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原廠油的性能到底怎麼樣?PK 公開市場產品

近日, 讀了一篇其他公眾號的文章。 提到原廠油和公開市場銷售的產品的區別, 作者認為原廠油品質標準低、且都是潤滑油公司代加工的產品, 主機廠為了謀取暴利使用低級別的產品來糊弄消費者, 因此告誡消費者, 沒必要使用原廠油。

目前的確是個人媒體時代, 大量資訊充斥其中, 且不說其中對技術標準的解讀漏洞百出, 作者似乎對中國的OEM看的太輕, 對潤滑油行業瞭解太淺了。 因此格調不敢恭維, 咱也就不反駁他了, 大師說:保持快樂的法寶是不和愚者爭論, 他開心就好。

借此, 咱們也來談談這個事,

看了一下, 這個文章閱讀量還真不少, 我很擔心咱們國內的消費者, 大師還說過:“永遠不要低估國人的聰明才智, 但也不要高估大眾的知識水準”

好了, 開扯

想一下, 是糊弄外行容易?還是糊弄內行容易?是和普通老百姓打球容易?還是和專業選手玩球容易?

想明白這個, 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首先, 原廠配件牽扯到主機廠的聲譽, 是其品質美譽度的關鍵零部件, 因此所有零部件在使用前、裝配前、裝車後都有完善的技術准入和完整的品質控制體系。 如果這事容易做, 中國大大小小幾千家調和廠都會去做主機廠的業務了, 只要價格低廉, 主機廠這麼喜歡錢, 自然選最低價。 可結果卻是市場上大部分的中等知名度的品牌在從事主機廠業務的過程都沒那麼輕鬆,

尤其在乘用車發動機油領域, 可以說基本沒有不知名品牌潤滑油的業務。 為什麼?大浪淘沙, 市場會給出答案, 行與不行不是吹牛吹出來的?想明白這裡的關鍵了嗎?

其次, 錢。 對主機廠而言, 潤滑油的這點錢還真不叫錢, 一旦使用劣質產品造成的後續風險的費用遠遠超過潤滑油, 比如整車召回、被迫換發動機、企業名譽損失。 在這個領域, 主機廠採取的策略很簡單:君子愛財, 取之有道。

好了, 看看它的“道”:

主機廠是怎麼選擇潤滑油的, 它是內行, 而且是個有法寶的內行(好比專業選手), 大眾客戶, 是個外行(業餘的), 咱們先看看內行的套路?

1

看標準

外行說了, 我也看呀!對, 可人家看的是主機廠的OEM標準,

請問你們看嗎?很多OEM都有自己的標準, 如大眾VW 502/505, BMW long Life, 要先滿足, 你才能玩, 沒有。 對不起, 送客。 而要滿足OEM標準不僅僅是產品性能的提高, 還要去做認證, 花時間、花費用。 最關鍵的是:即使你做了認證, 你都不知道能不能用得上, 賓士廠家不認福特的認證。

2

上臺架

光吹沒用, 是騾子是馬上車去溜溜, 怎麼溜。 用人家的方法, 什麼方法, 不告訴你, 這是核心機密。 那你說它幹嗎, 我們就說最簡單的國標方法吧, 售後玩家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出現的駕駛迴圈工況:舉例, 國標的交變試驗、冷熱衝擊試驗。

上圖圖片來自GB/T19055, 乘用車要做的第一個試驗, 交變試驗, 油門全開, 1.5分鐘內到最大淨功率, 然後再怠速29分多鐘, 然後再將轉速提高到105%的最高轉速。

請問, 平常開車你會把油門踩到底, 來幹這個事嗎?注意該試驗歷時400小時, 這是個基礎試驗, 別提更苛刻的全速全負荷了。 在我們看來, 主機廠就是用加壓測試來試驗零部件的好壞, 除了這個, 還有破壞性評價方法。 簡直不能讓人直視啊。 這還不包括個別主機廠單獨給它機器開的“小灶”, 這些“小灶”往往才是每家發動機不同的關鍵性能, 再舉個例子, 看過乘用車用商用車的台架去跑的嗎, 為啥?人家說, 俺們這是貨拉拉。 所以, 大眾市場的苛刻度對比主機廠台架, 那就是小兒科, 咱們的主機廠務必確保它的車輛沒問題。 這裡有的同學就說了, 誰能保證所有的OEM都做這些測試呢?嗯。 你提了個好問題, 你自己造個木頭車還會上去坐個人試驗一下呢?自己做了飯還得嘗嘗呢?到目前為止,
我可以負責任的說, 沒有不做試驗的主機廠。 三輪車都做壓力測試。 而且只有加強, 沒有例外。 你真的以為那些品質好的車是靠用戶的口碑宣傳出來的?幼稚了。

3

道路測試

還會有人說, 這台架工況和實際開車不一樣, 嗯。 真聰明, 所以主機廠也作整車路試, 就是裝配好樣車, 自己去道路上去跑。 為了加快進度, 提高苛刻度, 再舉一個跑高環的例子吧, 就是大家常看見的整車廠都有的環形跑道, 車開上去, 加速, 180-200邁, 沒日沒夜的轉圈。 請問, 你的車跑過?

