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飛雲江畔的老街和小村

飛雲江清波碧浪, 百轉千回, 流淌在甌越大地上, 潤澤著萋萋芳草, 催開了簇簇鮮花。 在它日夜擁抱和親吻著的文成山城珊溪鎮, 有一條曾經店鋪林立、人群熙熙的古街, 是古時連接閩浙的官道, 這條古街叫珊溪街。 而在珊溪水庫下游一公里處的飛雲江北岸, 還有一個有著光榮往事的紅色小村, 名叫坦岐村。

商業老街, 遠去的三大店家

珊溪鎮以溪為名, 是三條溪流的彙聚之地, 毛坑溪和南垟溪在溪坑口匯合成為珊溪河, 由南向北流入飛雲江。 珊溪一名來歷也頗為曲折, 最早的地名當地人叫溪口, 外地人叫山溪, 因飛雲江穿流於山間而得名, 後來統一叫三溪。 珊溪河兩邊遍佈杉樹, 又改名為杉溪, 1932年, 當時的鎮長劉輔仁覺得“杉溪”名字不雅, 見周邊有4座小山挨得很近, 像珊瑚礁, 將杉溪改為珊溪。 珊溪鎮東鄰平陽, 南接蒼南, 西連泰順, 與福建壽寧等地交往密切,

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 東、南、西部群山逶迤, 溝穀縱橫, 地勢較高, 山民的外出和物流, 依靠著飛雲江的水路, 明朝時, 珊溪集鎮成了浙西南山區文成境內較發達的商品交易地和文泰交界重要的水上交通埠頭。

我在珊溪鎮文化人包學冠的陪同下走訪了珊溪老街。

老街位於珊溪鎮街頭村至街尾村, 南北走向, 920米。 街上大多為二層木構樓房, 下層為店鋪, 上層為住房。 現在老街寂靜, 老屋大多被拆, 留下來的也基本上人去樓空。

我們先從街頭村走起, 原坐落於街頭村的羅茂盛已經不存在了, 原址上正在加蓋樓房。 我在街頭村遇到幾位羅家後人, 他們說:羅茂盛的創辦人叫羅德溫, 省吃儉用積攢了一點資本, 在珊溪街頭首先開辦雜貨店, 賣煤油、石灰等貨, 同時也收購一些山貨運到里安去賣, 中年逐步發跡, 形成一定規模, 當地人常以他的店號羅茂盛稱呼他。 他有6個兒子, 就在街頭蓋起水門汀(水刷石地面, 一種人造石料)6間三層樓, 是珊溪鎮第一座洋房, 一樓全部用於開店,

經營生活用品、建築器材、水產洋貨等, 商品琳琅滿目, 很是齊全, 用當時的“流行語”來說, 除了棺材, 店內什麼東西都賣。 店裡有專門的“帳房先生”, 也有好幾個學徒, 他們“早五晚十”, 起早貪黑, 當時大戶人家才用得起汽燈, 羅茂盛每晚都點10盞汽燈。 羅德溫花錢買過一個邑庠生。 民國時, 6間房屋被國民黨兵燒掉了3間, 留下的3間在新中國成立後一度作為珊溪鎮辦公用房, 可惜後來也被拆除了。

夏裕春的創辦人叫夏盛博, 習武之人, 他經商賺錢後蓋了5間三層木結構樓房, 中間一間蓋有玻璃瓦, 是珊溪鎮第一棟使用玻璃的洋房。 他還在泰順的江口、百丈等地開設門市部, 相當於現在的連鎖店。 玻璃洋房在1969年的火災中燒毀。

當年, 這裡最多的是篾店和鐵鋪

當年, 珊溪老街上最多的是做篾店和打鐵鋪。 做篾辛苦, 賺錢不多, 但山裡人事業難找, 珊溪有豐富的竹子資源, 學做篾不需要本錢, 就有許多人做了篾工, 當了師傅。 做篾時以蹲為主, 去學做篾的都是十一二歲的孩子, 這個年齡骨頭軟, 容易學蹲,到了15歲以上,骨頭硬朗起來,學做篾難度就大了。做篾的工廠必須能容納長長的毛竹,在農村只有房屋的中堂才適宜。可農家多養雞,劈篾時要靠牙齒咬著篾條,篾工嘴邊常常粘到雞屎。冬天裡,山風凜冽,上間中堂不擋風,毛竹捏在手裡就像摸著冰塊一樣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做一年的篾,工錢只有幾十元,有句俗語叫“打鐵紅一紅,抵你做篾兩三工”。

