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傳說中的“抗癌蔬菜冠軍”,世衛推薦健康食品之首,你吃對了嗎?

這幾年紅薯的地位簡直像坐了火箭一樣猛往上竄, 有人甚至說它是“世衛組織推薦健康食品之首”, 還有人把它列入傳說中的“抗癌蔬菜排行榜”。

拋開紅薯不是蔬菜是糧食這點, 拋開紅薯究竟是不是抗癌蔬菜冠軍這點, 其實客觀點來看紅薯, 雖然它可能沒有傳說中那麼牛逼逆天, 但它真的是一種健康食品, 非常值得推薦。

紅薯有多好?營養好吃, 再多也吃不胖

紅薯優點很多, 比如說:

1.脂肪含量極低, 不到 1%, 總熱量也很低;

2.飽腹感強, 可謂是減肥好幫手;

3.富含膳食纖維和果膠, 能夠促進腸道蠕動, 讓你拉便便更順暢。

但話說回來, 雖然紅薯的健康益處很多, 也是人家世衛組織推薦的健康食物, 但也不能吃多, 所有的吃食都是有一個度的, 過量就不好了。

根據最新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給出的推薦——每天攝入薯類 50~100 克(一兩~二兩)就夠了。

而且, 拿癌症來說, 是否患癌受很多因素影響,

遠遠不是一種食物可以抗衡左右得了, 整體的生活健康習慣才真正是抗癌的基礎, 而食物只不過是其中的一種輔助抗癌手段。

各色番薯, 各有效果與滋味

其實, 除了紅薯之外, 還有白薯、紫薯等, 但不論是哪種番薯, 都是健康食物。

至於到底吃哪種, 這沒有多大影響, 取決於我們每個人的習慣和喜好。

不同顏色的番薯, 雖說營養價值略有差別, 但都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 C、鉀元素。

而不同番薯的顏色各異, 只是因為它們的成分不一樣而已。

紫薯呈紫色是大量花青素造成的, 而紅薯呈紅心也只是因為它含有大量類胡蘿蔔素。

挑一種自己喜歡的, 吃!

吃紅薯, 一定要注意這兩種問題

1.小心脹氣、燒心

脹氣、燒心大多是因為一下子吃太多番薯, 對於吃慣精米細面的胃腸來說, 肯定有點兒吃不消。

改進方法也很簡單, 吃的時候悠著點兒:

1.嘗試由少到多、少量次多次地吃, 讓身體慢慢適應;

2.如果平時消化能力比較弱、胃酸太少或過多, 最好不要空腹吃;

3.用番薯代替部分主食而不是全部;

4.儘量在早餐和午餐中吃, 可以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消化。

2. 不要吃皮

因為番薯皮中有較多的生物鹼, 吃了可能會引起胃腸不適。

此外, 番薯在生長過程中容易發生黑斑病, 如果看到番薯皮上有褐色或黑色的斑, 整個都丟掉, 別不捨得,

不然容易悲劇, 之前我們更新過一篇文章是關於一位阿姨吃了紅薯又嘔吐又昏迷的, 大家可以瞭解一下。

天呐!這種地瓜千萬別吃啊!上吐下瀉, 肝損傷!大媽都進醫院了!

拓展

不是所有的蔬菜都是有益的, 有那麼3種蔬菜, 能不吃就不吃。

1

魚腥草, 有傷腎的風險

魚腥草(折耳根)是在我國西南地區廣為流行的風味蔬菜,它最大的問題是,含有一類叫“馬兜鈴內醯胺”的物質,可能有腎毒性,吃了它有可能會傷腎還致癌。

要瞭解“馬兜鈴內醯胺”,首先得知道馬兜鈴酸。

馬兜鈴酸是已知最強的致癌物之一,即使極少量也能引發 DNA 的明顯損傷,進而導致腎癌等多種癌症。

已經有研究表明,直接攝入馬兜鈴內醯胺,也能導致類似攝入馬兜鈴酸的損害,說明含有馬兜鈴內醯胺的魚腥草也可能有潛在的腎毒性和致癌性。

所以儘管魚腥草所含的幾種馬兜鈴內醯胺,和毒性最大的那種馬兜鈴內醯胺不同,但對於是否食用魚腥草,能少吃或不吃最好,直接規避風險。

2

蕨菜,有致癌風險

在“三大毒蔬”裡,蕨菜的致癌證據相對來說最充分。

動物實驗已經有比較肯定的證據表明蕨菜致癌;

