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育兒經|智慧懲罰的六大原則!孩子犯錯時,如何懲罰最有效?

當孩子犯錯時, 很多爸媽都忍不住用打罵這種暴力方式去解決問題。 打罵過孩子之後, 爸媽往往又會後悔, 覺得不應該這樣對待孩子。 那麼, 孩子犯錯, 如果不打不罵, 又該怎麼處理呢?

東東媽是一個聰明的家長, 她有懲罰孩子的秘訣。 她家孩子東東從嬰兒到讀書時期犯下的種種錯誤, 都被她“懲罰”掉了, 而且讓母子關係更加親密了。 東東媽總結了懲罰孩子的4個秘訣, 爸媽們趕緊學起來吧...

1、冷處理

其實有時候孩子故意犯錯, 是為了吸引家長的注意或者通過這種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個時候, 父母如果採取冷處理的方式, 故意不上當, 孩子自然就沒有辦法了。

比如, 在超市里, 孩子吵著要買玩具, 媽媽不同意, 孩子又哭又鬧, 甚至在地上打滾。 這個時候, 媽媽為了阻止孩子哭鬧, 通常都會心軟地給孩子買下玩具。 殊不知, 如果媽媽這樣做了, 孩子會覺得自己這種方式是有效的, 以後就會常常用哭鬧的方式脅迫家長來滿足自己的要求。

所以, 當孩子在超市吵著要買東西時, 媽媽可以無視孩子的行為, 讓孩子自己鬧去。 這種冷處理的方式會讓孩子意識到哭鬧這種方式是無效的, 以後就不再用這招了。

2、懲罰前先警告孩子

如果爸媽打算懲罰孩子, 建議先冷靜下來對孩子進行“事先警告”, 直接告訴孩子:如果你再犯這樣的錯誤, 我就會打你手心五下(或者沒收你的玩具、取消週末去遊樂園玩的機會等等), 這種方式可以避免孩子再犯。

東東4歲時,

有一次媽媽帶他去餐廳吃飯。 東東淘氣, 故意把筷子扔到地上等媽媽撿起來。 媽媽撿起來之後, 東東又把筷子扔到地上。 這個時候, 東東媽開始警告東東, “我把筷子撿起來之後, 如果你再扔掉的話, 我就懲罰你不准吃飯了, 等下你餓了我也不會管你。 ”聽了媽媽的警告, 東東立馬乖乖坐好了。

3、孩子犯錯後, 幫他想辦法彌補

對於孩子犯下的一些小錯誤, 爸媽們別著急上火, 忙著責怪孩子, 放鬆情緒, 耐心和孩子溝通, 然後幫孩子想辦法解決問題。 有了媽媽的支持, 孩子能夠瞭解做錯事的後果, 並逐漸學會承擔責任。

東東6歲生日時, 媽媽買了一個變形金剛玩具送給他。 東東出於好奇, 想弄明白它是怎麼變形的, 就把玩具給拆了個稀巴爛。 媽媽發現後沒有責怪東東, 而是鼓勵他:“沒關係, 你可以試試組裝下, 看能不能把它重新組裝好。 ”有了媽媽的鼓勵, 東東真的動手自己修理玩具, 雖然最終沒有把變形金剛組裝好, 但是東東很感激媽媽, 後來也不再隨意拆玩具了。

4、懲罰過後不翻舊賬

有些爸媽懲罰孩子之後,還總是喜歡翻舊賬,舊事重提這種行為讓孩子很反感,也非常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東東媽表示,孩子做錯事,當你懲罰結束後,就別再舊事重提,要讓孩子明白,爸媽依然愛他,那件錯事已經過去了。

東東7歲的時候,有一次偷偷拿了媽媽的100元錢去請同學吃東西。東東媽發現後,平靜地對東東說:“你沒有經過媽媽的同意就偷偷拿錢的行為是不對的,以後需要錢可以直接和媽媽說。因為你這次的錯誤,我要懲罰你欠我100元,你可以幫我做家務來償還你欠我的錢。”說完之後,東東媽就去準備晚飯去了,之後還和平時一樣跟東東聊天,不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從那之後,東東沒有再偷拿媽媽的錢。

大人也會犯錯誤,何況是孩子呢。其實,孩子犯錯誤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家長的處理方式。父母要讓孩子在懲罰中吸取教訓,改正錯誤,而不是讓孩子因為懲罰而怨恨父母,從而變得更加叛逆、難管教。東東媽懲罰孩子的方式值得我們借鑒,爸媽們不妨試試。

智慧的懲罰,需要把握好六大原則

當孩子犯錯後,我們在進行智慧的懲罰時,還需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個原則:

1、要提前溝通。

為了讓一項懲罰更有效,我們要在一開始就把後果講清楚。懲罰的措施和後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可以起到威脅的效果。如果父母提前跟孩子進行充分溝通,孩子自然也就明白哪些事情不能做、做了會有什麼處罰等,無形中會增加一道心理防線,抵禦犯錯的衝動。

2、要立即執行。

對於懲罰而言,立即執行是確保懲罰有效的關鍵。一般來說,如果孩子一旦犯錯後立刻就能體驗到犯錯的後果,那麼他對這件事的記憶就會更加深刻,不容易出現我們常常說的“好了傷疤忘了痛”的情況。