做篾需要大量鐵制工具,有劈篾刀、刮刀、仰刨、車鑽、鑿、鋸、尖門等,僅劈篾刀,大大小小也有好幾種。做篾帶動打鐵業,珊溪老街出現了許多打鐵鋪,當年僅西山嶺腳就有五六十家,一鋪連著一鋪。叮噹叮噹,清脆的打鐵聲此起彼伏,從早到晚從不停歇。

我特地去西山嶺腳尋找打鐵鋪,發現還有一家“珊溪中字型大小”,設在一間低矮的棚屋裡。師傅叫柳孟雲,技術是家傳的。他說:“我17歲開始打鐵,今年已經57歲,什麼鐵器都能打,最拿手的是刀具,你報得出名的刀具我店裡都有。現在大多器具是訂打的,剛剛有雲和的客人來電預訂100把菜刀。”我問他100把菜刀要幾天打?他說要10天。我問打一天可以賺多少錢?他說可以賺兩三百,但也不是一年365天都在打鐵賺錢,經常要去里安等地買原料,一年的收入不到8萬元。我問怎麼不帶個徒弟?他說以前也有帶徒弟的,可是有一次徒弟在使用砂輪時,砂輪突然破裂,徒弟的腰部被打成重傷,賠了30萬元,就不招徒弟了。我買了兩把菜刀,又薄又輕,刀上烙有一個“中”字。他說:“這‘中’是我的鋪號,我的產品若有品質問題,可隨時退換。”他還把“中”烙成空心字,這樣別人“冒”不起來。

街尾村珊溪街1號曾經遭受過火災,現在還留有破敗的一層磚牆,可是,這裡是舊時舟楫往來的埠頭,曾經是老街最熱鬧的地方。每一天,從朝霞映到飛雲江江面的那一刻,甚至更早,這裡熱鬧的大幕就拉開了。被稱之為大嶨艇的木船已經有幾十隻停靠在埠頭前、溪岸邊,有來自上游匯溪、東龍鄉和泰順縣的,有來自下游巨嶼、嶨口鄉和里安縣(里安於1987年撤縣建市)的,從上游運下來的多為山貨,從下游運上來的有大米、魚鹹、洋貨、百貨等。

紅色小村,可歌可泣的往事

告別老街,我們來到了珊溪鎮坦岐村,這個飛雲江畔的革命老村。

1939年10月,中共坦岐村總支委員會成立,這是文成境內第一個黨總支,下屬9個黨支部,黨員240名。

坦岐村與國民黨的鯉魚山碉堡僅隔飛雲江,距離不到400米,大聲說話唱歌兩岸都能相聞。他們就在敵人的眼皮底下幹革命,浙南特委書記龍躍就常來坦岐村。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國民黨當局調浙保二團、四團對革命根據地實行武裝“清鄉”,先後4次派兵到坦岐村進行殘酷的圍剿,先後殺害共產黨員16名。但是,烈士的革命精神激勵著更多的黨員群眾英勇鬥爭,前赴後繼。在艱難的革命鬥爭歲月裡,坦岐成了摧不垮、打不爛的戰鬥堡壘,成為文成乃至浙南地區革命鬥爭的一面鮮紅旗幟。

