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袁大頭——10月國際市場行情怎麼樣?怎麼出手最放心

瞭解更多出手資訊(關注——古玩世界——點擊文章——第一篇:拍賣須知)

銀元起源於15世紀, 始鑄於歐洲, 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 是銀鑄幣的通稱。 銀元是舶來品, 它初入中國, 大約是在明朝, 但大量流入, 則在清乾隆年間以後。 市面上有像三帆銀幣、竹子銀幣、甘肅造袁大頭等一些發行較少的銀元。 自20世紀起, 人們就有意去收藏錢幣, 瞭解背後的人文價值, 歷史價值, 還有它巨大的經濟價值。 盛世興收藏, 如今, 錢幣在拍賣市場上嶄露頭角, 高歌猛進, 珍稀的古錢幣價值不菲。 在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銀幣品種可數袁世凱頭像銀幣,

俗稱“袁大頭銀元”, 在貨幣收藏界它被稱為銀元之寶, 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

袁大頭中華民國三年壹圓銀幣“簽字版”——2,600,000RMB——香港皇室貴族新加坡拍

“袁大頭”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

嚴謹點說叫“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 辛亥革命以後, 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之職, 後又成為正式大總統。 北洋政府鑒於當時鑄幣、紙幣十分複雜, 流通的中外貨幣在百種以上, 規格不一, 流通混亂, 折算繁瑣, 民眾積怨, 同時也想借助貨幣改制以解決軍費問題, 發展民族經濟, 也為“制憲”和“稱帝”作準備, 便決定鑄發國幣。 袁世凱為了提高自己的統治地位, 把他的頭像鑄於幣面, “袁大頭”由此而來。

袁大頭中華民國三年壹圓銀幣——1,750,000RMB——香港皇室貴族新加坡拍

民國三年(1914年)二月國民政府財政部公佈《中華民國國幣條例》, 整頓統一幣制, 規定民國三年袁頭像

中華民國十年造袁大頭——900,000RMB——香港皇室貴族新加坡拍

一枚小小的古錢幣, 蘊藏著豐富的歷史元素。 如今遺傳在世的精品古錢幣雖然並不多, 但是每枚精品古幣價值卻是不菲。 古錢幣的價格是由存世量、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判斷的, 而且隨著市場供需關係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程度的波動。 而袁大頭銀元因其獨有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 在收藏界備受歡迎。

瞭解更多出手資訊(關注——古玩世界——點擊文章——第一篇:拍賣須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