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才女劉嘉嘉的畫和她一樣乾淨、漂亮又傷感

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

紅色連衣裙磨得發白, 仿佛是記憶, 褪了色。 烏黑的髮絲仍是舊時模樣, 可是臉龐呢?再也不明豔動人。

她閉著雙眼, 側過頭, 臉龐有一點倔強、一點憂傷, 是回憶過往, 還是想要捕捉陰晴不定的情緒?畫外的我不知道。

低頭。 哦, 叫《錯過》, 莫名的就松了口氣。

《錯過》, 51×56cm, 水彩, 2014

漂亮, 感傷, 忽遠忽近, 被難以言說的情緒包裹, 也被勾引出許多心緒, 這是我第一次見劉嘉嘉的畫,

而我, 還不認識她。

幾天後的下午, 我來到了劉嘉嘉位於北京的家。 作品都在畫廊展出, 家裡只有本科、研究生時期的一些版畫舊作, 房子在頂層, 有個小閣樓, 算是工作室。

劉嘉嘉在北京的家裡, 因為要拍照, 她總是有點緊張, 我說, 你畫畫吧。 拿起畫筆,

她放鬆了許多。

因為多數時間在上海, 劉嘉嘉很少在這裡畫畫, 但她已經畫了很久, 從2000年讀廣州美術學院附中算起的話, 整整15年。

《彼·此》, 110×78cm, 水彩, 2014

《彼·此》局部

《遠方》, 30×23cm, 水彩, 2010

《遠方》局部

《10:35》, 33×24cm,水彩,2014

試過版畫、雕塑,最後劉嘉嘉選了水彩,“版畫的製作週期太長了,過程中會慢慢地消磨掉最初的情緒”,至於為什麼是水性顏料,因為“我喜歡這種材料的隨意性和偶然性”,在紙張的選擇上,則偏愛表面粗糙,棉質吸水的手工紙,這種紙更能使水彩發揮出她想要的豐富和變化。

《領悟》, 76×56cm,水彩,2014

 《灰牆》, 76×56cm,水彩, 2014

《粉色小象》,40×32cm,水彩, 2014

《舌頭才是本體》,76×56cm, 2014年

 《塔》,40×32cm,水彩,2014

《困》,40×32cm,水彩, 2014

《捕魚的男人》,75×56cm,水彩

十五年了,還像最初那樣喜歡著畫畫麼?“是啊,這個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了”。而最初讀廣美附中則像個意外,“從同學那裡聽來的”,在這之前,劉嘉嘉從不知道還有美院附中,一轉眼,研究生畢業已經三年。

這三年間,劉嘉嘉也做過別的,比如辦了一所繪畫學校,雖然也是畫畫,但和創作終究有區別,她還是想畫畫,就把學校交給母親打理。重新撿起畫筆,技法上來說對於畫了十幾年的她不算很難的事情,苦惱的是表達。

 《零點零分的舞蹈》,110×78cm,水彩, 2015

 《零點零分的舞蹈》局部

 《集會》,110×780cm,水彩,2015

 《集會》局部

 《粉色的玩具》, 76×56cm,水彩, 2014

 《手滑了》,40×32cm,水彩, 2014

《隱沒》,56×38cm,水彩, 2014

 《槍》,40×32cm,水彩,2014

《迷失》,41×32cm,水彩,2014

《2:14》,33×24cm,水彩, 2014

 《那一刻》,40×32cm,水彩, 2014

 《懸索橋No.1》,110×75cm,水彩, 2015

《懸索橋No.5》,110×75cm,水彩, 2015

《禁止使用游泳圈》,76×56cm,水彩

她說自己是個感性的人,愛做夢,曾經有那麼幾天,高燒不退,她寫道:

在夢境中,我漂浮在一個黑洞中,我的周圍佈滿了鐵絲圈,它們纏繞著打著結。我試圖掙脫出去,可我怎麼飛都飛不出這些金屬物,反而發現它們越纏越緊,越來越密集且錯亂。我覺得自己被卡住了,這時金屬物攪著向我沖過來,帶刺的鐵絲網,生銹的工業廢片以及沾滿臭油的井蓋。在它們中間夾雜了更多的廢物,發黴的米飯粒,幾隻千瘡百孔的鍋,還有人的排泄物全都散亂的來了。這個夢是虛幻的還是真實的?

