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彌勒菩薩的故事,你應有感

妙江師父:

之前有個學員問:為什麼一進寺院大門就能看天王殿有個大肚彌勒?

不但是天王殿有個大肚彌勒, 我們吃飯的五觀堂也有個大肚彌勒,

這有個故事, 發生在我們浙江奉化縣的彌勒道場。 彌勒菩薩也叫慈氏菩薩, 當時在那個地方叫布袋和尚, 就是走到哪兒都笑嘻嘻的, 他的慈悲、他的胸懷、心量是無限的。 哪兒打板就去哪, 哪裡有飯就去哪吃飯, 所以別人就討厭他, 有些師父們都討厭他。 所以我們不能討厭哪個人, 要生歡喜心。

有一天布袋和尚, 去一座寺院吃飯,一進五觀堂, 看到坐位上滿了, 沒地方坐, 於是他就坐中間了。 僧值師父看見他就很生氣, 就過去拽著他的耳朵拉他出去。 拽到哪了?拽到山門前, 結果一放手耳朵又縮回去了, 那個耳朵就那麼長, 一直能拉到山門前。 後來方丈和尚過來說, 就讓他坐我前面吧, 我坐後面就行了。 後來就是因為這個故事,

五觀堂中間就放了個彌勒佛, 山門前那兒也放了個彌勒佛。

這也是我們人間的一種快樂, 就是包容心大一些, 涵養心寬一些, 慈悲心廣一些。 這說明當時的方丈和尚也是非常的慈悲——“就叫他坐前面吧, 我搬個凳子坐他後面就行啦。

”所以彌勒佛就有這麼一個故事, 寺院把彌勒佛放在前面, 讓來寺廟的人們看到, 給人們一個歡喜心, 歡喜地接引眾生, 歡喜地迎接各位, 就是門裡門外都要歡喜地接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