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規模化豬場冬季高發豬病;豬呼吸道疾病發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內容摘要:豬呼吸系統疾病是危害養豬業的主要傳染病,可引起豬生產性能下降,導致養豬成本增加,經濟效益降低,給養豬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下面具體來瞭解一下:規模化豬場豬呼吸道疾病發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一、

為什麼多發呼吸道病?

古話說:病從口入。 豬的呼吸系統通過鼻腔與外界相通, 豬的消化系統通過口腔與外界相通, 母豬的生殖系統通過尿道與外界相通。 所以說豬場裡呼吸道、消化道及繁殖障礙方面的疾病最為常見。 規模化豬場因密度過大、通風不良、不同日齡的豬只混群飼養、寒冷潮濕、管理不當等導致有害氣體增加刺激呼吸道粘膜, 使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構成的三道天然屏障破壞, 機體抵抗力下降, 病原侵入, 引發呼吸道病, 該病已成當前養豬場最普遍和最嚴重的問題。 近年來, 支原體肺炎的日趨流行, 多種病毒性肺炎的感染,

這些病毒主要有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圓環病毒、豬流感和豬呼吸道冠狀病毒等, 加重了豬群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

二、呼吸道病症狀有哪些?

主要為喘氣、咳嗽(乾咳濕咳)、呼吸困難、發熱、攝食量減少、消瘦等, 藍耳病、豬流感還會引起體溫升高, 母豬流產等。

三、常見的呼吸道病有哪些?

藍耳病、支原體病、豬流感、多殺性巴氏桿菌病、放線桿菌胸膜肺炎、偽狂犬病、傳染性萎縮性鼻炎、鏈球菌及副豬嗜血桿菌等。 其中支原體病(氣喘病)無處不在。

四、豬呼吸道疾病的病理變化主要是什麼?

肺水腫、纖維素性滲出、出血瘀血、支氣管堵塞等是導致豬死亡及久治不愈的主要原因。

五、如何防控呼吸道病?

當呼吸道防禦系統受到干擾就會引起呼吸道疾病, 保護三道防線是應對豬呼吸道病的主 要工作, 重點做到以下幾點:

1.提高豬體抗病力, 減少應激。 可選擇扶正解毒散或黃芪超微粉等提高免疫力的藥物。

2.預防呼吸道應少用抗生素, 因為抗生素殺不死所有的細菌及病毒,

只會加重細菌的耐藥性而使豬只越來越難養。 應設法保住溫度的同時提高空氣品質, 地面勤清掃, 3-5天消毒1次, 莫讓氨氣等有害氣體超標。 讓豬和病打成平手, 也就是讓豬群與細菌或病毒達到一種和諧共處的生態平衡, 也可以說馴化呼道毒菌才是關鍵。

3.定期使用以下方案:“221呼吸道保健方案”麻杏石甘散超微粉(富利平)2kg+魚腥草超微粉2kg+20%替米考星預混劑或康佳1kg。 拌料1噸, 連用7天。

六、治療呼吸道疾病的要點及用藥指導

1.控制肺水腫和炎性滲出物是疾病恢復的重要因素。 肺水腫可加重纖維素性滲出物, 導致支氣管的堵塞而引起呼吸困難或死亡。

2.降低內毒素對肺部的損傷。

3.祛痰止咳, 提高免疫力。

4.清熱解毒, 活血化瘀。

5.中西結合,

抑制細菌及支原體的繁殖。

七、中醫中藥治療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基本思路及常用方劑。

肺部感染性疾病多屬於中獸醫外感熱病範疇, 細菌、病毒是外來風熱病邪的物質基礎之一。 病邪侵犯肺衛, 使肺失宣降, 肺氣郁閉, 鬱而化熱, 灼津成痰, 痰熱互結, 阻遏氣機, 而致痰熱塞肺鬱絡, 進而熾盛化火, 內傳營血, 致心神被蒙, 心血瘀阻, 釀成危急重症。 病毒外邪侵犯機體後是否發病及病情的輕重, 也與正氣是否充盛有很大關係。 反復呼吸道感染多屬肺氣虛損和肺脾兩虛。 應當益氣固表, 調和營衛, 扶正祛邪。

