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厲害了!禪城區堅持創新突破,健全食品安全治理體系

近年來, 禪城區認真落實“四個最嚴”要求, 不斷健全食品安全治理體系, 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風險的底線, 近三年未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主要做法如下:

堅持黨政同責, 強化食品安全工作合力

一是加強領導, 強力推進

以區創建辦為載體, 統籌鎮街和部門力量, 形成調度統一、工作協同工作格局, 確保創建工作“一盤棋”。

二是細化目標, 壓實責任

將食品及食用農產品品質安全保障和創建工作列為年度重點工作, 圍繞年度任務目標, 將任務細化分解到單位和個人, 並納入鎮(街道)黨政領導班子考核評價指標體系,

確保層級壓實責任。

三是加大投入, 強化保障

以達到“十個一”標準和“四有”要求為目標, 加強鎮(街道)基層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建設, 夯實食品安全監管基礎, 保障基層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人、財、物的基本所需。

四是擴大宣傳,

加強監督

通過專題報導、活動策劃、主題宣傳活動等形式, 擴大社會宣傳覆蓋面。 充分發揮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新聞媒體等力量, 共同參與食品安全監督。

推廣智慧監管模式, 健全食品安全治理體系

一是創新“互聯網+智慧菜市場”,

實行資訊化智慧監管

探索引入保險擔保、金融支持和精准扶貧等增值服務, 不斷完善智慧菜市場溯源系統, 探索全鏈條供應模式。 目前, 全區大部分農貿市場實現資訊化監管, 監管資料與電子監管平臺、手機APP應用即時對接, 為監管執法提供了精准的大資料支撐。

二是引入社會資本, 提升“菜籃子”安全

扶持和引導商家企業與農產品生產基地、養殖基地對接, 推行“農超對接、廠超掛鉤”和“基地+加工企業+超市”等模式, 探索向高品質食用農產品行業發展。

三是實行統一配送, 讓群眾吃上“放心肉”

實施以“定點供應、廠場掛鉤、統一配送”為基礎的產銷模式,

實行生豬集中屠宰、冷鏈車統一配送、商家公示票據, 杜絕私宰肉、病死肉流向市場、流向市民餐桌;進一步落實好家禽“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生鮮上市”, 實行中南市場生鮮家禽代宰票證辦法, 大大方便市場方、經營戶, 確保企業主體責任落實, 做到源頭可溯、過程可控、責任可追。

四是建立“快速篩查+事前防控”,提升食品安全事前防控水準

狠抓食用農產品品質安全,實施“1+4+5+500”工程,打造了由1個中心、4個檢測站、5部檢測車和500個檢測點組成的,覆蓋區、鎮(街道)、企業的三級食品(食用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在食品流通前沿建立有效關口,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的事前防控水準。今年1-9月,全區共抽檢蔬菜水果類685549份,合格率99.87%,水產類9013份,合格率99.37%,畜禽產品類68977份,合格率99.97%。市民食品安全感明顯提高。

加大食品安全管理,助推城市現代治理

一是打造“美食+安全”禪城範本

結合省級食品安全示範街等工作,以“政府引導+企業參與”模式,探索獨具禪城特色的“美食+安全”模式範本。成功創建印象城、文華里、創意產業園3條省級食品安全示範街,實現了食品安全資訊公示全覆蓋、食品原料採購電子台賬系統使用全覆蓋、“明廚亮灶”全覆蓋、“文明餐桌”標識牌全覆蓋等“四個全覆蓋”,全區實現“明廚亮灶”單位893家。

執法人員對商家進行講解“明廚亮灶”建設工作

二是打造“三小”治理示範點,實行“一證多點”管理模式

全面推行“兩有兩建兩集中”監管模式,即有生產經營許可證、有營業執照或登記卡,建立制度、建立標準,集中生產經營、集中監督管理。各鎮街分別打造2個集中規範管理、獨具當地特色的“三小”場所規範治理示範點,扭轉以往食品“三小”監管“打遊擊戰”疲于應付的局面。在祖廟商圈推行“一場一證、六T管理”模式和“引導入場、委託管理”模式,市場經營秩序明顯優化,流動“小攤販”基本絕跡。

三是推進“兩圖兩檔兩公開”日常監管

編制監管物件分佈圖、監管人員責任圖,建立企業管理檔案、監管誠信檔案並向社會公開,制定檢查指導手冊和企業主體責任清單;聯合教育部門舉辦學校食堂“兩圖兩檔兩公開”業務培訓、完成10家企業“兩圖兩檔兩公開”試點,“兩圖兩檔兩公開”監管模式正在全區食藥監管系統有效鋪開。

責編 | Yao

禪城食藥監局微信團隊編輯

禪城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長按二維碼關注,發現更多資訊和驚喜

四是建立“快速篩查+事前防控”,提升食品安全事前防控水準

狠抓食用農產品品質安全,實施“1+4+5+500”工程,打造了由1個中心、4個檢測站、5部檢測車和500個檢測點組成的,覆蓋區、鎮(街道)、企業的三級食品(食用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在食品流通前沿建立有效關口,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的事前防控水準。今年1-9月,全區共抽檢蔬菜水果類685549份,合格率99.87%,水產類9013份,合格率99.37%,畜禽產品類68977份,合格率99.97%。市民食品安全感明顯提高。

加大食品安全管理,助推城市現代治理

一是打造“美食+安全”禪城範本

結合省級食品安全示範街等工作,以“政府引導+企業參與”模式,探索獨具禪城特色的“美食+安全”模式範本。成功創建印象城、文華里、創意產業園3條省級食品安全示範街,實現了食品安全資訊公示全覆蓋、食品原料採購電子台賬系統使用全覆蓋、“明廚亮灶”全覆蓋、“文明餐桌”標識牌全覆蓋等“四個全覆蓋”,全區實現“明廚亮灶”單位893家。

執法人員對商家進行講解“明廚亮灶”建設工作

二是打造“三小”治理示範點,實行“一證多點”管理模式

全面推行“兩有兩建兩集中”監管模式,即有生產經營許可證、有營業執照或登記卡,建立制度、建立標準,集中生產經營、集中監督管理。各鎮街分別打造2個集中規範管理、獨具當地特色的“三小”場所規範治理示範點,扭轉以往食品“三小”監管“打遊擊戰”疲于應付的局面。在祖廟商圈推行“一場一證、六T管理”模式和“引導入場、委託管理”模式,市場經營秩序明顯優化,流動“小攤販”基本絕跡。

三是推進“兩圖兩檔兩公開”日常監管

編制監管物件分佈圖、監管人員責任圖,建立企業管理檔案、監管誠信檔案並向社會公開,制定檢查指導手冊和企業主體責任清單;聯合教育部門舉辦學校食堂“兩圖兩檔兩公開”業務培訓、完成10家企業“兩圖兩檔兩公開”試點,“兩圖兩檔兩公開”監管模式正在全區食藥監管系統有效鋪開。

責編 | Yao

禪城食藥監局微信團隊編輯

禪城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長按二維碼關注,發現更多資訊和驚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