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德州人援疆紀實(二)——弘揚軍墾精神,感受偉人風範

此刻, 我滿懷軍墾之情, 踏著軍墾人艱苦創業所留下的足跡, 感受著軍墾老前輩們鬥風沙、頂酷熱、戰嚴寒、屯墾戍邊的艱苦創業精神所帶來的震撼。

——於長青

六十年前, 新疆的戈壁荒原開進了一支獨一無二的部隊, 開始了人類史無前例的軍墾事業。 他們在常人無法理解、想像、體會的惡劣環境裡, 像胡楊樹一樣深深地紮根在茫茫戈壁上。 部隊尋河建設兵團, 沒有房屋, 就在地裡挖洞、搭蘆葦, 建成地窩子, 冬夜裡寒風呼嘯, 一連人蓋一床被子擠在一起瑟瑟發抖, 夏天蚊蟲叮咬, 外面下雨屋裡流, 為了節約布料, 舊衣服縫了又縫, 補了又補, 這樣的衣服也只捨得冬天穿……將軍、士兵同甘共苦, 人拉肩扛, 一寸一寸開荒造地、修渠鋪路, 建設村莊與城鎮, 用汗水澆灌著炙熱的沙石, 為新疆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為緬懷周恩來總理的豐功偉績, 在當年總理接見上海支邊青年代表的地方建成一所周恩來總理紀念館, 一幅幅歷史照片, 一件件珍貴文物, 生動形象的刻畫出周總理在石河子的點點滴滴, 是他指引著軍墾人民建設美好家園, 推進整個兵團的現代化。

數百件文物、圖片, 雖無九鼎之尊、青銅之貴, 卻是墾荒者的真實記錄, 大漠兒女的真實寫照, 新疆軍墾事業的濃縮見證。 他是那麼親切, 似曾相識, 他是那麼平凡, 卻充滿神奇。

身為醫者, 此刻《大醫精誠》中“凡大醫治病, 必當安神定志, 無欲無求, 先發大慈惻隱之心, 誓願普救含靈之苦……”的誓言在心中越發明晰, 我雖然放下了手術刀, 在這塊充滿歌聲的熱土上學習、工作、奮鬥和奉獻, 我仍是一名戰士, 繼承和發揚兵團精神, 擔當援疆重任, 屯墾戍邊, 為建設和保衛新疆而勤勉工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