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國內思想週報|最需要接受性教育的首先是中國父母

性不需要教, 長大自然懂?最需接受性教育的首先是中國父母

《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內容及封面。

杭州蕭山一位二年級孩子的媽媽吐槽學校發的《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尺度太大”, 並曬出含有“男女生殖器相關介紹”的圖片, 引發上周輿論持續熱議。

首先是這一事件的相關方, 先後作出了回應。

孩子爸爸在採訪中介紹, 該書是學校發的“漂流讀物”, 讓孩子在家讀幾天後再歸還。 不過家長並未事先知曉此事, 發現時有些不知所措。 他表示, 這個教材如果能再委婉些, 像一些歐美國家使用卡通圖片那樣就更好了;老師如果能在課堂上多引導孩子去閱讀, 並提前告知家長在家輔導孩子閱讀, 自己也並不排斥。

涉事學校蕭山高橋小學教務處相關負責人則回應稱,

雖然校方已決定將該書收回, 但性教育課程在中小學開展很有必要, 將來會在合適的時機繼續推進相關課程。

教材編寫方、北師大兒童性教育課題組迅速公開發表《對引發討論的回應》, 稱這次討論是課題組自2007年成立以來, 經歷的範圍最大、最熱烈的一次討論。 《回應》表示:“我們希望性知識能和其它科學知識一樣, 被自然、準確地傳遞給兒童, 讓兒童感覺到認識陰莖、陰囊、陰道、子宮等生殖器官, 跟認識身體的其他器官一樣, 懂得這些器官很重要, 一定要保護好。 事實上, 孩子在我們的性健康教育課上能自然、大方地說出生殖器官的科學名稱, 而且年齡越小越自然。 ”瞭解是為了更好的保護:“當一個身體器官的科學名稱都不能從大家嘴裡說出來,

這個器官的結構和功能能得到正確的描述嗎?能夠得到很好的尊重和保護嗎?當一個孩子遭受性侵害, 他連什麼地方被觸摸都描述不清楚, 如何得到有效保護?”

《回應》強調“一些網友和媒體在討論中使用的截圖是不完整的”。 事實上, 該套教材經過了嚴謹的設計、試驗、回饋、修訂、監測等階段, 研發出版準備時間長達9年, 經過了三輪的教學試驗, 除了專家和教師, 北師大兒童性教育課題組成員也多次與學生父母交流。 現在這套讀本在北京市的18所民辦打工子弟學校作為性健康教育校本課程教學材料使用。 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會提供教師培訓、教學督導、教學效果監測等專業支持。

據悉, 這套名為《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的教材自2010年開始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陸續出版, 主編系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負責人劉文利博士, 畢業于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 現就職於北京師範大學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 從1988年開始從事兒童性教育研究和實踐工作至今。

身份各異、視角不同的人士紛紛加入這場討論。

他在接受澎湃新聞訪問時指出, 理解一個性教育教材, 一定要到它的整體性中去理解, 不能把一頁、一個畫面或者一句話拿下來。 他特別強調理解教材還要看教師怎麼講, 這也非常重要。 比如說關於性行為, 要引申到性的責任、權利、義務、愛、相互的尊重等等所有這些東西。 “性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傳遞知識,而是讓人懂得性的責任、安全、自主、自尊,對自己和他人負責”,這和通過觀看影視作品習得性知識完全不一樣。

有許多家長擔心那些直白的內容會不會引發孩子性早熟,對此,方剛認為不存在性早熟這個概念。“早熟不早熟,不是性教育者研究的問題。不存在性早熟這樣一個概念,不成熟就是不成熟。幾歲才算早,幾歲才算不早?成熟了,如果好奇後他去求知,滿足了求知欲,比如他學習了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對他人對性尊重負責,這有什麼不好的嗎?”

