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唯有狠心的父母,才會教育出能自立的孩子

唯有狠心的父母, 才會教育出能自立的孩子

1 考試孩子沒考號, 回家去找父母要

一次考試, 開考了, 監考教師卻發現還缺一個學生, 馬上與其班主任聯繫, 問是否請假, 班主任說, “不應該缺啊?預備鈴響我還見他來著。 ”學生失蹤, 這可是大事。 學校馬上召集老師, 準備四處尋找。 這時, 卻見該生和家長匆匆奔來, 見到班主任一臉的怒氣:“我的兒子犯了什麼錯?為什麼不讓他考試?”班主任一時丈二和尚摸不著了頭腦, “沒有犯錯啊?沒有不讓他考啊!”

學生說:“沒有我的考號”。

班主任說:“不是給你考號了嗎?”

學生說:“那個號被別人坐了!”

班主任說:“沒有啊, 座位現在還空著啊, 學校正想派人找你呢!”

原來, 是學生記錯了考號, 找到別人座位上去了, 座位上那當然會有人。

這事看起來只不過是個小小的誤會, 但細想起來卻發人深省。 記錯考號, 不是什麼大事。 沒有了考試座位, 你找老師啊, 回家找家長有什麼用呢?家長也得找老師解決啊!可是, 我們的孩子卻捨近求遠, 回家找家長求救, 這多虧是離家近, 如果離家遠些, 等搬來家長, 考試不就給耽誤了。 這件事折射出了什麼?折射出我們孩子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凡事只知道依賴家長。 孩子為什麼會這樣?是從小被家長“包養”的結果。

2自己工作沒注意, 要問父母再同意

現如今, 我們的孩子, 從小衣來伸手, 飯來張口, 上學有人送, 放學有人接, 一切皆有家長安排的妥妥貼貼, 從小到大, 一路順風, 凡事總是家長沖在前, 凡事都有家長來操心, 自己從來都不需要獨立做任何事。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 自然遇事就找家長, 這種依賴成為習慣, 長大了也難以改變。

有一年, 學校新分來一位女教師, 英語專業。 可是學校的英語課程已分好, 語文卻還沒人教。 校長於是和新老師商量說:“你學的雖是英語專業, 但現在學校缺一位語文老師, 你看, 是不是委屈一下, 先試教一年語文?”新老師躊躇再三, 回答令校長幾乎捧腹, 新老師的回答是:“不知我媽是不是同意, 我要回家問了我媽再說!”

這位新老師的故事並非個例。 畢業求職季, 不是有很多的大學生畢業生都是由家長出面代勞, 而本人還如小時候一樣, 依偎在家長身後“坐等”結果……

3孩子大了要獨立, 父母當要下狠心

《狐狸的故事》是日本上世紀80年代初的一部紀錄片。 影片以寫實的手法記述了一對狐狸夫婦養育狐狸子女的過程。

春風吹來的時候, 狐狸媽媽生下了五個可愛的小狐狸, 五個小傢伙倍受爸爸媽媽的寵愛, 它們在爸媽懷裡撒嬌, 快樂地享受著父母獵來的美食……在爸媽的精心呵護下, 狐狸姊妹漸漸長大……

秋天到來的時候, 一向慈愛的父母忽然變了臉, 對小狐狸又咬又追, 直至把它們一個個趕出家門, 小狐狸們實在不明白, 往日慈愛的父母怎麼忽然就變了臉, 但無奈于父母的兇狠, 只好依依不捨地離家而去……看著孩子們漸漸消失的身影, 狐狸爸爸媽媽昂起了頭, 仰天長嚎……這個故事看起來有些悲涼, 但我們不得不為狐狸爸媽的“智慧”所折服, 孩子大了, 就要學會自己覓食, 不能總躺在父母的懷抱裡……

只有“狠心”的父母, 才會教育出能自立的孩子!孩子長大了,

就要將他們趕出家門, 讓它們自立, 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則。 唯如是, 才會有其物種的繁衍生息, 不斷強大!可是, 作為地球上最具智慧的高級動物——人, 特別是中國愛子心切的父母們, 卻早已忘棄了這一自然法則, 總想把孩子含在嘴裡, 捧在手中, 捂在心上, 把孩子永遠圈在自己的懷抱裡……豈不知這樣的愛, 違背了自然規律, 註定會變成一種害……

4父母愛孩沒有錯,當有限度不能過

可憐天下父母心。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是父母的本能,可是,作為父母,應當明白,愛是有限度的,我們照顧得了孩子一時,卻無法照顧他們一世。真愛孩子就要為孩子的一生著想,不能眼中只盯住文化課學習,包辦孩子學習以外的一切,剝蝕了孩子獨自解決問題、獨立生活的能力,讓孩子在學校時,找不到考場考號;走上社會,不知道語文可不可教,機器能不能開;走在馬路上,弄不清該走左邊還是右邊……最後,不得不呆在家裡,成為啃老一族!

4父母愛孩沒有錯,當有限度不能過

可憐天下父母心。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是父母的本能,可是,作為父母,應當明白,愛是有限度的,我們照顧得了孩子一時,卻無法照顧他們一世。真愛孩子就要為孩子的一生著想,不能眼中只盯住文化課學習,包辦孩子學習以外的一切,剝蝕了孩子獨自解決問題、獨立生活的能力,讓孩子在學校時,找不到考場考號;走上社會,不知道語文可不可教,機器能不能開;走在馬路上,弄不清該走左邊還是右邊……最後,不得不呆在家裡,成為啃老一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