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變化」告別“移動小飯桌”,“小餐廳”閃亮登場~

歡迎關注“微市北”

【新朋友】 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字“微市北”關注。

【老朋友】 點擊右上角, 分享內容到朋友。

小桌子一擺、小馬紮一坐, 幾口人湊著一邊吃飯, 一邊聊聊家長里短, 一個“小餐廳”自然形成;飯畢, 桌子和馬紮“退場”, “小餐廳”變身活動空地。 這恐怕是棚戶區居民最熟悉不過的場景。 “以前房子小, 吃飯的時候只能湊合;現在搬了新家, 寬敞亮堂了, 再也不用窩著腰吃飯了。 ”回想起往日“移動小飯桌”的舊時光, 看著如今寬敞明亮的餐廳, 69歲的呂瑞玉感慨萬千。

呂瑞玉原住市北區水清溝街道南豐路24號, 所住片區屬於紡機四舍徵收項目。

“去年4月12日啟動房屋徵收, 9月28日拿到125萬元拆遷補償款, 10月10日拿到新房鑰匙, 今年5月26日和老伴搬進新房。 ”這些重要的時間節點像刻在了呂瑞玉的腦子裡一樣, 她想也不想就脫口而出。

“黨的政策好啊, 當時啟動徵收時我們就開始看房, 因為政策允許棚改戶可以先交部分定金, 待拆遷補償款到位後再付款, 我們就早早定了房, 不然等到拆遷款下來再買房, 房價漲了不說, 還耽誤時間。 ”拆遷款的迅速到位和政府對拆遷戶購置新房的寬鬆政策讓呂瑞玉順利住進了新房, 也省了不少錢。

“買房花了90萬元, 剩餘35萬元除了用作裝修外, 還餘下不少。 你看家裡, 55寸的智慧電視、防黴除菌空調、無霜冰箱……我和老伴是按最高規格裝修的, 都趕上現在小年青的婚房了!”家裡回蕩著呂瑞玉的笑聲, “十九大開幕會直播那天, 我和老伴一大早就坐在電視機前等候著, 電視螢幕又大又清晰, 感覺離習總書記近了, 聽著接地氣的報告也更振奮了。 ”

呂瑞玉的新家98平方米, 三室兩廳,

南北通透且全明。 廳室和陽臺的大飄窗是呂瑞玉最為滿意的地方, 她興沖沖地帶著記者參觀, 與冬日裡的蕭條不同, 只見飄窗上一片春意盎然, 陽臺的“小花園”裡幾盆文竹長得正旺, 紅掌開出了豔麗的花。 “我喜歡養花, 原來房子小, 花盆只能放在窗臺外搭著的鐵架子上, 冬天還得給花做個塑膠棚防凍, 現在可是不用愁了。 ”

36平方米的老房子, 最多的時候住五口人, 甭說養花, 人多的時候走路都“打架”。 據呂瑞玉的老伴王永福回憶, 那時候都打吊鋪, 孩子們小的時候覺得上躥下跳好玩, 但大一點兒就覺得上上下下麻煩, 稍不注意頭就會碰到房頂。 原本兩戶共用的廚房也因過道太窄容易“打架”而被一分為二。

比起空間狹小的不便來說,

沒有雙氣的生活更讓老兩口難忘。 王永福告訴記者, 家裡沒有暖氣, 冬天很冷。 每年入秋, 他就要拿塑膠布把窗戶裡外包起來, 防透風;也得早早就攢下煤炭和木頭。 “以前怕煤氣中毒, 晚上9點以後就不添炭了, 後半夜凍人。 現在好了, 有統一供暖, 在家也不用穿厚外套, 晚上睡覺蓋著薄被也不覺得冷!”

除了居住條件, 周圍環境的改善也讓老兩口津津樂道。 社區所屬的萍鄉路社區廣場綠化好了, 噴泉開了, 文藝活動多了;距家5分鐘車程的北嶺山山頭公園整治了, 成了鍛煉的好去處。

說起新生活的新變化, 王永福不免有些激動, “黨的政策好, 人民才享福!這次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列舉的件件都是老百姓的心頭大事, 党的政策順應民意, 很接地氣, 這日子更有盼頭了。 ”

提起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呂瑞玉不禁坦言:“我和老伴住上了新房, 兩人每個月的退休工資加起來有6000多元, 吃喝玩樂都不愁, 天天像過年, 這日子還不美好?要說我的期待, 那就是希望兩個孩子和外孫能夠過得好。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