許多家長認為,這版性教育教材畫風過於直白,那麼西方性教育教材的畫風如何?方剛坦言,“這個教材的畫風和西方的差不多。我做性教育的時候,比較推薦的是德國的性教育繪本《可愛的德國性教育漫話》,它是一男一女,正面的全裸。而且這個德國繪本更好的是,它一直有男人在場,我想說的就是男性參與,性別平等的理念就在這裡。

國外性教育繪本。

然而也有觀點認為,性教育也好,性健康也罷,更多是一種口耳相傳的私相授受就可以完成的,那種認為沒有正規課堂,上網習得、同齡切磋的知識不正宗的人,恰恰忘記了自己是怎麼長大的。因為對普通人來說,性問題是一種“實踐”,而不是“理論”。“理論”講得太多,有時候就是誨淫誨盜了。

這類觀點頗具代表性,正如教材主編劉文利所言,中國傳統觀念認為,性是不需要教的,孩子長大了自然會懂。社會上更是長期有一種擔心,認為性教育課可能會增加學生性交的機會。

對此,光明網的評論認為,中國兒童性教育的第一個難題,恐怕不是編一本讓14億人皆滿意的教材,亦不是在基礎教育中怎麼開課怎麼考核的制度,而是讓一幫沒有經受過正規性教育的家長們、以及蕩漾著保守遺風的輿論,摘下成年人的有色眼鏡,悅納科學性教育的大方和直白。

高校心理學教師唐映紅在騰訊·大家撰文《中國社會最需要接受性教育的是父母》,同樣認為社會不僅需要對兒童普及科學的性知識、積極的性觀念,更需要向更多的父母普及這些。因為,無論學校怎樣用這些知識和觀念來教育孩子,也無論有多麼優秀的性教育課程和教材,回到家裡,如果父母對科學性知識一知半解甚至充滿性偏見和性迷信,那麼學校的性教育對孩子的積極影響也只能微乎其微。畢竟,家庭性教育比學校性教育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更大。

作者連清川認為,性教育本來應當是一個系統工程:由家庭、學校和社會來共同構築。父母對於性認知和性傷害的防止成為基礎教育;關於性平等和性公平,由學校來形成基本的社會性規範觀念;而性正義和性道德由社會來規範。說到底,人的教育,和性的教育,是始終一體的。

文匯報評論則著眼這一爭議事件的傳播路徑:為什麼正常的性教育,會被斷章取義、濃縮提煉出“汙”的效果,在網路上病毒式傳播?作者沈彬指出,在如今更加開放的社會,正常的性教育卻屢屢被扣上“汙”的帽子,在網路上被打壓。這其實對性教育教材的編寫學者、學校造成很大的壓力,造成動輒得咎的局面。

“汙”文化已經成為網路世界裡重要的亞文化。但是應該明白這是“成人遊戲”,其論域專屬於成人,其性質僅僅是“遊戲”,而不是正規的教育。戴著“汙”的眼鏡去審視未成年人的性教育,是一種嚴重錯位。容不得孩子知道“陰莖”“陰道”這樣的嚴肅說法,卻在辦公室裡拿葷段子打趣女同事吃香蕉,這種“老司機”心態當然有問題。文章認為,孩子不知道怎麼才會生小孩,並不可恥,可恥的是大人戴著“汙”的眼鏡去炒作正常的性教育,最終倒楣的還是孩子。

新京報書評週刊在《兒童性教育的分寸該如何拿捏?》一文中用資料說話:2016年《中國性教育現狀報告》顯示,我國青少年獲取性知識的主要管道是“文藝、影視作品、漫畫、網路資訊”(占32.2%);其次是色情光碟(24.4%)。而我國每年人工流產至少1300萬例,其中重複流產率占50%,有60%的年輕女性完全不瞭解人流的不良影響,即進行墮胎手術。

文章介紹,在性教育的年齡問題上,澳大利亞、美國、瑞典等國家都提前到幼兒階段,並針對不同年齡階段設置課程內容。

在瑞典,1942年開始對7歲以上的少年兒童進行教育,小學傳授妊娠與生育知識,中學講授生理與身體機能知識,大學則側重於戀愛、避孕和人際關係上。1966年,瑞典開始通過電視節目進行性教育。

在美國,兒童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學習生育、兩性差異、性道德、性心理等方面的知識;初中講授生育過程、性成熟等;高中則偏重婚姻、家庭、性魅力、同性戀、性病、賣淫、性變態等方面的學習,並發放避孕套。如今,全美14個城市的32所公立學校設立了性諮詢室,面向兒童和青少年,內容對教師和家長保密。

