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超級IP”的時代路線圖

作者:葛維屏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 這句話, 可謂人所共知。 如果說“創新”是靈魂的話, 那麼, “創意”則是靈魂中的靈魂, 核心中的核心。
於是, “IP”概念應運而生。 從本質上講, “IP”是一種創意型的產品。 作者高德在《超級IP:互聯網時代的跨界行銷》這本書中, 緊扣時代需求, 以“IP”為綱, 提拎起互聯網時代的創意方向。


始于3萬字的小說
《超級IP:互聯網時代的跨界行銷》的核心內容, 是如何適應互聯網時代的創新要求, 創造與推廣自己的創意設想。 在書中, 作者特別強調, “2015年是中國的IP元年, 正是從2015年開始, 以優質作品改編為基礎的文化IP的產業鏈條正式形成。


可以看出, 這是引發作者著述這本書的源頭能量。 在具體的闡述過程中, 作者談到他的朋友弗裡斯的故事。 弗裡斯的創業奇跡, 正是通過營造超級IP並最終制勝的實體案例。
弗裡斯原來是一名銀行的高管, 後來受金融危機影響, 乾脆辭職不幹了, 無聊之際, 寫了一部只有3萬字的小說, 講述了一個希臘銀行的信貸主管從輝煌到落魄, 最終跳樓自殺的真實故事, 揭露了很多金融業的內幕。 他給這部小說起名為《神的死亡》, 以“政經諷刺”小說的形式刊發于《金融時報》美國版上, 用黑色幽默的風格向美國人展示了一個冷酷的時代。
小說一經發表, 很快被好萊塢福克斯影業看中, 正如作者所說,
弗裡斯無意間創造了一個超級IP。 受此影響, 弗裡斯建立了自己的創投公司, 專門投資有潛質的創意。
因此, 本書以超級IP為“綱”, 以弗裡斯的創業奇跡為“目”, 綱舉目張, 撐開了一個超級IP的打造過程, 展開了作者對打造超級IP的理論求證。
從跨界到無界
很多人問, 當我們談論IP時, 我們到底在談論什麼, 這是個高深莫測的文化概念, 還是高風險、高回報的商業項目?其實, 都不是。 如今, 你參加一些論壇, 到處都有人提到IP, 好像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地拿出一個IP去圈錢、眾籌, 但多數人並不懂真正的IP是什麼。
簡單來說, IP的核心內涵是“跨媒介創意及內容行銷”, 興起於上世紀90年代美國的動漫產業, 例如《超人》《蝙蝠俠》等改編於漫畫的電影, 就是全球範圍內的第一代IP。
把漫畫改編成系列電影跨界, 是IP;把電子書放到手錶上形成的產業鏈跨界, 是IP; 把電話叫車服務融合到手機APP上跨界, 是IP;把網路小說改編成電視劇跨界, 也是IP。
這些都是最基本的IP, 也是最簡單的創意。 而超級IP是一個“思維聚合體”, 它打破了思維之牆, 讓市場與行業的邊界變成無界, 實現了全自由度的跨界。 這種“跨界模式”的商業價值是驚人的。 比如在全球的電影票房中, 累計票房最高的均是IP系列作品。 像好萊塢的超級英雄系列電影, 雖然只占其電影數量的10%不到, 卻創造了超過82%的利潤。 在票房最高的電影中, 動漫改編的“IP創意”占到了70%以上, 其中當然包括《冰雪奇緣》《冰河時代》 等這些年影響了一代人的經典作品。

