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綠馬甲”“小紅帽”,是“有困難找我們”的總代言

攝影記者曾智

初冬時分, 落葉滿地。 每天早上6點, 居住諾維溪谷社區的叢豔, 都會跟一些穿著綠馬甲的居民一起, 準時出現在樓道口,

手裡拎著清掃工具和幾個黑色塑膠袋, 開始清掃地上的落葉。 不一會, 更多的“綠馬甲”會從社區四面八方趕來, 大家自覺分散在社區道路兩側, 堆積、裝袋、抬走, 不一會兒, 社區道路被清理得乾乾淨淨。

多年來, 在甘井子區形成了特有的“五合共進”志願服務品牌模式, 由志願者帶動, 漸漸在居民間形成了文明合唱, 打造出10分鐘志願服務圈。

“冬日暖陽”給居民冬天送去無限溫暖

“今天社區32-35號樓前有許多落葉掉在地上, 咱明早6點在32號樓門口集合, 帶著工具一起掃落葉”、“45號樓的宋大媽明早要去買秋菜, 誰有空一起去幫忙將秋菜搬到樓上去”……作為“冬日暖陽服務隊”的負責人, 每天晚上, 居住在諾維溪谷社區的叢豔都會將當天收集上來的任務資訊做好分配,

然後發送到居民組織的“冬日暖陽服務隊”微信群中。 而每天清晨, 她又準時出現在社區裡, 帶領這些居民清掃地上被吹下的落葉。

今年40歲的叢豔是甘井子區辛寨子街道由家村資訊員, 2014年當選村第三黨支部書記以來, 她便組織支部黨員積極踴躍參與各種志願服務, 看望照料空巢老人、關愛流動兒童、扶貧濟困捐資助學中總能看到他們熟悉的身影。 2015年11月, 叢豔發起組建了“冬日暖陽服務隊”, 並建立微信群。 慢慢的, 受到暖陽服務的居民們也被帶動起來, 加入到服務隊伍中。 叢豔告訴記者, 服務隊中的許多人都是由家村在職人員, 平日都有各自的工作, 但只要一有閒置時間, 大家都會積極要求參加各種志願服務。

他們把自己的職責看得很重, 不論是颳風下雨, 還是酷暑難耐, 村裡每一條街巷、每一個需要的地方, 都能看到他們堅守的身影。

轄區越來越多的居民主動加入到隊伍中, 如今的“冬日暖陽服務隊”已經從起初幾個人發展到現在30個人, 此外還有不少居民雖未加入隊伍, 但也會不定期地參加溫暖活動。

幫忙網購, 讓老年人變成“網路達人”

韓家鴻便是“網路達人”一員, 今年32歲的韓家鴻是由家村的一名保安, 平日經常幫助村裡接收一些快件。 2014年“網路達人”志願服務隊組建後, 韓家鴻便又多了一項任務, 幫助居民特別是中老年人網購商品。 昨日下午, 當記者找到韓家鴻時, 他正在幫助居民王大爺在網上買衣服。

王大爺告訴記者, 天冷了, 自己想在網上買一件衝鋒衣, 兒女都不在身邊, 只能找韓家鴻來幫忙。 在韓家鴻的幫忙下, 十分鐘後, 王大爺在網上挑選了一件稱心的衣服。

韓家鴻說, 由於工作的原因, 自己平日很少出門逛街, 很多時候都願意在網上購物, 久而久之, 自己身邊許多同事和朋友都找自己幫忙, 組建“網路達人”志願服務隊後, 大家只要買東西第一時間就會找到他, “就連大家晚上在一起跳廣場舞的鞋, 都是我在網上統一訂購的。 ”韓家鴻說, 一有時間, 他們這些達人們還會教大家如何在網上進行購物, 現如今, 村裡許多老年人都會用自己的手機進行網購, 有的甚至還變成了“網路達人”, “我們的服務量越來越少了,

隊員都快失寵了。 ”韓家鴻笑著說道。

四二七樓院裡的

升旗儀式

走進周盛社區四二七文明樓院, 總能看到“大連好人”刁秀英忙碌的身影, 她是四二七樓院的樓長。 退休後她幾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鄰里互助上, 樓院裡誰家有個大事小情, 都願去找她幫忙。 樓長的行為也影響到整個樓院居民的生活態度。 每逢重大節日, 小院都要舉行升旗儀式;有的居民給小院鋪上了方磚、健身路徑, 就會另有鄰居給樓院安裝櫥窗, 現在爭做好事、助人為樂在四二七文明樓院蔚然成風。