鄰國日本文部科學省出版的小學第一冊《衛生》教科書,封面上就有女性和男性身體和性器官圖。小學每年有特別講座,講解男女身體的差別,月經和懷孕等內容。初中則宣傳避孕和性病知識。高中的體育保健課和家庭生活課則涉及避孕、流產、性病、艾滋、性道德等內容。由專家學者組成的“協助者協會”則負責向學生提供性諮詢和性教育,並編寫性教育指導手冊。

鄭也夫:遊戲將是人類歸宿

鄭也夫。

《南方人物週刊》上週刊發了對著名社會學家鄭也夫的訪談。訪談圍繞科技發展與人類境況、全球化、遊戲的意義等話題展開。

在著作《後物欲時代的來臨》中,鄭也夫曾提出人類三種追求的理論:舒適,牛逼,刺激。在他看來,這三個是與生俱來的需求、生理上的滿足,“是概括常人的需求,不談聖人的求道人生。”他認為人類在解決溫飽之後,物質不再是滿足炫耀與刺激的有力手段,遊戲才是人類的歸宿。

因為過去是物質匱乏時代,你有別人沒有,物是炫耀的利器。“現在比如說某個款式的手機,你有別人沒有,你的更好,但別人等半年降價就有,你怎麼炫耀?”隨著偉大的工商業,新技術讓物質炫耀不成了。可炫耀是人與生俱來的本事,是基因帶來的,偉大的工商業導致炫耀越來越難,所以你只能靠遊戲來炫耀,因為遊戲水準沒有天花板,“一個拉琴的人說,我拉著拉著就漲不了,我到頭了。開什麼玩笑,比你高的人大把。”

至於目前的反全球化浪潮,鄭也夫認為在某種意義上,全球化是走不了回頭路的。比如跨國企業,資本家講究的是哪兒的勞動力便宜,就到哪兒去建廠。這個趨勢拉不回去。

在他看來,像德國總理對“二戰”有負罪感,開放讓各國移民過來,則是走得有點過頭了。“不同種族,其生活習慣不同,共處容易導致彼此不融洽,這種事情就要悠著點。”因此,各種身份認同上的圍牆又慢慢建起來,他認為不能完全說是倒退,而應該說是政治家們在移民策略上冒進了。

什麼是他提倡的遊戲精神?鄭也夫指出,現代教育的重頭是教人生產,但不教人生活的藝術、藝術化地生活。“我所說的遊戲是廣義上的,最終指向的是藝術化的生活。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財富,遊戲的動機不是為了獲得經濟報酬,而是幹得開心。有些人做工作和玩遊戲差不多,雖然你看著他覺得很苦……我的工作和我的遊戲也差不多,給錢多少我都願意幹,不給錢我也可能願意幹。在這種程度上,工作與遊戲已經融為一體了。”未來,他認為工作在人的生活中占的比重應該越來越小,用於解決溫飽的時間也越來越短,這是不可更改的事實。

但是現在,有很多重點大學的畢業生沒有什麼愛好,對所學的專業也沒有什麼興趣,可以說他們有能力,也可以說他們沒有能力。鄭也夫認為他們的科舉能力挺好的,但如果說有一個真實的能力——也就是人的生存能力,包括掙錢和活得高興,包括藝術化的生活——這才是一個綜合的能力,這個能力他們沒有,成長的環境沒有給他們。

“那麼什麼叫能力?你說某個指標看起來很有能力,無論是高考還是最後做官,沒有能力能上去嗎?從另一個方面就是完全不會藝術化地生活,完全不會做遊戲,工作攀升,就是社會價值觀在心中,人往高處走就是這麼走上去的,照著社會價值觀攀升成功了。”

“性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傳遞知識,而是讓人懂得性的責任、安全、自主、自尊,對自己和他人負責”,這和通過觀看影視作品習得性知識完全不一樣。

有許多家長擔心那些直白的內容會不會引發孩子性早熟,對此,方剛認為不存在性早熟這個概念。“早熟不早熟,不是性教育者研究的問題。不存在性早熟這樣一個概念,不成熟就是不成熟。幾歲才算早,幾歲才算不早?成熟了,如果好奇後他去求知,滿足了求知欲,比如他學習了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對他人對性尊重負責,這有什麼不好的嗎?”

