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請人吃飯,不如請人流養生汗

你只會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健身, 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出汗的保健好處, 健身就會出汗, 但同樣是出汗, 有些人出了會危害健康, 有些人出的卻是“養生汗”。 請人吃飯,不如請人流養生汗, 烈日炎炎下被曬得汗流浹背、桑拿室裡大汗淋漓、運動場上揮汗如雨, 到底哪種出汗方式才正確?

出汗有兩種方式:主動出汗和被動出汗。 下班等公車時, 被太陽曬得衣服都濕透了;被工作壓力所困擾, 煩躁焦慮, 急得額頭微微滲出汗珠;和朋友一起蒸桑拿, 在悶熱的環境中汗如雨下……這些出汗方式大都非常被動。 總體來說, 因為天氣、環境或心理壓力造成的出汗稱為被動出汗, 只有因運動而產生的排汗才是主動出汗。 調查顯示, 不管在城市還是農村, 能經常運動的人, 比例只占到28。 2%。 這說明, 現代人的主要出汗方式都是被動出汗。

中醫上也有動汗和靜汗之分。 由於天氣環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屬於靜汗,

相當於被動出汗。 不少異常的靜汗需要引起注意, 比如自汗、盜汗等。 有些人不熱、不運動時前心後背會出汗, 且容易疲勞、感冒、心慌, 特別怕風怕冷, 這叫自汗, 是氣虛的表現。 夜晚一睡著就出汗, 叫盜汗, 是陰虛的表現。 出汗部位的不同, 能反映一個人的身體狀況。 額頭面部出汗過多, 是積滯、內熱壅盛的表現, 容易煩躁、口苦、尿黃;前心後背出汗, 是心氣虛, 容易心悸心慌、失眠多夢、恍惚健忘。 此外, 還有些出汗方式, 屬於疾病來臨前的徵兆, 比如有些老人半身出汗, 半身無汗, 這時一定要小心中風。

汗液的氣味和顏色也有大講究。 汗味如果發腥, 可能和熱證或濕熱證有關, 一般屬肝熱。 若發現汗液有顏色,

可能是位於面部和腋窩處產生色素的細菌所致, 也可能是藥物所致, 如用碘化物出的汗呈淡紅色。

同樣是出汗, 天氣炎熱時, 被動出汗照樣能讓人大汗淋漓, 為什麼就不如主動出汗好呢?專家解釋, 不管是因為炎熱而出的汗, 還是桑拿蒸出來的汗, 都只是在人體淺表層出汗, 而運動才是真正的深表層出汗, 也就是讓人從裡向外出汗。 這種汗是人體進行的自我調節, 出汗後不僅讓人感覺很舒服, 還能起到以下8大作用。

排出毒素。 主動出汗能加快人體的體液迴圈和代謝過程, 將體內堆積的乳酸、尿素、氨等毒素排出, 還能保障鼻子、皮膚、肺臟、大腸這一系統暢通。 控制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由於血管內徑變窄、變硬, 單位血流量受到限制而出現的一種現象,

運動出汗可以擴張毛細血管, 加速血液迴圈, 增加血管壁彈性, 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

促進消化。 不出汗、氣血運行慢了會影響消化, 導致人吃不香;神經活動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導致人晚上睡不香。 防骨質疏鬆。 不少人以為出汗會導致體內鈣質隨汗液流失, 對此, 衛生部北京醫院藥學部臨床藥師張亞同指出, 只有水溶性的維生素才會隨汗液流失, 鈣雖然溶于水, 但溶解度很低, 不太會隨著汗液排出。 相反, 出動汗有利於鈣質的有效保留, 防止骨質疏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