包學冠說:在這個紅色村莊裡,婦女黨支部書記朱碎柳一家就有12名黨員,是著名的“黨員之家”,她有七姐妹,長相清秀而相似,又都是黨員,被稱為“革命的七仙女”。朱碎柳是七姐妹中長得最漂亮的一個,亭亭玉立,優雅端莊,能歌善舞,在村裡教唱《送郎當紅軍》《婦女解放歌》。有一次,朱碎柳接到送情報到紅軍挺進師的任務,她把情報卷成條,包好塞入臭帶魚的肚子裡,放在籃子裡假裝走親戚。途經一座橋時遇敵人的哨兵,受到搜查,哨兵沒有發現什麼問題,就把臭帶魚倒在乾涸的河床上。朱碎柳跟哨兵爭吵,哨兵竟把她從10米高的橋上推下去,當場摔得昏死過去。她醒來時已是黑夜,慌忙尋找藏有情報的臭帶魚,帶著傷痛弓背前行,上山路時爬著走,石階上留下她的血跡,終將情報送到部隊。

包學冠又動情地給我講了一個故事:1940年8月24日,浙南特委武工隊幹部蘇鬥正率領13名隊員在黃坦鎮鄭坑村遭敵人圍攻,突圍中蘇鬥正受傷,戰友們抬著他去紅軍醫院搶救,半路時又遭敵人追剿,蘇鬥正犧牲,並被砍去頭顱掛在樹上“示眾”,後又被埋在鯉魚山。坦岐黨總支委員朱昌丟、朱大油、朱德楚三人扮成漁民在鯉魚山腳的江裡打魚,等到夜幕籠罩下來,他們潛到山上偷來蘇鬥正的頭顱,與其軀體埋在一起。

我兩次去坦歧村,都是驕陽如火。我驀然發現,在純粹的陽光下,這個平靜的村莊原來是那麼豐富和高貴,充滿著奮進和激越的力量。

這個村莊裡有坦岐革命烈士陵園,東面的百萬山上,則建有劉英紀念館,

坦岐革命烈士陵園建于1953年,墓地不大,四周砌築兩米高的圍牆,埋葬著坦岐村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14位。

現在,血雨腥風的日子早已遠去,半個多世紀前的英勇與悲壯刻于烈士陵園的紀念碑上,供後人敬仰、緬懷。每年清明節,當地學生和村民都會自發來這裡祭奠。

容易學蹲,到了15歲以上,骨頭硬朗起來,學做篾難度就大了。做篾的工廠必須能容納長長的毛竹,在農村只有房屋的中堂才適宜。可農家多養雞,劈篾時要靠牙齒咬著篾條,篾工嘴邊常常粘到雞屎。冬天裡,山風凜冽,上間中堂不擋風,毛竹捏在手裡就像摸著冰塊一樣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做一年的篾,工錢只有幾十元,有句俗語叫“打鐵紅一紅,抵你做篾兩三工”。

做篾需要大量鐵制工具,有劈篾刀、刮刀、仰刨、車鑽、鑿、鋸、尖門等,僅劈篾刀,大大小小也有好幾種。做篾帶動打鐵業,珊溪老街出現了許多打鐵鋪,當年僅西山嶺腳就有五六十家,一鋪連著一鋪。叮噹叮噹,清脆的打鐵聲此起彼伏,從早到晚從不停歇。

我特地去西山嶺腳尋找打鐵鋪,發現還有一家“珊溪中字型大小”,設在一間低矮的棚屋裡。師傅叫柳孟雲,技術是家傳的。他說:“我17歲開始打鐵,今年已經57歲,什麼鐵器都能打,最拿手的是刀具,你報得出名的刀具我店裡都有。現在大多器具是訂打的,剛剛有雲和的客人來電預訂100把菜刀。”我問他100把菜刀要幾天打?他說要10天。我問打一天可以賺多少錢?他說可以賺兩三百,但也不是一年365天都在打鐵賺錢,經常要去里安等地買原料,一年的收入不到8萬元。我問怎麼不帶個徒弟?他說以前也有帶徒弟的,可是有一次徒弟在使用砂輪時,砂輪突然破裂,徒弟的腰部被打成重傷,賠了30萬元,就不招徒弟了。我買了兩把菜刀,又薄又輕,刀上烙有一個“中”字。他說:“這‘中’是我的鋪號,我的產品若有品質問題,可隨時退換。”他還把“中”烙成空心字,這樣別人“冒”不起來。

