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金融的新血液:普惠金融深入農村

俗話說“城市套路深, 我要回農村”。 農村現在可不容小覷, 新農村的建設在全國遍地開花, 處處可見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新農民、新風尚。 進城務工的農民越來越願意回到家鄉, 創新創業。 國家有很多政策扶持農村的發展, 普惠金融也可以幫助農民解決創業過程中融資難的問題。

我國農村金融服務基礎一直較為薄弱, 農村地區中低收入人群游離于傳統的金融體系之外, 尚難以享受到充分的、平等的金融服務, 這極大地制約了廣大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 國家正大力發展農村, 對農民融資問題十分重視, 加快建設農村普惠金融體系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近年來隨著普惠金融的發展和三農政策的推進, 不僅許多國有銀行在全國各城鎮中增設營業網點, 擴大在農村地區的分佈, 而且越來越多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也在開闢和深入農村金融市場, 這為農村地區的人們提供了良好的金融便利。 另外, 隨著普惠金融在農村的發展, 越來越多的農村地區居民通過普惠金融機構申請借款, 解決資金周轉難題。

農村金融發展勢頭猛, 但也存在著明顯的問題和亟待解決的痛點:

1、農村金融需求群體眾多,

但是金融供給缺口較大且金融資源配置不平衡。 例如西部欠發達地區金融服務欠缺嚴重, 明顯落後於東部地區。 雖然普惠金融在部分農村地區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但普惠金融在我國起步較晚, 一時間無法滿足所有的需求。 正規金融機構在農村地區的滿足率較低, 設立網點較少, 覆蓋率較低。

2、農村金融承擔風險較高, 利率較高。 農村普惠金融主體往往缺少必要的抵押物品, 同時也缺少完善的個人征信資料, 金融機構無法把握這些借款方的借款風險、還款能力、還款意願等資訊, 向他們提供金融服務的意願相應較低, 因此通常以調高利率來降低風險, 加大了農村金融的推廣難度。

雖然農村金融在發展中還存在著種種問題, 普惠金融的推進任重道遠, 但是我們依然對這片還待深入開發的金融藍海充滿了希望。

我們希望通過一些努力, 改變現在農村金融面臨的困境:

1、加快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 農村普惠金融的發展過程是多層次機構體系不斷建立的過程,

只有更多的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和其他傳統金融機構加入到普惠金融的隊伍中來, 才能給農村地區提供更多樣化、覆蓋類型更廣的金融服務。

2、優化征信體系建設。 整合各大征信機構的資源, 建立起一套覆蓋全社會, 尤其是覆蓋貧困人群和小微企業的普惠金融征信體系, 解決資訊不對稱問題。

3、加大金融改革創新力度。 全國範圍內開展林權抵押借款、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抵押融資展開試點、鼓勵農村地區居民通過多種債務融資工具融資……金融改革創新通過拓寬擔保物管道, 降低資本市場准入門檻, 為弱勢群體參與金融活動、享受金融服務開闢了一條新管道。

金融是消除貧困、提升公民權益的重要工具, 所有社會群體都有通過金融提升自身福祉的無差別權利。作為普惠金融機構中的一員,平安普惠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農村金融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所有社會群體都有通過金融提升自身福祉的無差別權利。作為普惠金融機構中的一員,平安普惠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農村金融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