呼吸道感染的辨證治療,根據其病因、病機、證候表現以及病原學的不同,主要運用宣肺化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及扶正祛邪等幾個法則,且常幾種治法相兼為用。

1. 宣肺化痰 肺失宣降、痰熱內蘊是該類疾病的基本病機之一。宣肺化痰自然成為重要的治法。其代表方劑首推麻杏石甘散。宜肺化痰藥具有解熱、止咳祛痰、抗炎抗病毒作用,這可能與其具有對抗乙醯膽鹼、組胺對支氣管平滑肌的收縮作用,及抑制肥大細胞釋放組胺作用有關。本方常用于治療高熱病毒性肺炎、急性支氣管炎、大葉性肺炎;對高熱呼吸道細菌感染性疾病,加入清熱解毒藥(如魚腥草或金銀花、連翹),可明顯提高療效。

2. 清熱解毒 呼吸道病毒及細菌作為風熱病邪,引起外感熱病,病性屬熱,故治當祛除邪熱為法。治熱治變均應以清熱解毒貫穿始終。常用藥物多為清瘟敗毒散、魚腥草超微粉及雙黃連口服液等。

3. 活血化瘀 肺主宣發肅降,肺朝百脈,當肺的正常生理功能在外邪的影響下出現障礙時,機體血脈的正常運行受阻,氣滯而血瘀。活血化瘀主要機理是解除毛細血管痙攣,改善肺毛細血管灌注,有利於保持正常的氣體交換,保護毛細血管壁的完整,減輕肺水腫、纖維素滲出和出血,減輕血細胞栓塞,防止血小板聚集,避免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的發生和發展;並能解除支氣管痙攣,促進肺泡內滲出物的清除,因而能夠改善呼吸功能。羅氏認為,在解散表邪,清熱解毒基礎上加用活血化瘀的丹參注射液對病毒性肺炎療效更好。

4. 扶正祛邪 不少醫家在病毒性感染的治療中,在注重祛邪的同時,也認識到正氣內虛的病機,對於反復呼吸道感染(包括病毒感染)的治療,強調扶正祛邪,補脾益肺。首選扶正解毒散或黃芪超微粉+魚腥草超微粉。實驗證明,扶正解毒散(黃芪、板藍根、淫羊藿)對流感病毒具有明顯抑制作用,且能顯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對雞紅細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數。能明顯增加小鼠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的吞噬功能,能提高機體免疫球蛋白水準。

一、臨床症狀

發生呼吸道疾病的豬群主要表現為食欲減退、咳嗽、高熱稽留、皮膚發紅、精神不振、呼吸困難、喘氣、腹式呼吸、咳嗽、眼鼻分泌物增多、大便乾燥、背毛髒亂等。最急性者呼吸急促,突然死亡。當轉化為慢性病時表現為貧血、消瘦、被毛粗亂等症狀。當發生嚴重的細菌繼發感染時,死亡率較高。

二、防治措施

1.防止購入隱性感染豬

豬場內嚴格實行封閉式生產,即採用“自繁自養,全進全出”的養殖模式,防止外源病豬進入本場。確實需要引進種豬時,應遠離生產區隔離3個月,並對其進行預防性投藥,經檢疫證明無疫病時,才可混群飼養。

2.科學免疫

在母豬產前4周開始按計劃完成豬偽狂犬病、傳染性胃腸炎、豬瘟等疫苗的注射工作。給仔豬接種豬喘氣病疫苗,可在仔豬1周齡和3周齡時各注射支原體抗活疫苗1毫升和2毫升。儘量減少在保育期間注射各種疫苗。