針對日本和英國南威爾士等地區開展的流行病學研究也發現了食用蕨菜和食道癌、胃癌等上消化道癌症的發生有明顯的相關性;

蕨菜中的致癌物已經確定是「原蕨苷」,而且學界已經發現了它的致癌機理——在人類體內經過幾步代謝之後,可以形成一種中間代謝物,導致 DNA 分子受損,誘發癌症。

當然了,人類患癌是一個受多種因素影響的複雜過程,不是說吃了蕨菜就百分百致癌,但從目前的證據來看:常吃蕨菜,有明確的致癌風險,這個風險大家必須瞭解。

3

紅鳳菜,有傷肝的風險

紅鳳菜在三種毒蔬中流行最晚,別名也最多,如紅背(貝)菜、紫背(貝)菜、血(雪)皮菜、觀音菜、紅背三七、紫背三七等。

由於其顏色鮮紅,甚至有人將其稱為“補血菜”。

但實際上,紅鳳菜含有“吡咯裡西啶類生物鹼”(簡稱 PA),有潛在的肝毒性,有非常大的健康隱患。

和馬兜鈴內醯胺一樣,PA 不是一種物質,而是一類物質,種類很多,目前已知有 660 多種,其中一些種類對人有很強的肝毒性,或是在動物實驗中表現出致癌性。

所以,對於是否吃紅鳳菜的建議,少吃或不吃。

魚腥草(折耳根)是在我國西南地區廣為流行的風味蔬菜,它最大的問題是,含有一類叫“馬兜鈴內醯胺”的物質,可能有腎毒性,吃了它有可能會傷腎還致癌。

要瞭解“馬兜鈴內醯胺”,首先得知道馬兜鈴酸。

馬兜鈴酸是已知最強的致癌物之一,即使極少量也能引發 DNA 的明顯損傷,進而導致腎癌等多種癌症。

已經有研究表明,直接攝入馬兜鈴內醯胺,也能導致類似攝入馬兜鈴酸的損害,說明含有馬兜鈴內醯胺的魚腥草也可能有潛在的腎毒性和致癌性。

所以儘管魚腥草所含的幾種馬兜鈴內醯胺,和毒性最大的那種馬兜鈴內醯胺不同,但對於是否食用魚腥草,能少吃或不吃最好,直接規避風險。

2

蕨菜,有致癌風險

在“三大毒蔬”裡,蕨菜的致癌證據相對來說最充分。

動物實驗已經有比較肯定的證據表明蕨菜致癌;

針對日本和英國南威爾士等地區開展的流行病學研究也發現了食用蕨菜和食道癌、胃癌等上消化道癌症的發生有明顯的相關性;

蕨菜中的致癌物已經確定是「原蕨苷」,而且學界已經發現了它的致癌機理——在人類體內經過幾步代謝之後,可以形成一種中間代謝物,導致 DNA 分子受損,誘發癌症。

當然了,人類患癌是一個受多種因素影響的複雜過程,不是說吃了蕨菜就百分百致癌,但從目前的證據來看:常吃蕨菜,有明確的致癌風險,這個風險大家必須瞭解。

3

紅鳳菜,有傷肝的風險

紅鳳菜在三種毒蔬中流行最晚,別名也最多,如紅背(貝)菜、紫背(貝)菜、血(雪)皮菜、觀音菜、紅背三七、紫背三七等。

由於其顏色鮮紅,甚至有人將其稱為“補血菜”。

但實際上,紅鳳菜含有“吡咯裡西啶類生物鹼”(簡稱 PA),有潛在的肝毒性,有非常大的健康隱患。

和馬兜鈴內醯胺一樣,PA 不是一種物質,而是一類物質,種類很多,目前已知有 660 多種,其中一些種類對人有很強的肝毒性,或是在動物實驗中表現出致癌性。

所以,對於是否吃紅鳳菜的建議,少吃或不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