4

品質體系

即便你的油通過上面這些所有,那都不叫本事,人的腦袋殼有無數解決困難的智慧,做測試的時候給好油不就完了;對,小聰明真好,國外也有這樣的。所以需要嚴格的品質控制體系,控制到啥程度,供應商TS16949 是必須要有的,沒這個的話,直接送飛機票;個別主機廠對你的供應商都嚴格把空,別說你想換個油,就是換個添加劑都不行,想鑽空子。做夢吧。你以為主機廠的品質體系都是吃乾飯的?你以為主機廠檢測不出來?幼稚。大企業的潤滑油產品工程師的能力超過市場上80%油公司的技術人員。因為你知道的他知道,你不知道他也知道。而且他還有大把的實際測試經驗,只要他想,超過你分分鐘的事。這個行業有很多這樣的人才。

5

招標壓價

好吧,我老老實實的按你們的技術要求去供油。不想別的了,可以把。去參加招投標把,你通過了技術測試,別人說不定也過了;在同樣的條件下,誰都選便宜的呀。這相當於是你用一個很難牛的產品,最後很有可能賣不上價格,因為,牛X的主機廠用量都很大,動輒1-2萬噸。你還想賺錢?所以很多油公司為主機廠供油都沒錢可賺,與之對比,售後最大的經銷商去和油公司砍價?沒人會鳥你的,愛買不買,不買滾蛋。這真是:有人幫你砍了價,你還說便宜准沒好貨。賤不賤;活該被坑。

好了,我讓利了,為了知名度,有很多為了掙名氣不賺錢供油的例子,比如“別摸我”的供應商,油公司只能說,我給XXX供油,我有這個技術能力和實力,以此在售後告知一下消費者,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這也是變相掙錢啊,要不然,每年還是需要投入巨額廣告費嗎?所以,買的還是不如賣的精。

6

其他事情

最後,還沒完;

我TMD的都不賺錢了,你還想怎麼樣?

-怎麼樣?不怎麼樣?我們車不好賣啊,你明年價格降3個點吧。

-我資金緊張,給你6個月的承兌匯票吧

-你們的同行XXX又在售後搞活動了,你們也不行啊?

-要是明年你們售後的銷量還是上不來,我們就換供應商了;

看到了吧,你們以為是“媳婦的美好時代,其實是黑猩猩的金剛不壞”。這還不包括,送貨地點非常多、技術服務要求賊高等等等各種事宜,主機廠業務:“滿紙合同言,一把辛酸淚”

綜上所述(議論文常用),想做好主機廠,沒兩把刷子,你連門都找不到。但總有人說:“馬雲再牛,也不知道老子的電話”。對,爺不伺候你。爺就賺賺後市場的錢就行了,我搞促銷吸引消費者、我弄噱頭搏眼球、我低價、我返利、我無比靈活的銷售政策,這就對了;狗有狗道、貓有貓蹤。各耍各的,售後的法寶在OEM基本全部失靈,我還沒看到哪個主機廠因為油公司給了點小禮品就可以用它的油裝車的。

回到主題上,國內的合資工廠大多有自己的獨特的主機廠標準,或者直接引用國外合資方的油品標準,因此要求油品必須滿足這些技術標準才能得以准入,而售後管道油基本上是啥都沒有,全憑油公司的良心。

本土的OEM技術追趕很快,而且對油品關注度明顯提高,絕非為了錢啥都去做的時代,這不是一台車二台車的事,他們對油品也逐步有了自己的不同的關注點,性能上甚至也不一定非要局限於API或ACEA,個別的未來很有可能跳出這個圈子來發展自己的標準。還有一個事,不要只拿API或者ACEA等級去說事,而不關注裡面內容,這完全屬於中國媒體的標題黨,本身就是一腦袋糨糊,還吐別人一身,人品實在是無可救藥。

而目前國內的售後市場,屬於大眾消費市場,並沒有苛刻的技術需求,況且國內的換油週期都偏短,這就更讓油公司有了可操作的空間。要說驗證品質,也要找一些超苛刻的工況來試驗把。因此從油品本身品質而言,原廠油絕對不是劣質貨、便宜貨和糊弄消費者的錢,而且還是一個良心價的產品。至少對合格的潤滑油供應商來說,就是如此。

但消費者往往被4S站的加價蒙蔽了雙眼,覺得這東西貴死了。這就是為什麼國家出臺檔強制主機廠公開它的原廠件給協力廠商的修理廠,假如原廠件品質差,國家腦袋進水了?所以好東西是你能買到正宗、低價的原廠原裝油品。

