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闡述腔隙性腦梗死的症狀表現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 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 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腔隙性腦梗死常見於中老年人, 男性較多, 多患高血壓病, 通常在白天活動中急性發病, 孤立性神經功能缺損常使臨床表現明顯, 也可在數小時至數天內漸進發病, 預後較好, 無頭痛, 顱內壓增高和意識障礙等。

臨床主要有4種經典的腔隙綜合征:

(1)純運動性輕偏癱(pure motor hemiparesis, PMH):常見, 通常為對側內囊後肢或腦橋病變, 表現面部及上下肢大體相同程度輕偏癱, 不伴感覺, 視覺及皮質功能缺失如失語, 腦幹病變不出現眩暈, 耳鳴, 眼震, 複視及小腦性共濟失調等, 多在2周內開始恢復, PMH亦可由頸內動脈或大腦中動脈閉塞, 硬膜下血腫或腦內占位性病變引起。

PMH有7種少見變異型:

①合併運動性失語:豆紋動脈閉塞所致, 為內囊膝部, 後肢及鄰近放射冠白質病灶, 不經CT證實, 臨床易誤診為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


②PMH不伴面癱:椎動脈或深穿支閉塞導致一側延髓錐體微梗死, 病初可有輕度眩暈, 舌麻, 舌肌無力等指示定位。

③合併水準凝視麻痹:病理證實為腦橋下部旁中線動脈閉塞, 累及腦橋旁正中網狀結構導致短暫一個半綜合征。

④合併動眼神經交叉癱:大腦腳中部病灶累及動眼神經傳出纖維。


⑤合併展神經交叉癱:腦橋下部旁中線區病灶累及展神經傳出纖維。

⑥伴精神錯亂急性發作, 注意力, 記憶力障礙, 病理證實為內囊前肢及後肢前部病灶, 破壞丘腦至額葉聯繫纖維。

⑦閉鎖綜合征:四肢癱, 不能講話, 眼球垂直運動保留, 是雙側內囊或腦橋病變使皮質脊髓束受損導致雙側PMH。

純感覺性卒中(pure sensory stroke, PSS):較常見, 特點是偏身感覺缺失, 可伴感覺異常, 如麻木, 燒灼或沉重感, 刺痛, 僵硬感等;是對側丘腦腹後核, 內囊後肢, 放射冠後部及延髓背外側病灶所致, 大腦後動脈閉塞以及丘腦或中腦小量出血可出現類似表現。

共濟失調性輕偏癱(ataxic-hemiparesis, AH):病變對側PMH伴小腦性共濟失調, 偏癱以下肢重(足踝部明顯), 上肢輕, 面部最輕;指鼻試驗, 跟膝脛試驗陽性, 通常由對側腦橋基底部上1/3與下2/3交界處, 內囊後肢及偏上處(影響顳, 枕橋束及錐體束)和放射冠及半卵圓中心(影響皮質腦橋束和部分錐體束)病變所致。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