3.科學飼養管理

(1)飼料品質要保證。飼喂優質的全價配合顆粒飼料或濕拌料,提高豬體抵抗力。禁止飼喂黴變和劣質飼料。

(2)搞好環境衛生。保持豬舍良好的通風條件,改善空氣品質,降低氨氣等有害氣體的濃度。及時清理豬的排泄物。定期滅鼠、滅蠅。

(3)做好消毒工作。在每批豬出欄後,豬舍須經嚴格沖洗消毒。首先,用高壓清洗機將豬舍內使用過的所有設備徹底沖洗乾淨;然後使用兩種廣譜消毒劑對豬舍進行第二次嚴格消毒,徹底消除地面、牆壁上的病原;最後,對空舍採取封閉薰蒸消毒,消滅空氣中的病原微生物。豬舍空置7天后再轉入新的豬群。

(4)豬舍內的溫度要適宜。注重控制好舍內的溫度,做到夏天防暑降溫、冬天防寒保暖,儘量使舍內每天早晚溫差不要太大。

4.藥物控制

(1)豬舍內設飲水加藥系統。可按0.7~1.0克/升的劑量在飲水中添加檸檬酸,使其pH值在3.5左右,可使仔豬的採食量和日增重明顯增加,提高豬群對呼吸道疾病的抵抗力。

(2)飼料中添加藥物。未發病之前,在飼料中添加中藥進行預防。對已經發病的豬群,每噸飼料中添加呼特加(20%替米考星)800克+氟特(20%氟苯尼考粉)800克,連用5~7天。對病情特別嚴重或治療效果不佳的病豬,應及時、果斷淘汰,防止疫病傳播。

(3)配合使用驅蟲藥物。斷奶仔豬轉入保育舍7天后,可在飼料中加0.2%伊維菌素粉劑2克/公斤,連喂7天。間隔7~l0天再喂1次,以後每隔7天驅蟲1次。也可使用滅通,按每33公斤體重1毫升的量肌肉注射。

親愛的養殖朋友們從現在起,關注微信公眾號:(養豬畜牧 / dfjyzxm),有什麼養殖方面的問題,行情分析,養殖疑惑,疾病防治,政策解讀我們會有專業老師第一時間給你回復!

呼吸道感染的辨證治療,根據其病因、病機、證候表現以及病原學的不同,主要運用宣肺化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及扶正祛邪等幾個法則,且常幾種治法相兼為用。

1. 宣肺化痰 肺失宣降、痰熱內蘊是該類疾病的基本病機之一。宣肺化痰自然成為重要的治法。其代表方劑首推麻杏石甘散。宜肺化痰藥具有解熱、止咳祛痰、抗炎抗病毒作用,這可能與其具有對抗乙醯膽鹼、組胺對支氣管平滑肌的收縮作用,及抑制肥大細胞釋放組胺作用有關。本方常用于治療高熱病毒性肺炎、急性支氣管炎、大葉性肺炎;對高熱呼吸道細菌感染性疾病,加入清熱解毒藥(如魚腥草或金銀花、連翹),可明顯提高療效。

2. 清熱解毒 呼吸道病毒及細菌作為風熱病邪,引起外感熱病,病性屬熱,故治當祛除邪熱為法。治熱治變均應以清熱解毒貫穿始終。常用藥物多為清瘟敗毒散、魚腥草超微粉及雙黃連口服液等。

3. 活血化瘀 肺主宣發肅降,肺朝百脈,當肺的正常生理功能在外邪的影響下出現障礙時,機體血脈的正常運行受阻,氣滯而血瘀。活血化瘀主要機理是解除毛細血管痙攣,改善肺毛細血管灌注,有利於保持正常的氣體交換,保護毛細血管壁的完整,減輕肺水腫、纖維素滲出和出血,減輕血細胞栓塞,防止血小板聚集,避免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的發生和發展;並能解除支氣管痙攣,促進肺泡內滲出物的清除,因而能夠改善呼吸功能。羅氏認為,在解散表邪,清熱解毒基礎上加用活血化瘀的丹參注射液對病毒性肺炎療效更好。

