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培養一個有“韌勁”的孩子

開門見山, 通常我們所說的有“韌勁”是指, 孩子具備能經受得住挫折和打擊, 並且在經歷的挫折之後很快能從不好的情緒中走出來的能力,

這種能力在心理學上可以叫做“自恢復”能力, 什麼是孩子的“自恢復”能力, 我認為“自恢復”能力應該包含下面這幾種能力。

能處理與自己預期不一樣的事情的能力

能處理挫折的能力

能對問題創造出解決方案的能力

能從傷心的情緒中自己走出來的能力

有一些事情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這些事情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些挑戰, 也可能帶來一些比如挫敗感、生氣、悲傷或者害怕的情緒。 這些事情會使孩子感到受到挫折, 孩子會感到沒有力量去改變這種狀況。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父母傾向于想要去保護我們的孩子, 在困難和挫折來臨之前父母就去做一些保護性的措施來避免困難情況的發生。

在孩子受到挫折的情況下我們越多的給孩子提供保護, 我們就越會給孩子傳遞這樣的一個資訊, 這個資訊就是, 我們害怕孩子沒有能力自己去處理好它。 實際上是孩子們可以自己處理好各種情況並且也有意願自己去處理, 只要我們父母給他們機會和合理的支持。

那麼怎麼去發展孩子的“自恢復”能力呢

1.允許孩子體會到無助的感覺, 孩子必須要經歷逆境、挫折和犯錯誤。

2.孩子需要學會用眼淚來表達他們的情緒, 眼淚是通向“自恢復”能力的一個健康的和必要的路徑。

3.父母必須要認識到和理解接受孩子的感覺。 提供一個有安全感的環境讓孩子表達他們的情緒, 允許孩子通過眼淚來表達, 父母通過同理心和支持來幫助孩子走出情感上的困境。

4.父母給予鼓勵, 幫助孩子走出困境, 幫助他們在失敗之後找到成功。

有一些事情父母可以在家裡面來做, 從而給孩子提供一個充滿安全感和富有支持力的環境, 並且鼓勵孩子發展“自恢復”能力。

一對一的溝通時間:可以每天(和小一點的孩子)或者每週(和大一點的孩子)。

讓孩子來決定一對一溝通時的活動或者話題, 讓孩子做這段時間的絕對的領導者, 你的工作只是聚焦在傾聽和更多的瞭解你的孩子上就夠了。

用解決問題的方式來代替懲罰:懲罰的方式可能在短期內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和改正錯誤很有效果, 長期來看可能會在孩子的心理產生對家庭環境的不愉快感, 我們應該用一種積極的方式來處理這種情況, 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我們如何能一起解決這個問題?”

告訴孩子, “哭, 沒問題”: 在孩子遇到挫折哭泣的時候, 不要試圖從孩子的情緒中把他們解救出來, 需要做的就是體會他們的真實感受,

並且接受他們的情緒。 在孩子小的時候越多的讓他們表達和體會更多的感受, 在他們長大之後就越會好的管理和控制他們自己情緒。

從“超時”切換到“延時”:“超時”(沒有耐心的)會傳遞給孩子一種資訊, 孩子會感到孤立無援的獨自處理自己的感受, “延時”是家長和孩子建立連接的時刻, 在這個時刻你可以幫助你的孩子冷靜下來, 並且教會他如何調解自己的情緒。 幫助他們的感受變得越好, 他們做的就會越好。

提供孩子充分自治和負責的機會:給孩子提供機會讓他們自己管理盡可能多的領域, 從讓他們自己選擇穿什麼樣的衣服, 到讓他們自己決定如何花他們的壓歲錢, 讓他們自己做決定, 讓他們自己處理自己的錯誤。 從錯誤中恢復過來是“自恢復”能力的來源,但是家長需要先提供這樣的機會。

提供鼓勵在孩子犯錯和遇到挫折的時候:

“我相信你”

“你又能力找出解決的辦法”

“現在我能幫你做點什麼?”

“你的想法是什麼?”

“有什麼方案是能滿足所有需求的嗎?”

“你有做決策和選擇的自由”

“我愛你,寶貝”

從錯誤中恢復過來是“自恢復”能力的來源,但是家長需要先提供這樣的機會。

提供鼓勵在孩子犯錯和遇到挫折的時候:

“我相信你”

“你又能力找出解決的辦法”

“現在我能幫你做點什麼?”

“你的想法是什麼?”

“有什麼方案是能滿足所有需求的嗎?”

“你有做決策和選擇的自由”

“我愛你,寶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