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恒山第一盛景——北魏天師道長遺訓要建造,現成為世界不穩定建築

西元398年, 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 北魏天師道長寇謙之仙逝前留下遺訓:"要建一座空中寺院, 以達 上延霄客, 下絕囂浮"。 換句話來說,

就是讓人們上了這處寺院, 感到與天上的神仙共語, 而將人世間煩惱拋掉。 而這所寺院就是懸空寺!

從天師仙逝到始建的43年間, 他的弟子們多方籌資, 精心選址設計, 乃至寺廟宗教內容的構思都超出了常人的智慧, 將陶宏景明確提出三教合流的思想,

如今成為中國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 它巧妙地體現於一處空中寺院內, 並將三教殿建在寺院的最高處, 使三位教主共居一殿, 他們神態各異。

懸空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恒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 距大同市約80公里,

建成於1400年前北魏後期, 距地面高約60米, 最高處的三教殿離地面90米, 因歷年河床淤積, 現僅剩58米麵朝恒山。 背倚翠屏、上載危岩、下臨深谷、樓閣懸空、結構巧奇, 是我國五嶽名山之一的北嶽恒山十八景中最獨特的一景, 號稱恒山第一勝景。

中國有許多寺廟,

一般都是建在平地上, 而這座是矗立在懸崖的半空中, 正如其名一樣“懸空寺”。 由於山勢陡峻, 兩邊是直立百余米, 遠遠望去, 只見神樓仙宮, 淩空危掛, 這座寺廟就像是粘貼上去的一樣。 所以它素有"懸空寺, 半天高, 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 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

懸空寺共有殿閣四十間, 全寺為木質框架式結構, 依照力學原理, 半插橫樑為基, 巧借岩石暗托, 樑柱上下一體, 廊欄左右緊聯。 曲折出奇, 虛實相生。 寺內有銅、鐵、石、泥佛像八十多尊, 寺下岩石上"壯觀"二字, 是唐代詩仙李白的墨寶。 遊客登上去後, 可以體驗攀懸梯, 跨飛棧, 穿石窟, 鑽天窗, 走屋脊, 步曲廊, 幾經周折, 忽上忽下, 左右迴旋, 這些建築都集中一個凹進的龐大崖龕裡, 每逢暴雨傾盆, 雨水從寺頂突出的岩頭上飛流直下, 瀉入穀底, 便給這瓊樓仙閣掛上了一排排晶瑩的水簾, 蔚為奇觀。 給人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覺。

2010年12月,在《時代》週刊公佈的全球十大最奇險建築中,懸空寺被列入世界十大不穩定建築之一。但是懸空寺共有殿閣四十間,它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巧借岩石暗托,樑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相連,曲折出奇,虛實相生。寺內有銅、鐵、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壯觀”二字,是唐代詩仙李白的墨寶。

古人還曾說:“蜃樓疑海上,鳥道沒 雲中。”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都歎其為“天下巨觀”!

2010年12月,在《時代》週刊公佈的全球十大最奇險建築中,懸空寺被列入世界十大不穩定建築之一。但是懸空寺共有殿閣四十間,它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巧借岩石暗托,樑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相連,曲折出奇,虛實相生。寺內有銅、鐵、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壯觀”二字,是唐代詩仙李白的墨寶。

古人還曾說:“蜃樓疑海上,鳥道沒 雲中。”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都歎其為“天下巨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