街尾村珊溪街1號曾經遭受過火災,現在還留有破敗的一層磚牆,可是,這裡是舊時舟楫往來的埠頭,曾經是老街最熱鬧的地方。每一天,從朝霞映到飛雲江江面的那一刻,甚至更早,這裡熱鬧的大幕就拉開了。被稱之為大嶨艇的木船已經有幾十隻停靠在埠頭前、溪岸邊,有來自上游匯溪、東龍鄉和泰順縣的,有來自下游巨嶼、嶨口鄉和里安縣(里安於1987年撤縣建市)的,從上游運下來的多為山貨,從下游運上來的有大米、魚鹹、洋貨、百貨等。

紅色小村,可歌可泣的往事

告別老街,我們來到了珊溪鎮坦岐村,這個飛雲江畔的革命老村。

1939年10月,中共坦岐村總支委員會成立,這是文成境內第一個黨總支,下屬9個黨支部,黨員240名。

坦岐村與國民黨的鯉魚山碉堡僅隔飛雲江,距離不到400米,大聲說話唱歌兩岸都能相聞。他們就在敵人的眼皮底下幹革命,浙南特委書記龍躍就常來坦岐村。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國民黨當局調浙保二團、四團對革命根據地實行武裝“清鄉”,先後4次派兵到坦岐村進行殘酷的圍剿,先後殺害共產黨員16名。但是,烈士的革命精神激勵著更多的黨員群眾英勇鬥爭,前赴後繼。在艱難的革命鬥爭歲月裡,坦岐成了摧不垮、打不爛的戰鬥堡壘,成為文成乃至浙南地區革命鬥爭的一面鮮紅旗幟。

包學冠說:在這個紅色村莊裡,婦女黨支部書記朱碎柳一家就有12名黨員,是著名的“黨員之家”,她有七姐妹,長相清秀而相似,又都是黨員,被稱為“革命的七仙女”。朱碎柳是七姐妹中長得最漂亮的一個,亭亭玉立,優雅端莊,能歌善舞,在村裡教唱《送郎當紅軍》《婦女解放歌》。有一次,朱碎柳接到送情報到紅軍挺進師的任務,她把情報卷成條,包好塞入臭帶魚的肚子裡,放在籃子裡假裝走親戚。途經一座橋時遇敵人的哨兵,受到搜查,哨兵沒有發現什麼問題,就把臭帶魚倒在乾涸的河床上。朱碎柳跟哨兵爭吵,哨兵竟把她從10米高的橋上推下去,當場摔得昏死過去。她醒來時已是黑夜,慌忙尋找藏有情報的臭帶魚,帶著傷痛弓背前行,上山路時爬著走,石階上留下她的血跡,終將情報送到部隊。

包學冠又動情地給我講了一個故事:1940年8月24日,浙南特委武工隊幹部蘇鬥正率領13名隊員在黃坦鎮鄭坑村遭敵人圍攻,突圍中蘇鬥正受傷,戰友們抬著他去紅軍醫院搶救,半路時又遭敵人追剿,蘇鬥正犧牲,並被砍去頭顱掛在樹上“示眾”,後又被埋在鯉魚山。坦岐黨總支委員朱昌丟、朱大油、朱德楚三人扮成漁民在鯉魚山腳的江裡打魚,等到夜幕籠罩下來,他們潛到山上偷來蘇鬥正的頭顱,與其軀體埋在一起。

我兩次去坦歧村,都是驕陽如火。我驀然發現,在純粹的陽光下,這個平靜的村莊原來是那麼豐富和高貴,充滿著奮進和激越的力量。

這個村莊裡有坦岐革命烈士陵園,東面的百萬山上,則建有劉英紀念館,

坦岐革命烈士陵園建于1953年,墓地不大,四周砌築兩米高的圍牆,埋葬著坦岐村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14位。

現在,血雨腥風的日子早已遠去,半個多世紀前的英勇與悲壯刻于烈士陵園的紀念碑上,供後人敬仰、緬懷。每年清明節,當地學生和村民都會自發來這裡祭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