最後,多說一句,潤滑油是液體,看不出好壞。去看看其他原廠件,做一下對比,如保險杠、正時皮帶之類的。

4

品質體系

即便你的油通過上面這些所有,那都不叫本事,人的腦袋殼有無數解決困難的智慧,做測試的時候給好油不就完了;對,小聰明真好,國外也有這樣的。所以需要嚴格的品質控制體系,控制到啥程度,供應商TS16949 是必須要有的,沒這個的話,直接送飛機票;個別主機廠對你的供應商都嚴格把空,別說你想換個油,就是換個添加劑都不行,想鑽空子。做夢吧。你以為主機廠的品質體系都是吃乾飯的?你以為主機廠檢測不出來?幼稚。大企業的潤滑油產品工程師的能力超過市場上80%油公司的技術人員。因為你知道的他知道,你不知道他也知道。而且他還有大把的實際測試經驗,只要他想,超過你分分鐘的事。這個行業有很多這樣的人才。

5

招標壓價

好吧,我老老實實的按你們的技術要求去供油。不想別的了,可以把。去參加招投標把,你通過了技術測試,別人說不定也過了;在同樣的條件下,誰都選便宜的呀。這相當於是你用一個很難牛的產品,最後很有可能賣不上價格,因為,牛X的主機廠用量都很大,動輒1-2萬噸。你還想賺錢?所以很多油公司為主機廠供油都沒錢可賺,與之對比,售後最大的經銷商去和油公司砍價?沒人會鳥你的,愛買不買,不買滾蛋。這真是:有人幫你砍了價,你還說便宜准沒好貨。賤不賤;活該被坑。

好了,我讓利了,為了知名度,有很多為了掙名氣不賺錢供油的例子,比如“別摸我”的供應商,油公司只能說,我給XXX供油,我有這個技術能力和實力,以此在售後告知一下消費者,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這也是變相掙錢啊,要不然,每年還是需要投入巨額廣告費嗎?所以,買的還是不如賣的精。

6

其他事情

最後,還沒完;

我TMD的都不賺錢了,你還想怎麼樣?

-怎麼樣?不怎麼樣?我們車不好賣啊,你明年價格降3個點吧。

-我資金緊張,給你6個月的承兌匯票吧

-你們的同行XXX又在售後搞活動了,你們也不行啊?

-要是明年你們售後的銷量還是上不來,我們就換供應商了;

看到了吧,你們以為是“媳婦的美好時代,其實是黑猩猩的金剛不壞”。這還不包括,送貨地點非常多、技術服務要求賊高等等等各種事宜,主機廠業務:“滿紙合同言,一把辛酸淚”

綜上所述(議論文常用),想做好主機廠,沒兩把刷子,你連門都找不到。但總有人說:“馬雲再牛,也不知道老子的電話”。對,爺不伺候你。爺就賺賺後市場的錢就行了,我搞促銷吸引消費者、我弄噱頭搏眼球、我低價、我返利、我無比靈活的銷售政策,這就對了;狗有狗道、貓有貓蹤。各耍各的,售後的法寶在OEM基本全部失靈,我還沒看到哪個主機廠因為油公司給了點小禮品就可以用它的油裝車的。

回到主題上,國內的合資工廠大多有自己的獨特的主機廠標準,或者直接引用國外合資方的油品標準,因此要求油品必須滿足這些技術標準才能得以准入,而售後管道油基本上是啥都沒有,全憑油公司的良心。

本土的OEM技術追趕很快,而且對油品關注度明顯提高,絕非為了錢啥都去做的時代,這不是一台車二台車的事,他們對油品也逐步有了自己的不同的關注點,性能上甚至也不一定非要局限於API或ACEA,個別的未來很有可能跳出這個圈子來發展自己的標準。還有一個事,不要只拿API或者ACEA等級去說事,而不關注裡面內容,這完全屬於中國媒體的標題黨,本身就是一腦袋糨糊,還吐別人一身,人品實在是無可救藥。

而目前國內的售後市場,屬於大眾消費市場,並沒有苛刻的技術需求,況且國內的換油週期都偏短,這就更讓油公司有了可操作的空間。要說驗證品質,也要找一些超苛刻的工況來試驗把。因此從油品本身品質而言,原廠油絕對不是劣質貨、便宜貨和糊弄消費者的錢,而且還是一個良心價的產品。至少對合格的潤滑油供應商來說,就是如此。

但消費者往往被4S站的加價蒙蔽了雙眼,覺得這東西貴死了。這就是為什麼國家出臺檔強制主機廠公開它的原廠件給協力廠商的修理廠,假如原廠件品質差,國家腦袋進水了?所以好東西是你能買到正宗、低價的原廠原裝油品。

最後,多說一句,潤滑油是液體,看不出好壞。去看看其他原廠件,做一下對比,如保險杠、正時皮帶之類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