4. 扶正祛邪 不少醫家在病毒性感染的治療中,在注重祛邪的同時,也認識到正氣內虛的病機,對於反復呼吸道感染(包括病毒感染)的治療,強調扶正祛邪,補脾益肺。首選扶正解毒散或黃芪超微粉+魚腥草超微粉。實驗證明,扶正解毒散(黃芪、板藍根、淫羊藿)對流感病毒具有明顯抑制作用,且能顯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對雞紅細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數。能明顯增加小鼠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的吞噬功能,能提高機體免疫球蛋白水準。

一、臨床症狀

發生呼吸道疾病的豬群主要表現為食欲減退、咳嗽、高熱稽留、皮膚發紅、精神不振、呼吸困難、喘氣、腹式呼吸、咳嗽、眼鼻分泌物增多、大便乾燥、背毛髒亂等。最急性者呼吸急促,突然死亡。當轉化為慢性病時表現為貧血、消瘦、被毛粗亂等症狀。當發生嚴重的細菌繼發感染時,死亡率較高。

二、防治措施

1.防止購入隱性感染豬

豬場內嚴格實行封閉式生產,即採用“自繁自養,全進全出”的養殖模式,防止外源病豬進入本場。確實需要引進種豬時,應遠離生產區隔離3個月,並對其進行預防性投藥,經檢疫證明無疫病時,才可混群飼養。

2.科學免疫

在母豬產前4周開始按計劃完成豬偽狂犬病、傳染性胃腸炎、豬瘟等疫苗的注射工作。給仔豬接種豬喘氣病疫苗,可在仔豬1周齡和3周齡時各注射支原體抗活疫苗1毫升和2毫升。儘量減少在保育期間注射各種疫苗。

3.科學飼養管理

(1)飼料品質要保證。飼喂優質的全價配合顆粒飼料或濕拌料,提高豬體抵抗力。禁止飼喂黴變和劣質飼料。

(2)搞好環境衛生。保持豬舍良好的通風條件,改善空氣品質,降低氨氣等有害氣體的濃度。及時清理豬的排泄物。定期滅鼠、滅蠅。

(3)做好消毒工作。在每批豬出欄後,豬舍須經嚴格沖洗消毒。首先,用高壓清洗機將豬舍內使用過的所有設備徹底沖洗乾淨;然後使用兩種廣譜消毒劑對豬舍進行第二次嚴格消毒,徹底消除地面、牆壁上的病原;最後,對空舍採取封閉薰蒸消毒,消滅空氣中的病原微生物。豬舍空置7天后再轉入新的豬群。

(4)豬舍內的溫度要適宜。注重控制好舍內的溫度,做到夏天防暑降溫、冬天防寒保暖,儘量使舍內每天早晚溫差不要太大。

4.藥物控制

(1)豬舍內設飲水加藥系統。可按0.7~1.0克/升的劑量在飲水中添加檸檬酸,使其pH值在3.5左右,可使仔豬的採食量和日增重明顯增加,提高豬群對呼吸道疾病的抵抗力。

(2)飼料中添加藥物。未發病之前,在飼料中添加中藥進行預防。對已經發病的豬群,每噸飼料中添加呼特加(20%替米考星)800克+氟特(20%氟苯尼考粉)800克,連用5~7天。對病情特別嚴重或治療效果不佳的病豬,應及時、果斷淘汰,防止疫病傳播。

(3)配合使用驅蟲藥物。斷奶仔豬轉入保育舍7天后,可在飼料中加0.2%伊維菌素粉劑2克/公斤,連喂7天。間隔7~l0天再喂1次,以後每隔7天驅蟲1次。也可使用滅通,按每33公斤體重1毫升的量肌肉注射。

親愛的養殖朋友們從現在起,關注微信公眾號:(養豬畜牧 / dfjyzxm),有什麼養殖方面的問題,行情分析,養殖疑惑,疾病防治,政策解讀我們會有專業老師第一時間給你回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