許多家長認為,這版性教育教材畫風過於直白,那麼西方性教育教材的畫風如何?方剛坦言,“這個教材的畫風和西方的差不多。我做性教育的時候,比較推薦的是德國的性教育繪本《可愛的德國性教育漫話》,它是一男一女,正面的全裸。而且這個德國繪本更好的是,它一直有男人在場,我想說的就是男性參與,性別平等的理念就在這裡。

國外性教育繪本。

然而也有觀點認為,性教育也好,性健康也罷,更多是一種口耳相傳的私相授受就可以完成的,那種認為沒有正規課堂,上網習得、同齡切磋的知識不正宗的人,恰恰忘記了自己是怎麼長大的。因為對普通人來說,性問題是一種“實踐”,而不是“理論”。“理論”講得太多,有時候就是誨淫誨盜了。

這類觀點頗具代表性,正如教材主編劉文利所言,中國傳統觀念認為,性是不需要教的,孩子長大了自然會懂。社會上更是長期有一種擔心,認為性教育課可能會增加學生性交的機會。

對此,光明網的評論認為,中國兒童性教育的第一個難題,恐怕不是編一本讓14億人皆滿意的教材,亦不是在基礎教育中怎麼開課怎麼考核的制度,而是讓一幫沒有經受過正規性教育的家長們、以及蕩漾著保守遺風的輿論,摘下成年人的有色眼鏡,悅納科學性教育的大方和直白。

高校心理學教師唐映紅在騰訊·大家撰文《中國社會最需要接受性教育的是父母》,同樣認為社會不僅需要對兒童普及科學的性知識、積極的性觀念,更需要向更多的父母普及這些。因為,無論學校怎樣用這些知識和觀念來教育孩子,也無論有多麼優秀的性教育課程和教材,回到家裡,如果父母對科學性知識一知半解甚至充滿性偏見和性迷信,那麼學校的性教育對孩子的積極影響也只能微乎其微。畢竟,家庭性教育比學校性教育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更大。

作者連清川認為,性教育本來應當是一個系統工程:由家庭、學校和社會來共同構築。父母對於性認知和性傷害的防止成為基礎教育;關於性平等和性公平,由學校來形成基本的社會性規範觀念;而性正義和性道德由社會來規範。說到底,人的教育,和性的教育,是始終一體的。

文匯報評論則著眼這一爭議事件的傳播路徑:為什麼正常的性教育,會被斷章取義、濃縮提煉出“汙”的效果,在網路上病毒式傳播?作者沈彬指出,在如今更加開放的社會,正常的性教育卻屢屢被扣上“汙”的帽子,在網路上被打壓。這其實對性教育教材的編寫學者、學校造成很大的壓力,造成動輒得咎的局面。

“汙”文化已經成為網路世界裡重要的亞文化。但是應該明白這是“成人遊戲”,其論域專屬於成人,其性質僅僅是“遊戲”,而不是正規的教育。戴著“汙”的眼鏡去審視未成年人的性教育,是一種嚴重錯位。容不得孩子知道“陰莖”“陰道”這樣的嚴肅說法,卻在辦公室裡拿葷段子打趣女同事吃香蕉,這種“老司機”心態當然有問題。文章認為,孩子不知道怎麼才會生小孩,並不可恥,可恥的是大人戴著“汙”的眼鏡去炒作正常的性教育,最終倒楣的還是孩子。

新京報書評週刊在《兒童性教育的分寸該如何拿捏?》一文中用資料說話:2016年《中國性教育現狀報告》顯示,我國青少年獲取性知識的主要管道是“文藝、影視作品、漫畫、網路資訊”(占32.2%);其次是色情光碟(24.4%)。而我國每年人工流產至少1300萬例,其中重複流產率占50%,有60%的年輕女性完全不瞭解人流的不良影響,即進行墮胎手術。

文章介紹,在性教育的年齡問題上,澳大利亞、美國、瑞典等國家都提前到幼兒階段,並針對不同年齡階段設置課程內容。

在瑞典,1942年開始對7歲以上的少年兒童進行教育,小學傳授妊娠與生育知識,中學講授生理與身體機能知識,大學則側重於戀愛、避孕和人際關係上。1966年,瑞典開始通過電視節目進行性教育。