家門口的花壇也是四二七樓院居民一起建設起來的。 從無到有、從荒到綠, 居民家門前的208個棄管花壇經改造全部由居民志願認領, 認領人負責清理、買樹、買花、施肥、護綠, 花壇一天天變美變靚,成為居民家門前的“一景”。

連結

全區:

打造甘井子區

分鐘志願服務圈

如今,“讓志願服務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正逐漸成為甘井子區廣大居民的共識,學雷鋒志願服務已經成為甘井子區最廣泛的群眾道德實踐活動。

依託各級文明單位建立了區直屬服務隊,依託物業公司建立“五位元一體”社區服務隊,依託各種老年服務機構建立互助志願服務隊等,志願者人數占到全區總人口數的10.2%。多年來,甘井子區形成了“常態化活動周周有、品牌化活動年年出”的活動氛圍,並重點實施了“幸福五星”志願服務誠信示範街、“七彩星河”五位元一體社區志願服務模式、“黨員志願服務超市”“便民之家”“鄰里好幫手”等一批品牌化活動,打造10分鐘綜合志願服務圈,促文明服務開展“常態化、品牌化”。

記者發言

在甘井子幾個社區的採訪,記者感受到的都是生活中的溫暖。

現如今,在甘井子區,“綠馬甲”“小紅帽”這些志願者代名詞已家喻戶曉。無論是居民家裡的門鎖壞了,還是雪天路滑需要人推車,只需要一個電話,就會有熱心服務的鄰居馬上趕到居民家中幫忙。在記者採訪中發現,許多人已將互幫互助過成了自己的一種生活。

若說開始還是幾個人、幾十個人,可慢慢地,在生活方式的索引下,受助的居民也開始貢獻著自己的“特長”,去表達,去實踐他的幫助。其實,在這樣的氛圍裡,沒有永遠的志願者,也沒有永遠的受益人,大家過出來的,都是日積月累的生活樂趣。正如叢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所說,“每次志願服務對我來說都是一種享受,他人臉上的微笑就是對我最大的慰藉,能為鄰居們奉獻一份力量我覺得特別自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在愛心的相互傳遞中,城市的精神文明內涵不斷豐富…… 記者畢重偉

花壇一天天變美變靚,成為居民家門前的“一景”。

連結

全區:

打造甘井子區

分鐘志願服務圈

如今,“讓志願服務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正逐漸成為甘井子區廣大居民的共識,學雷鋒志願服務已經成為甘井子區最廣泛的群眾道德實踐活動。

依託各級文明單位建立了區直屬服務隊,依託物業公司建立“五位元一體”社區服務隊,依託各種老年服務機構建立互助志願服務隊等,志願者人數占到全區總人口數的10.2%。多年來,甘井子區形成了“常態化活動周周有、品牌化活動年年出”的活動氛圍,並重點實施了“幸福五星”志願服務誠信示範街、“七彩星河”五位元一體社區志願服務模式、“黨員志願服務超市”“便民之家”“鄰里好幫手”等一批品牌化活動,打造10分鐘綜合志願服務圈,促文明服務開展“常態化、品牌化”。

記者發言

在甘井子幾個社區的採訪,記者感受到的都是生活中的溫暖。

現如今,在甘井子區,“綠馬甲”“小紅帽”這些志願者代名詞已家喻戶曉。無論是居民家裡的門鎖壞了,還是雪天路滑需要人推車,只需要一個電話,就會有熱心服務的鄰居馬上趕到居民家中幫忙。在記者採訪中發現,許多人已將互幫互助過成了自己的一種生活。

若說開始還是幾個人、幾十個人,可慢慢地,在生活方式的索引下,受助的居民也開始貢獻著自己的“特長”,去表達,去實踐他的幫助。其實,在這樣的氛圍裡,沒有永遠的志願者,也沒有永遠的受益人,大家過出來的,都是日積月累的生活樂趣。正如叢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所說,“每次志願服務對我來說都是一種享受,他人臉上的微笑就是對我最大的慰藉,能為鄰居們奉獻一份力量我覺得特別自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在愛心的相互傳遞中,城市的精神文明內涵不斷豐富…… 記者畢重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