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調研筆記⑤

【編者按】

2016年, 數十位上海市全國人大代表組成調研小組, 分別圍繞“精准扶貧”和“製造業升級”兩個主題, 奔赴全國各地開展實地調研。 近日, 澎湃新聞根據採訪, 整理出多位元代表的調研筆記, 以呈現他們調研中的所觀、所思、所想和所得。

這一篇調研筆記, 來自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富申評估諮詢集團董事長樊芸。

全國人大代表樊芸接受記者採訪。 澎湃新聞記者 汪錫卿 圖

在此次調研中, 我認為要加快對品牌戰略的推進。 品質的提高最終反映在品牌上面, 品牌是前人在品質方面一步一步的積累和凝聚的心血。 所以要把我們中國的民族品牌、製造業品牌打響, 做到全世界去, 我們就必須要建立自己的品牌。

首先要將智慧財產權體系和品質緊密結合起來, 包括國家對著名商標、馳名商標的培育, 要用品牌戰略來引導企業品質的提高。 如何打造好品牌?就是要一代又一代的人,

堅持維護好老品牌的品質與內涵, 並讓老品牌適應新的市場環境, 在新環境下讓煥發生機。 目前, 儘管國家在品牌保護方面有一定的支持, 比如資金的支援、政策的傾斜, 但是我認為作為企業應該要有運作品牌的能力, 品牌也需要行銷以及培育。

過去, 我們對老品牌不重視, 在合資合作過程中、一些國企在改制中, 很好的老品牌就給拿出去賣了。 而投資者都是以投資收益為目的, 並不注重對老品牌和其品質的投入, 吃老本就把品牌資源消耗光了, 使得老品牌的產品出來以後不能適應現在的市場和需求, 而且越來越老化, 所以老品牌的品質也存在一些問題、走過一些彎路。 令人欣慰的是,

現在政府認識到了老品牌的重要, 逐漸將老的民族品牌收回來自己投入、培育。 恰逢其時, 今年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品質強國納入了我們的發展戰略中, 政府借此機會要把品牌培育好、把品質提升好。

其次, 在提升品質方面, 要形成一個全民的品質意識, 才能邁向品質大國。 早些年, 上海率先在全國範圍內設立市政府品質獎, 曾受到國務院領導的專門表揚和肯定, 走在了全國前列。 美國和西方國家, 品質方面的獎勵都是總統親自頒獎, 讓企業非常有榮譽感和價值感, 將品質提到最高榮譽, 能夠積極培養企業乃至全民對品質的高度認可, 在這種高度統一的認識下天天磨煉, 中國的產品怎會培養不出中國品牌、世界品牌!

在提升品質方面, 我國的企業還缺乏自律意識。 日本為什麼一個小到手工的茶杯、一個碗, 大到高精尖的科技產品都能做工精緻?因為它對自己有一個要求, 對品質有一個自律的意識。 品質的競爭就是在於細節, 比別人多一個小小功能、比別人方便一點、比別人稍微好用一些, 就是因為這些細節才能脫穎而出。

因此, 對品質的意識, 全民要進行品質的教育, 要有自己對品質的意識, 做任何事情都要把它做得最好, 我要做到盡善盡美, 這就是自律。

另外, 社會尚未形成有利於品牌發展的良好氛圍。 “名牌”濫評現象普遍,評選標準不規範, 導致“名牌市場”的畸形, 還沒形成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消費標準和認知。 所以,

我認為, 全社會不要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品牌是需要慢慢培育的, 我們的消費市場要有熱愛民族品牌的理念, 既不崇洋媚外, 也不貪圖地攤貨, 有市場才能促進企業創新進取。 切實加強網上產品品質的監管, 同時, 也要打擊假冒偽劣和侵犯智慧財產權的行為。

【調研報告摘錄】

採用多元化發展、品牌運營模式。 例如, 特許一些企業經營老字型大小品牌, 收取加盟費以擴大影響、呈現集團性優勢。 另外, 老字型大小通過購並、吸收外國股份, 打造世界級的品牌也是較好的品牌經營方式。 如一些老字型大小吸收外資股東進行資金、技術投資, 將企業和品牌做大、做強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鑒。 採取多管道滲透模式, 即根據消費者消費習慣開展各類管道的滲透。 例如,精品零售、現代賣場、區域代理、管道授權等各種各種模式的運用。

加大國民品質教育力度。在現有“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品質月”、“世界標準日”開展的品質教育和品質普法活動的基礎上,持續推進品質教育“進工廠、進學校、進社區”活動,通過發放品質知識普及教材、舉辦品質知識講座、開展民生服務類品質評價工作等手段,向社會公眾傳遞正確品質資訊,加強社會公眾對於品質的關注程度。建議與教育部門開展全面合作,爭取在中小學中開展品質普及教育,探索在高校開設品質教育課程,編制相關教綱,形成多管道的品質人才培育長效機制。加強品質工作宣傳力度,加大對於品質工作先進組織和個人的表彰力度,增強社會公眾對於品質工作的認同感以及品質工作者的榮譽感,彙聚社會合力,完善社會品質共治機制。(摘自《關於“大力提升產品品質品牌,加快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調研報告》)

例如,精品零售、現代賣場、區域代理、管道授權等各種各種模式的運用。

加大國民品質教育力度。在現有“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品質月”、“世界標準日”開展的品質教育和品質普法活動的基礎上,持續推進品質教育“進工廠、進學校、進社區”活動,通過發放品質知識普及教材、舉辦品質知識講座、開展民生服務類品質評價工作等手段,向社會公眾傳遞正確品質資訊,加強社會公眾對於品質的關注程度。建議與教育部門開展全面合作,爭取在中小學中開展品質普及教育,探索在高校開設品質教育課程,編制相關教綱,形成多管道的品質人才培育長效機制。加強品質工作宣傳力度,加大對於品質工作先進組織和個人的表彰力度,增強社會公眾對於品質工作的認同感以及品質工作者的榮譽感,彙聚社會合力,完善社會品質共治機制。(摘自《關於“大力提升產品品質品牌,加快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調研報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