在美國,兒童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學習生育、兩性差異、性道德、性心理等方面的知識;初中講授生育過程、性成熟等;高中則偏重婚姻、家庭、性魅力、同性戀、性病、賣淫、性變態等方面的學習,並發放避孕套。如今,全美14個城市的32所公立學校設立了性諮詢室,面向兒童和青少年,內容對教師和家長保密。

鄰國日本文部科學省出版的小學第一冊《衛生》教科書,封面上就有女性和男性身體和性器官圖。小學每年有特別講座,講解男女身體的差別,月經和懷孕等內容。初中則宣傳避孕和性病知識。高中的體育保健課和家庭生活課則涉及避孕、流產、性病、艾滋、性道德等內容。由專家學者組成的“協助者協會”則負責向學生提供性諮詢和性教育,並編寫性教育指導手冊。

鄭也夫:遊戲將是人類歸宿

鄭也夫。

《南方人物週刊》上週刊發了對著名社會學家鄭也夫的訪談。訪談圍繞科技發展與人類境況、全球化、遊戲的意義等話題展開。

在著作《後物欲時代的來臨》中,鄭也夫曾提出人類三種追求的理論:舒適,牛逼,刺激。在他看來,這三個是與生俱來的需求、生理上的滿足,“是概括常人的需求,不談聖人的求道人生。”他認為人類在解決溫飽之後,物質不再是滿足炫耀與刺激的有力手段,遊戲才是人類的歸宿。

因為過去是物質匱乏時代,你有別人沒有,物是炫耀的利器。“現在比如說某個款式的手機,你有別人沒有,你的更好,但別人等半年降價就有,你怎麼炫耀?”隨著偉大的工商業,新技術讓物質炫耀不成了。可炫耀是人與生俱來的本事,是基因帶來的,偉大的工商業導致炫耀越來越難,所以你只能靠遊戲來炫耀,因為遊戲水準沒有天花板,“一個拉琴的人說,我拉著拉著就漲不了,我到頭了。開什麼玩笑,比你高的人大把。”

至於目前的反全球化浪潮,鄭也夫認為在某種意義上,全球化是走不了回頭路的。比如跨國企業,資本家講究的是哪兒的勞動力便宜,就到哪兒去建廠。這個趨勢拉不回去。

在他看來,像德國總理對“二戰”有負罪感,開放讓各國移民過來,則是走得有點過頭了。“不同種族,其生活習慣不同,共處容易導致彼此不融洽,這種事情就要悠著點。”因此,各種身份認同上的圍牆又慢慢建起來,他認為不能完全說是倒退,而應該說是政治家們在移民策略上冒進了。

什麼是他提倡的遊戲精神?鄭也夫指出,現代教育的重頭是教人生產,但不教人生活的藝術、藝術化地生活。“我所說的遊戲是廣義上的,最終指向的是藝術化的生活。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財富,遊戲的動機不是為了獲得經濟報酬,而是幹得開心。有些人做工作和玩遊戲差不多,雖然你看著他覺得很苦……我的工作和我的遊戲也差不多,給錢多少我都願意幹,不給錢我也可能願意幹。在這種程度上,工作與遊戲已經融為一體了。”未來,他認為工作在人的生活中占的比重應該越來越小,用於解決溫飽的時間也越來越短,這是不可更改的事實。

但是現在,有很多重點大學的畢業生沒有什麼愛好,對所學的專業也沒有什麼興趣,可以說他們有能力,也可以說他們沒有能力。鄭也夫認為他們的科舉能力挺好的,但如果說有一個真實的能力——也就是人的生存能力,包括掙錢和活得高興,包括藝術化的生活——這才是一個綜合的能力,這個能力他們沒有,成長的環境沒有給他們。

“那麼什麼叫能力?你說某個指標看起來很有能力,無論是高考還是最後做官,沒有能力能上去嗎?從另一個方面就是完全不會藝術化地生活,完全不會做遊戲,工作攀升,就是社會價值觀在心中,人往高處走就是這麼走上去的,照著社會價值觀攀升成功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