3、要守住底線。

每一個家庭,在教育孩子時,都應該有最基本的原則和明確的底線,尤其是對於做人方面的要求。我們一定要對原則和底線心中有數,每當孩子的行為觸動原則和底線時,都要進行相應的懲罰。

4、要保持一致。

面對同樣的錯誤或者問題,不可今天懲罰,明天就不罰。給孩子定規矩和提要求時,父母也要保持一致,懲罰要有同樣的原因和使用同樣的方式。

5、要以善意和尊重的態度進行懲罰。

有的家長在懲罰孩子時,常常用諷刺、挖苦的方式,甚至當著眾人的面一頓奚落。這樣的態度和方式不可取。孩子寶貴的自尊心需要呵護,即使是在犯錯誤的時候,家長也要注重方式、分清場合。

6、懲罰時就事論事,不帶入自己的情緒。

很多時候,孩子最初的行為並沒有那麼糟糕,卻因為我們在懲罰時加入了自己的情緒,才讓問題變得更加複雜,最後弄得不可收拾。

無論如何,在懲罰孩子之前,父母應該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冷靜思考是不是可以用其他更好的方式代替打罵,即便你覺得非打罵不可,那麼也是在你經過了思考,在情緒穩定的情況下實施的。這個時候的打也好,罵也好,沒有絲毫發洩的成分,只是一種懲罰措施,你不會傷害孩子的人格,更不會導致讓你後悔終生的事情發生。但我還是強烈建議,父母不要隨便打罵孩子,打罵真的只能說明父母欠缺教育的智慧。

文章轉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有些爸媽懲罰孩子之後,還總是喜歡翻舊賬,舊事重提這種行為讓孩子很反感,也非常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東東媽表示,孩子做錯事,當你懲罰結束後,就別再舊事重提,要讓孩子明白,爸媽依然愛他,那件錯事已經過去了。

東東7歲的時候,有一次偷偷拿了媽媽的100元錢去請同學吃東西。東東媽發現後,平靜地對東東說:“你沒有經過媽媽的同意就偷偷拿錢的行為是不對的,以後需要錢可以直接和媽媽說。因為你這次的錯誤,我要懲罰你欠我100元,你可以幫我做家務來償還你欠我的錢。”說完之後,東東媽就去準備晚飯去了,之後還和平時一樣跟東東聊天,不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從那之後,東東沒有再偷拿媽媽的錢。

大人也會犯錯誤,何況是孩子呢。其實,孩子犯錯誤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家長的處理方式。父母要讓孩子在懲罰中吸取教訓,改正錯誤,而不是讓孩子因為懲罰而怨恨父母,從而變得更加叛逆、難管教。東東媽懲罰孩子的方式值得我們借鑒,爸媽們不妨試試。

智慧的懲罰,需要把握好六大原則

當孩子犯錯後,我們在進行智慧的懲罰時,還需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個原則:

1、要提前溝通。

為了讓一項懲罰更有效,我們要在一開始就把後果講清楚。懲罰的措施和後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可以起到威脅的效果。如果父母提前跟孩子進行充分溝通,孩子自然也就明白哪些事情不能做、做了會有什麼處罰等,無形中會增加一道心理防線,抵禦犯錯的衝動。

2、要立即執行。

對於懲罰而言,立即執行是確保懲罰有效的關鍵。一般來說,如果孩子一旦犯錯後立刻就能體驗到犯錯的後果,那麼他對這件事的記憶就會更加深刻,不容易出現我們常常說的“好了傷疤忘了痛”的情況。

3、要守住底線。

每一個家庭,在教育孩子時,都應該有最基本的原則和明確的底線,尤其是對於做人方面的要求。我們一定要對原則和底線心中有數,每當孩子的行為觸動原則和底線時,都要進行相應的懲罰。

4、要保持一致。

面對同樣的錯誤或者問題,不可今天懲罰,明天就不罰。給孩子定規矩和提要求時,父母也要保持一致,懲罰要有同樣的原因和使用同樣的方式。

5、要以善意和尊重的態度進行懲罰。

有的家長在懲罰孩子時,常常用諷刺、挖苦的方式,甚至當著眾人的面一頓奚落。這樣的態度和方式不可取。孩子寶貴的自尊心需要呵護,即使是在犯錯誤的時候,家長也要注重方式、分清場合。

6、懲罰時就事論事,不帶入自己的情緒。

很多時候,孩子最初的行為並沒有那麼糟糕,卻因為我們在懲罰時加入了自己的情緒,才讓問題變得更加複雜,最後弄得不可收拾。

無論如何,在懲罰孩子之前,父母應該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冷靜思考是不是可以用其他更好的方式代替打罵,即便你覺得非打罵不可,那麼也是在你經過了思考,在情緒穩定的情況下實施的。這個時候的打也好,罵也好,沒有絲毫發洩的成分,只是一種懲罰措施,你不會傷害孩子的人格,更不會導致讓你後悔終生的事情發生。但我還是強烈建議,父母不要隨便打罵孩子,打罵真的只能說明父母欠缺教育的智慧。

文章轉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