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鄭州市九院健康大講堂:透析患者之“鈉”(鹽)攝入

【豫網訊】11月15日下午兩點, 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血液淨化中心候診室, 每月一次的健康大講堂如期開展。 此次授課內容是透析患者之“鈉”(鹽)攝入。

在很多地區, 做菜鹽多味重已經成為了一個“習慣”。 高血壓、肝腎疾病、消化道腫瘤、呼吸道炎症、肥胖、骨質疏鬆……殊不知, 它們的發生, 似乎都存在著鹽的影子。

我國的膳食指南以及WHO相關的建議是這麼說的:

推薦健康人:每人每天不超過6g鹽。 對於糖尿病非高血壓的患者而言, 每天不要超過5g鹽;對於高血壓的患者而言, 每天不要超過3g鹽。 而對於腎友們, 這個數量還要大大地減少,

吃多少鹽, 其實還需要根據體重變化、水腫程度、血壓高低來評估。 KDOQI指南建議:透析患者每日鈉攝入量2~3g/天, 嚴重高血壓水腫透析患者鈉攝入限制在2g以內。

6g鹽是多少呢?通俗地說, 就是平平的一個啤酒瓶蓋(去掉膠墊)裝的那麼多。 咱們之前為透析患者發放的鹽勺, 小勺為1g, 大勺為3g, 大家要掌握好劑量, 以便更好的控制進鹽量。

不放鹽, 菜腫麼吃?這是一個問題。

1. 食材鮮:採用新鮮食品加工, 可以享用到食品本身所特有的鮮味。

2. 易入味:選用易於入味的食材。

3. 善調味:使用新鮮的香辛調料增加食物味道, 如辣椒、薑、蒜、檸檬、洋蔥等等, 有些人可能喜歡芥末的味道, 但是提醒一下, 芥末含鉀較高, 建議適量食用。 也可以烹飪一些原本味道就比較濃重的食材,

比如芹菜、香菜、茼蒿之類的, 也可以增加菜的味道。 (芹菜低血壓的腎友慎用)

4. 晚放鹽:如果做菜的時候早放鹽, 那麼鹽會滲入食材內部, 舌頭嘗起來會覺得鹹味不足, 那就會不知不覺地多放鹽了。 如果咱們晚些放鹽, 起鍋的時候再少量加一些醬油增味, 那麼嘗起來就會覺得鹹味很足。

5. 多放醋:酸味可以強化鹹味的, 多一些酸味還能讓味蕾興奮起來, 可以促進消化、提高食欲、增加礦物質吸收。

6. 少放糖:糖有可能會減輕菜的鹹味, 可能會造成“口淡”的感覺, 這樣可能會增加鹽的攝入。

7. 巧烹肉:對於肉類, 可以先把肉煮熟, 然後再蘸調味料或者調味醬吃;或者先將肉用醬油醃一下, 放在烤箱或者微波爐裡面加熱,

這樣口味上也不會受到損失, 油也可以少放或者不放, 兩全其美。

8.嚴控鹽:最後還得回到控制鹽的攝入上, 介紹幾種小方法:第一是採用控鹽勺, 一般市面上的勺子分為2g、6g等多種規格。 這樣可以更加科學地計算烹調時候放鹽的量。 第二是每天將6g的鹽全部化入20ml溫水中, 一天燒菜的時候分次使用, 也可以起到良好的控鹽效果。 儘量減少在外面的餐館吃飯.如果一定要吃, 建議少點一些砂鍋、幹鍋、煲湯、鹵水類的含鹽高的菜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