在本書中, 作者不僅提到了超級IP是什麼, 闡釋了它的概念, 更重要的是, 它帶領讀者經歷了一場從IP到商業模式的旅行。 如果你有一個偉大的創意, 卻缺少將創意IP化、將品牌系列化的方法, 可以根據書中超級IP的“跨界路線圖”, 去一步步地實現自己的商業構想。 你要經歷很多工序, 要像工匠一樣對待它, 才能實現高品質的創造和跨界整合, 最終實現從跨界到無界的突破。
更為殘酷的淘汰機制
此書細細讀來, 你會發現無論是超級IP的具體要求, 還是弗裡斯的成功實踐, 都述說了一個本質核心:內容為王。 這個內容, 不能是平庸的內容, 必須是有創意的內容。
很多資料顯示, 在中國, 互聯網真正普及是在2002年, 很多人都是在那時才涉足互聯網,
並由此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所以, 在2012年的時候, 享受到互聯網帶來好處的各界人士還專門組織了一次十周年歡慶。 網路的普及, 讓想像力的種子遍地開花, 但開始時, 這種子是孤獨的, 那時, 很多原創一度都在網路上的文學論壇裡冷清地掛著, 雖然有網友追捧, 但從沒見過一家正規出版社發出邀約, 可見, 超級IP的產生, 是先有了口碑, 才倒逼著文化機構向其投來橄欖枝。
作者說2015年是中國IP的元年, 其實, 這僅僅是互聯網發展十年多來的一個結果, 是十多年前那些萌芽, 在今天到了收成的時候。 互聯網帶來的平民性, 讓無數的創意, 繞過了主流表達管道, 脫穎而出。 像《鬼吹燈》《盜墓筆記》這類今日的大IP, 如果按照傳統的流程, 或許無法進入出版社與正規書刊的法眼,不一定有出世的機會,但網路給予了普通民眾表達想像的機會,這些作品在互聯網提供的平臺上,展示自己的想像力,迅速贏得了網友的回應。
可見,“內容為王”與互聯網密切相關,正因為互聯網的平等屬性,它不講究資歷,可以容納各種想像的汪洋恣肆,所以,各種各樣的內容,才能遍地生成,最終又由互聯網進行一次公平的抉擇,經過殘酷淘汰,才保留出最終的超級IP。
我們必須看到,互聯網的平等性,帶來了極大的機遇,但它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殘酷。因為沒有什麼權力因素的加盟,一切依靠的是內容本身的魅力與力量。所以,它的淘汰性是驚人的,比高考錄取率低得多,或者說比走出版社管道更為艱辛。從這個意義上講,超級IP的產生,因為互聯網的屬性而降低了門檻,但是也由此引發了更為殘酷的物競天擇的淘汰機制。互聯網是一片汪洋,這個汪洋裡可以養出大魚,但同時,無法出頭的小魚,比走按部就班的途徑更為艱難。
沒有超級IP是一蹴而就的
這本書沒有把過多的筆墨放在如何打造超級IP這個絕對沒有竅門的核心技術上。就像書中提到的弗裡斯,他能夠通過一部3萬字的小說一舉成名,是因為他之前的長期積累,他過去一直在金融界工作,對金融的業態可謂瞭若指掌,這才使他撰寫的小說在金融題材中脫穎而出。
可見,長期的知識積累,是一個超級IP打造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今天累累湧出的超級IP,其實都有著曾經的創業艱難,我們不能只看見這些大IP風光無限,就以為它們是一蹴而就的。創新產生出的創意,需要長時間的醞釀、積累與耐心,才能在萬事俱備的時候,壯大成長。
《超級IP:互聯網時代的跨界行銷》一書,沿用了文化界的超級IP的概念,但作者更多的敘述指向,是針對商業、生產領域如何運用這些技術,使自己生存下去,因此,本書涉及社會的各個層面,提供了各行各業的共性必殺技,雖然面面俱到,但也因為作者在書中標題裡所定性的“跨界”特徵,而顯得多宏觀指導,而無具體策劃,道理誰都懂,但如何真正地轉化為生產力,這是最困難的。
但不管怎麼說,《超級IP:互聯網時代的跨界行銷》可以幫助我們瞭解當今互聯網技術帶來的革命性影響,以及我們該如何使用這個平臺,依仗它實現自己的理想。
互聯網提供了無限的可能,只要我們的想像力有著無限的擴散空間,那麼,總有一個機會與互聯網的無限產生共振,那麼,一個無限的機遇便會展現在自己的面前,那時,或許有一個新的超級IP會再次誕生,並迎來它的璀璨與豔麗。(葛維屏)

或許無法進入出版社與正規書刊的法眼,不一定有出世的機會,但網路給予了普通民眾表達想像的機會,這些作品在互聯網提供的平臺上,展示自己的想像力,迅速贏得了網友的回應。
可見,“內容為王”與互聯網密切相關,正因為互聯網的平等屬性,它不講究資歷,可以容納各種想像的汪洋恣肆,所以,各種各樣的內容,才能遍地生成,最終又由互聯網進行一次公平的抉擇,經過殘酷淘汰,才保留出最終的超級IP。
我們必須看到,互聯網的平等性,帶來了極大的機遇,但它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殘酷。因為沒有什麼權力因素的加盟,一切依靠的是內容本身的魅力與力量。所以,它的淘汰性是驚人的,比高考錄取率低得多,或者說比走出版社管道更為艱辛。從這個意義上講,超級IP的產生,因為互聯網的屬性而降低了門檻,但是也由此引發了更為殘酷的物競天擇的淘汰機制。互聯網是一片汪洋,這個汪洋裡可以養出大魚,但同時,無法出頭的小魚,比走按部就班的途徑更為艱難。
沒有超級IP是一蹴而就的
這本書沒有把過多的筆墨放在如何打造超級IP這個絕對沒有竅門的核心技術上。就像書中提到的弗裡斯,他能夠通過一部3萬字的小說一舉成名,是因為他之前的長期積累,他過去一直在金融界工作,對金融的業態可謂瞭若指掌,這才使他撰寫的小說在金融題材中脫穎而出。
可見,長期的知識積累,是一個超級IP打造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今天累累湧出的超級IP,其實都有著曾經的創業艱難,我們不能只看見這些大IP風光無限,就以為它們是一蹴而就的。創新產生出的創意,需要長時間的醞釀、積累與耐心,才能在萬事俱備的時候,壯大成長。
《超級IP:互聯網時代的跨界行銷》一書,沿用了文化界的超級IP的概念,但作者更多的敘述指向,是針對商業、生產領域如何運用這些技術,使自己生存下去,因此,本書涉及社會的各個層面,提供了各行各業的共性必殺技,雖然面面俱到,但也因為作者在書中標題裡所定性的“跨界”特徵,而顯得多宏觀指導,而無具體策劃,道理誰都懂,但如何真正地轉化為生產力,這是最困難的。
但不管怎麼說,《超級IP:互聯網時代的跨界行銷》可以幫助我們瞭解當今互聯網技術帶來的革命性影響,以及我們該如何使用這個平臺,依仗它實現自己的理想。
互聯網提供了無限的可能,只要我們的想像力有著無限的擴散空間,那麼,總有一個機會與互聯網的無限產生共振,那麼,一個無限的機遇便會展現在自己的面前,那時,或許有一個新的超級IP會再次誕生,並迎來它的璀璨與豔麗。(葛維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