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劉天放:規定10點沒做完作業可不做是“偽減負”

作者:劉天放

近日,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教育局出臺了一項關於中小學作業管理的規定, 要求尊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 如果晚上十點作業還沒寫完, 在家長的證明下, 剩餘作業可以不做。 此規定一出, 在當地立刻引起了許多學生和家長的熱議, 學生党們當然是紛紛拍手叫好, 而家長卻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有的表示贊同, 有的表示擔憂……(11月20日 觀察者網)

都說現在的孩子學業壓力太大, 這話的確不假。 要不是看到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教育局的這個奇葩規定, 作業“10點沒做完可不做”, 真不知道孩子們寫作業竟然要寫到這麼晚!如果是高三年級的學生也就罷了,

那是在“拼高考”, 可如果連小學生也在為做作業“點燈熬油”, 豈不等於扼殺童趣, 透支健康?對小孩子來說, 寫這麼多作業是不是有些跑偏?

而鄞州區教育局出臺的這個規定, 看似令人啼笑皆非, 難怪家長都“分成了幾派”。 如今, 孩子們的學業壓力越來越大, 書包越背越沉, 作業越來越多, 多到作業一直要做到深更半夜。 喊了多年的“減負”, 只是聽聲音而已, 孩子們的課業負擔非但沒減, 反而越來越重, 以至於孩子喊累, 家長抱怨, 社會憂心。 如此下去, 還談什麼“素質教育”?更別奢望孩子們快樂而健康地成長了。

而“減負”就要把勁兒使在正地方。 就拿“10點沒做完可不做”這個奇葩規定來說,

就是把勁兒使錯了地方。 只要出臺政令, 就必須基於充分的調查、研究基礎之上才行。 明知道作業多, 10點之前有可能做不完, 那為什麼不在學校留的作業量上加以限制, 卻偏偏把做作業的時間加以限制呢?就是說, 此規定把本該限制學校行為, 轉給了學生和家長, 這既是治標不治本, 也可視為“偽減負”。

“10點沒做完可不做”, 讓學生決定還是讓家長決定?孩子可能因為有了“10點沒做完可不做”這個“尚方寶劍”而產生消極怠工情緒, 而家長則由於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 即便過了10點, 卻還要逼迫孩子完成作業, 這個尺度如何把握?又如何去證明“10點沒做完可不做”?

可見, 那幾位接受採訪時稱“想轉到浙江去”的學生和家長,

還是別高興得太早。 想要“減負”, 該教育局沒把勁兒用在正地方;“10點沒做完可不做”也就顯得多此一舉。 教育管理部門要做的, 就是讓學校少佈置一點作業。 都晚上10點了, 孩子們該睡覺了, 明知道作業做不完, 那為何不出臺規定, 要求管轄區內所有學校必須在佈置作業時, 科學定量, 把作業量壓縮到晚上10點之前呢?還要留出一定時間, 讓孩子們晚上能有一點閒暇時間, 或看看電視、手機, 或做一點愉悅身心的活動。

多年來, “減負令”一個接著一個, 有的來自於教育部, 有的來自於各省市或地方的教育部門, 其中有控制作業量的, 有禁止補課的, 有設立無作業日, 不一而足。 可孩子們並沒有閑著, 除了家長們給孩子“加壓”, 各種補習班也見縫插針。

因此, 每次出臺“減負令”後, 情況依舊;就是不參加各類補習班, 也並未見孩子們的學業負擔真正減下來, 尤其是作業負擔

由此, 規定10點沒做完作業可不做是“偽減負”, 說得好聽一點, 就是把勁兒使錯了地方。 若要真減負, 就必須把作業量降下來, 而不是規定什麼勞什子“10點沒做完可不做”。 這是在轉移注意力, 還是在轉嫁責任, 抑或是“懶政”?反正看不到讓孩子們真減負的誠意。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不代表齊魯網立場, 僅供參考。 】

建行特約齊魯時評, 歡迎投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