誰也不知道。就像是她畫中的情緒,分不清是創作者的,還是觀賞者的。於是,放棄了詢問某張具體的畫背後是否有過真實的故事,我已經在自己的想像中創造了數十個。

 《凝聚的罪》,110×78cm,水彩,2015

 《凝聚的罪》局部

最後,是這一張:漂浮,是少女還是人偶?無從辨別。而它腳下的樹隱隱地發光,像海中的水母,也像剛染過色的半透明氣泡,稍稍一戳,就會消失。

你會為它創造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整理:《一幅好畫》編審部

主題:大師的藝術,大美的生活

編輯:FANG

《10:35》, 33×24cm,水彩,2014

試過版畫、雕塑,最後劉嘉嘉選了水彩,“版畫的製作週期太長了,過程中會慢慢地消磨掉最初的情緒”,至於為什麼是水性顏料,因為“我喜歡這種材料的隨意性和偶然性”,在紙張的選擇上,則偏愛表面粗糙,棉質吸水的手工紙,這種紙更能使水彩發揮出她想要的豐富和變化。

《領悟》, 76×56cm,水彩,2014

 《灰牆》, 76×56cm,水彩, 2014

《粉色小象》,40×32cm,水彩, 2014

《舌頭才是本體》,76×56cm, 2014年

 《塔》,40×32cm,水彩,2014

《困》,40×32cm,水彩, 2014

《捕魚的男人》,75×56cm,水彩

十五年了,還像最初那樣喜歡著畫畫麼?“是啊,這個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了”。而最初讀廣美附中則像個意外,“從同學那裡聽來的”,在這之前,劉嘉嘉從不知道還有美院附中,一轉眼,研究生畢業已經三年。

這三年間,劉嘉嘉也做過別的,比如辦了一所繪畫學校,雖然也是畫畫,但和創作終究有區別,她還是想畫畫,就把學校交給母親打理。重新撿起畫筆,技法上來說對於畫了十幾年的她不算很難的事情,苦惱的是表達。

 《零點零分的舞蹈》,110×78cm,水彩, 2015

 《零點零分的舞蹈》局部

 《集會》,110×780cm,水彩,2015

 《集會》局部

 《粉色的玩具》, 76×56cm,水彩, 2014

 《手滑了》,40×32cm,水彩, 2014

《隱沒》,56×38cm,水彩, 2014

 《槍》,40×32cm,水彩,2014

《迷失》,41×32cm,水彩,2014

《2:14》,33×24cm,水彩, 2014

 《那一刻》,40×32cm,水彩, 2014

 《懸索橋No.1》,110×75cm,水彩, 2015

《懸索橋No.5》,110×75cm,水彩, 2015

《禁止使用游泳圈》,76×56cm,水彩

她說自己是個感性的人,愛做夢,曾經有那麼幾天,高燒不退,她寫道:

在夢境中,我漂浮在一個黑洞中,我的周圍佈滿了鐵絲圈,它們纏繞著打著結。我試圖掙脫出去,可我怎麼飛都飛不出這些金屬物,反而發現它們越纏越緊,越來越密集且錯亂。我覺得自己被卡住了,這時金屬物攪著向我沖過來,帶刺的鐵絲網,生銹的工業廢片以及沾滿臭油的井蓋。在它們中間夾雜了更多的廢物,發黴的米飯粒,幾隻千瘡百孔的鍋,還有人的排泄物全都散亂的來了。這個夢是虛幻的還是真實的?

誰也不知道。就像是她畫中的情緒,分不清是創作者的,還是觀賞者的。於是,放棄了詢問某張具體的畫背後是否有過真實的故事,我已經在自己的想像中創造了數十個。

 《凝聚的罪》,110×78cm,水彩,2015

 《凝聚的罪》局部

最後,是這一張:漂浮,是少女還是人偶?無從辨別。而它腳下的樹隱隱地發光,像海中的水母,也像剛染過色的半透明氣泡,稍稍一戳,就會消失。

你會為它創造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整理:《一幅好畫》編審部

主題:大師的藝術,大美的生活

編輯:FANG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