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近年來我國城市城區擴展與人口增長不協調

人民網北京11月21日電(趙竹青)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今日發佈的一項監測成果顯示,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向前推進,全國地級以上城市面臨著城區擴展滯後與超前於人口增長的雙重不協調。

據介紹,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 為了充分利用地理國情普查成果服務國家部門需求,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於2016年開展了2000-2016年16年間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及典型城市群空間格局變化監測工作。

監測結果顯示,2016年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的城區總面積約35600平方千米,占監測區面積的2.0%,相比2000年增加約19600平方千米,增加約1.2倍。

其中,城區擴展面積最大的三個城市為上海、深圳和天津。 全國範圍內,擴展速度從高到低的區域依次為東部、西部、中部和東北地區,地區間擴展差異明顯。

從監測結果可以看出,近16年來,全國地級以上城市面臨著城區擴展滯後與超前於人口增長的雙重不協調。 其中新疆等24個省份的城區擴展超前於人口增長,北京等5個省份的城區擴展滯後於人口增長。

對比發現,新增城區的土地來源有超過五成為耕地,占比約56.4%。

利用監測結果,對我國典型城市群進行對比分析發現,2016年,我國五個典型城市群(含所有縣級以上城市)中,長三角城市群城區面積最大,約9500平方千米;哈長城市群城區面積最小,約2050平方千米。

近16年來,長三角城市群地級以上城市城區面積漲幅最大,約4100平方千米,成渝城市群地級以上城市的漲幅最小,約550平方千米。

據悉,該項監測任務由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牽頭,聯合全國31個省級測繪部門,利用米級高分辨影像資料,結合地理國情普查資料、已有統計資料資料等,開展了城區邊界、城市內部結構、城市群空間格局及健康等監測工作,以反映我國城鎮化發展歷程、空間結構和佈局演變過程。

同期,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還組織了全國海岸帶開發利用變化監測、國家級新區空間格局變化監測等專項工作,相應成果也一同進行了發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