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美航母殺手重現江湖 專家說出實話生存堪憂!

東風-21D被西方視為無堅不摧的反航母神器。 用彈道導彈打航母, 中國並不是首創, 前蘇聯就研究論證過, 但當時由於無法突破關鍵技術, 這一專案最終被放棄。 然而彈道導彈速度快, 射程遠, 威力大, 對於航母現有的防禦手段而言, 幾乎無法攔截。 正是它獨有的對艦打擊能力, 也被譽為改變遊戲規則的大國利器。

長期以來, 美國海軍反艦導彈僅有“魚叉”這一亞音速系列, 最大射程240千米, 殺傷力有限。 但由於美海上軍事力量遠超各國, 反水面作戰趨向採用以航母為中心的艦艇編隊打擊方式, 對反艦導彈的依賴度並不高, 因此美國主要致力於“魚叉”反艦導彈的改進升級, 對新型反艦導彈特別是遠端反艦導彈並不感興趣。 近年來, 許多國家反介入和區域拒止能力不斷提高, 逐漸具備在美國海軍反艦導彈射程意味實施打擊的能力。 因此, 像美軍LRASM-A這樣新型遠端反艦導彈也重現江湖。

LRASM-A是洛馬公司在JASSM增程型導彈基礎上研製的。 該導彈在外形設計、氣動佈局等方面與後者基本保持一致。 LRASM導彈總長約4.27米, 重1134千克, 射程1100-1300千米, 導彈採用多模感測器, 資料鏈和增強的數位抗干擾全球定位系統來探測目標,

具有全天候作戰的能力。 其所要攻擊的目標非常明顯, 若美軍要攻擊5000噸以下護衛艦之類的目標, “魚叉”、“斯拉姆”ER等已經足夠, 所以該導彈主要是用於攻擊航母、兩栖攻擊艦、大型驅逐艦等。 用美國官員的話來說, LRASM-A是一種“改變博弈規則”的重型反艦導彈。

在美軍發展遠端反艦導彈的同時,

美軍近日完成了從“底特律”號瀕海戰鬥艦上試射艦艦導彈組件的演練。 其實, 早在2014年美海軍就開始在瀕海戰鬥艦上試裝“魚叉”反艦導彈, 但在使用中發現該導彈重量較大, 導致火力持續性不足, 為此美軍積極尋求一種更輕且性能更好的反艦導彈。 美軍認為, 這種新型反艦導彈一旦上艦具備實戰能力, 依賴瀕海戰鬥艦高速機動能力可迅速進入對手實施拒止的區域, 在他國沿岸前哨扮演攻擊對方的艦艇, 包括航母殺手的角色。 不過, 有專家道出實情, 瀕海戰鬥艦要在他國近海執行打擊任務時, 將處於他國各類岸基反艦導彈和海空軍航空兵的打擊範圍內, 自身生存能力堪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