠之甘,以補陰血。”尤其是肺腎陰虛之人,食之尤宜。

其實,對於陰虛的證候,大家看了這麼多,如果感到自己有與此類似的症狀,就可以找附近的中醫,幫助分析一下。陰虛是非常容易做出診斷的,如果確定了真的是陰虛的狀態,那麼開個小方子,用些生地、沙參、麥冬等滋陰之品,用這些東西煲湯都可以,或者做成飲料喝,一天喝兩三杯就可以,一般很快就會調整過來的,基本上一兩個星期即可充分得到恢復,不會用很長時間的。但是,良好生活習慣的保持更加重要,比如不熬夜,少吃辣,少勞神等,這才是保證我們健康的真正的基石。

延伸閱讀 | 董洪濤:養生重在養脾 記住這6點 讓你的脾不再虛!

文 | 董洪濤

情緒控制對於養脾很重要

養脾,先要養好情緒

想想天地萬物,各有規律,各行其道,我們生活在天地之間,應該開心才是。感恩天地,給了我們生命;感恩萬物,為我們提供生活的必需,並且給我們以快樂。經常想想別人的好,多存感恩的心、向善的心、快樂的心,這樣心境自然就開了,自然肝氣順暢,脾土得以安康。這也是養脾的方法。

肝不鬱,則脾不虛

脾屬土,肝屬木,若土氣壅滯,需要木來疏土,則土氣不滯。若肝氣肝火偏旺,會傷損脾土。要讓脾健康,就要養肝柔肝,順暢肝的氣機,讓肝氣可以正常疏泄,這樣肝木與脾土處於和諧關係,肝不鬱,則脾不虛。因此說,養脾就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永遠不要發怒,儘量減少發脾氣,這是舒肝養脾的一個重要因素。

養脾要記住這六點

01 食物喜溫燥

脾喜燥惡濕,喜溫惡寒,因此養脾要食些溫性的或燥性的食物或中藥。比如,我們廚房裡常用的各用香料多是溫性偏燥的,因此亦具養脾之功。如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良薑、乾薑等等。脾主土,故需食多得土氣的食物,如地下長的地瓜、山藥等;脾喜溫惡涼,故需食溫;脾色為黃,故需食黃色食物,小米色黃,最養脾土;脾德在緩,故需食甘味以緩脾之情。

02 香味入脾,可醒脾燥濕

香味入脾,香可醒脾,香可燥濕,亦可讓脾舒暢。炒香的食物多具養脾之功,如炒花生、炒瓜子等。再者,米或麵食烤成半焦半糊時即有香味,亦可養脾。小時候我最喜歡吃鍋邊上烤成焦黃色的玉米餅子或饅頭,大概小孩子天性知道此物健脾。推之,烤成金黃色的麵包又焦又脆,此當屬養脾之物。

03 勿過食生冷

小孩子從小就要注意勿過食生冷,包括不少瓜果、冷飲、涼水等,因為會傷損脾陽。而對小孩子來說最好的零食是麥芽糖和鍋巴。有人擔心吃烤香的食物會不會上火,我認為不能吃剛烤出來還燙著的,可等涼至室溫時再吃即不會上火。脾虛之人又可堅持晨起喝生薑紅糖水,有助於溫脾,並能升陽。

04 養脾的中藥及湯方

脾為中土,為陽氣左升之樞機。歷代有不少養脾的中藥及湯方:健脾燥濕有蒼術,有平胃散;補脾化濕有茯苓,有四君子湯;醒脾助運有草果,有醒脾散;溫脾祛寒有乾薑,有理中湯;升脾益氣有黃芪,有補中益氣湯;養脾和中有人參,有桂枝人參湯。如此等等,皆是宣暢脾陽、調和中氣之方藥。

脾主運化,若脾虛運化無力,常會吃什麼拉什麼,且面黃肌瘦,此時當重視養脾。脾喜甘淡而惡腥辣重濁,因此,甘淡可以養脾;脾氣太虛,千萬不可吃香喝辣。

養脾可用此方:茯苓、薏苡仁、芡實、山藥各30克,陳皮10克

水煎服,日一劑。或上藥烘乾,共研細末,每次15克,日兩次,沖入溫熱的米粥中服下。

05 艾灸有溫陽之功,最合於養脾之需

凡脾虛之人皆可艾灸脾經原穴太白。脾經主時為上午9點至11點,因此若能在這個時間內艾灸效果更好。脾性升清而胃性降濁,二者為氣機升降之樞機,故養脾之升要同時養胃之降,可配合針灸胃經合穴足三裡。脾應于季夏,小暑大暑時節最需艾灸,以健脾化濕。

06 脾氣通於口,脾和順則口唇能納五穀

脾有病則唇色改變,或發黃,或發暗,會影響消化吸收功能。又按面部診斷,脾應於鼻頭。鼻頭色黃,必屬脾虛。按手掌診斷,手掌中間及大魚際對應脾,若發暗亦是脾虛之相。

平時認真調理,自己注意觀察這些部位的變化,可以直觀地感受到脾陽充足的改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