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坐在辦公室的人罰臨床醫生,為什麼憑什麼?

剛剛, 醫療自媒體三甲傳真發佈了一篇《衛計委緊急通知:這些醫院降級!院長撤職!醫務人員扣工資!》文章, 大致內容如下:

據微信公號健識局報導:近日四川省衛計委印發《關於強化問責嚴格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緊急通知》,

四川公立醫院總醫療費用平均增長幅度為13.15%, 與國家10%要求目標差距較大, 位元列全國倒數, 國家衛計委已陸續對控費不力的省份進行了約談。

四川衛計委為進一步嚴格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過快和不合理增長, 明確提出:超標率達20%, 調整醫院主要負責人;未達到10%控費標準的, 新晉升等級的醫院不予晉升等級, 等級公立醫院一律給予降級處分;控費未達標, 扣除醫院全員績效20%;貴重、自費藥採購比例縮至3%。

作者指出——從四川衛計委印發的通知檔看, 矛頭直接指向控費, 其鮮明特點是一個“罰”字貫穿通知全文。

問題在於,

這是在罰誰呢?

醫院降級當然是罰醫院, 但醫院是死物, 真不屬於被罰的範疇。

院長撤職!?物件是個人了, 有罰的味道在。 但我看真要罰院長, 恐怕很懸!超標率達20%, 才罰院長。 院長哪有這麼傻, 等著你來罰?翻閱近10年的新聞史, 有沒有院長因為控費超標而被免職的?結果是幾乎為零。

但控費未達標的, 扣除醫院全員績效20%才是真的罰。 我們應該明白, 超標率達20%是罕見現象, 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是未達到10%控費標準的, 卻是普遍現象——四川公立醫院總醫療費用平均增長幅度為13.15%。 按照這個平均水準, 至少全省60%的醫務人員都要因此被扣錢。

醫療控費問責到哪一層?從事實層面來說, 問責到院長和臨床醫生, 這是一紙政策傳遞給公眾的資訊。

但我們又很清楚, 造成醫療費用過快增長的原因是複雜的, 關鍵是體制因素和管理之責。

如果政府衛生投入不足, 公立醫院逐利性就可能會很強, 這是生存的使然。

如果政府的管理監督不到位, 公立醫院逐利性也可能會很強, 這是發展壯大的需求。

這兩個不到位, 真不是院長和醫生可以完成和應該完成的任務。

如果一個臨床醫生在醫療過程中, 還處處想著怎麼給醫院賺錢和省錢的事情, 通過調整處方內容來達到這種目標。 這樣的醫生, 就會行醫很分裂很痛苦, 偏離了一個專業醫生的正常軌道。

如果一個院長, 每天想到的不是醫護員工開不開心工作, 工作是不是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而是怎麼多賺錢並且不違規?這樣的公立醫院,

其實無異於公司企業, 而且是不入流的那一種。

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這句話本來就很容易誤導公眾。 何謂合理, 何謂不合理?人們一頭霧水。 這個10%的目標, 是怎麼科學制定出來的?為什麼11%就不合理, 9%就合理了?你知道嗎?我真不知道。

要解決這個“不合理”的集體現象, 靠罰院長、醫護人員就可以達到?不管我們相不相信, 管理者肯定相信這個鬼話, 所以才會出臺這種罰味十足的公共管理政策。

非醫療行業的人們, 閱讀完這個規定, 究竟會怎麼理解它的內涵?

這個不合理增長是因為醫護者造成的?還是院長造成的?如果這兩者是責任人, 那麼還有沒有別的責任人?

如果還有, 那麼在這些責任主體裡面, 究竟誰的責任更大?現在,

最大的責任主體由沒有被納入問責範疇, 成為漏網之魚?

我的經驗告訴我, 醫療費用合理不合理?在這件事情上, 只有臨床一線的醫護人員才最有發言權。 但坐在辦公室的人, 現在卻成為定義和問責醫護者的主力軍。 這真的是奇怪的世相, 偏離了專業治理的軌道。

在中國的公立醫院行醫, 醫生寫處方的筆會受到更多力量的控制、影響、左右, 既包括資本的力量也包括權力的力量, 這是非常奇怪的一個事實存在。

怎麼讓病人花最低的醫療成本完成醫療過程, 臨床醫生本來是最懂的專業群體, 但現在卻又很多自稱更懂更專業的人站出來, 主動要求監督醫療行為, 以自己制定的所謂科學的標準為准。

看起來,科學是一個主觀色彩十足的詞彙,誰掌握的權力資源更多,誰就掌握了定義權和執法權,可以把白的說成黑的,黑的描成白的。

你知道為什麼那麼多醫生說絕不讓子女從醫學醫嗎?這裡其實就有答案。

醫生,因為處方違規被處理,這是合理行為。

醫生,因為醫療費用超標被處理,這是野蠻行為。

看起來,科學是一個主觀色彩十足的詞彙,誰掌握的權力資源更多,誰就掌握了定義權和執法權,可以把白的說成黑的,黑的描成白的。

你知道為什麼那麼多醫生說絕不讓子女從醫學醫嗎?這裡其實就有答案。

醫生,因為處方違規被處理,這是合理行為。

醫生,因為醫療費用超標被處理,這是野蠻行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