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影像|關於編席的舊日時光

文圖:大美鳳翔攝影團隊 喬鳳岐 李昊穹

孫犁《荷花澱》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月亮升起來, 院子裡涼爽得很, 乾淨得很, 白天破好的葦眉子潮潤潤的,

正好編席。 女人坐在小院當中, 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 葦眉子又薄又細, 在她懷裡跳躍著。

……

這女人編著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麵, 就編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 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 她有時望望澱裡, 澱裡也是一片銀白世界。 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 風吹過來, 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鳳翔縣柳林鎮六塚村, 一直有編制蘆席的傳統, 俗稱“打席”。 農家用的炕席、曬席、麥包、席蓋, 基本都出自六塚匠人的手。

冬閒時節, 打席匠人帶著家當串鄉, 為燒炕燒著了炕席, 需要補洞的人補席, 為新修了房子的人丈量炕尺寸, 訂貨, 過一段時間打好席子送過來。 這裡的蘆席遠銷西北幾個省份, 曾經是全村人的主要收入來源, 但這幾年, 打席的基本都是老人了。

葦席是用蘆葦編的, 白皮葦品質最好, 杆高筆直, 骨節小,

皮薄色白, 葦質柔韌, 是編席子的上等原料。

編制葦席, 需要五尺、葦穿子(是把蘆葦劈成葦篾片的工具, 多用硬木製成, 它可以把整根蘆葦劈成為3片、4片等)、拉子、葦創子、撬席刀子、葦碡(用來壓蘆葦篾片的工具, 就象以前的碾子, 用石頭製成)

編席要選料、破篾片、浸水、碾葦(把經過充分浸泡的葦篾批, 鋪在硬而平整的碡場上, 用石頭碡來回的壓吧, 其中要翻兩次, 直到把葦篾壓的象皮子一樣。 )。 投葦就是分葦, 按葦篾的長短分“頭葦”、“二葦”、“三葦”等, 分別成捆, 織席時, 各等葦篾有其不同的使用部位。

編席老人說,他們的葦席花樣變化多端,但在打席過程中,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就是不論打哪一部位或者哪一花紋,始終要保持手勢一致,一般是左手抬、右手壓。還有,在打的過程中要步步注意席花的緊密,隨時用撬席刀子擠緊,只有這樣才能打出受人喜愛的高品質葦席來。

小時候看過匠人編席,蘆葦皮子在他們手裡上上下下地翻飛,眼花繚亂地漂亮,不一會就出現了一個成品的席子。

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席子的用處越來越少,這項傳統手藝的從業者也日益寥落。

想想少時的舊日時光,夏天的時候,睡在涼涼的席子上,那可是相當的愜意!

編席老人說,他們的葦席花樣變化多端,但在打席過程中,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就是不論打哪一部位或者哪一花紋,始終要保持手勢一致,一般是左手抬、右手壓。還有,在打的過程中要步步注意席花的緊密,隨時用撬席刀子擠緊,只有這樣才能打出受人喜愛的高品質葦席來。

小時候看過匠人編席,蘆葦皮子在他們手裡上上下下地翻飛,眼花繚亂地漂亮,不一會就出現了一個成品的席子。

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席子的用處越來越少,這項傳統手藝的從業者也日益寥落。

想想少時的舊日時光,夏天的時候,睡在涼涼的席子上,那可是相當的愜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