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他自建系統衝刺社區最後100米快遞收發 半年內拓5500家網點 去年已盈利

文| 鉛筆道 記者 趙芳馨

►導語

結束菜鳥驛站區域服務商的業務後, 熊貓快收於去年5月切入包裹後市場, 探索社區商業。

項目主要解決“社區物流最後100米”問題,

為使用者提供快遞收發服務。 團隊曾開設三家直營店, 接入協力廠商O2O生活服務, 如水果生鮮等。

雖得到了驗證, 但此種模式過重, 團隊轉讓了直營店, 先著力擴大規模。 去年9月起, 團隊開始啟動區域合夥人模式, 借用他們的本地優勢快速拓展領地。

目前, 熊貓快收已發展100多位城市合夥人, 拓展5500家網點, 平均每天接收3萬多個包裹(已上線業務的3000多家網點的包裹量, 其它網點經培訓後分批上線), 與中通、韻達、優速大包裹等快遞打通了IT系統(與圓通系統也基本對接完畢, 下一步啟動申通對接), 去年實現盈利。

注: 鐵木真諾文中資料無誤, 為其真實性負責, 鉛筆道已備份錄音速記, 為內容客觀性背書。

與菜鳥驛站的合作到期後,

鐵木真和團隊思索接下來的發展方向。

這幾年作為菜鳥驛站的區域服務商, 熊貓快收的業務覆蓋南京、蘇州兩市以及安徽省, 合作了四千家網點。 但用心做快遞, “賺的錢不多, 甚至是虧損的”。

就快遞業務來說, 團隊很有信心, 也有經驗, 因此想嘗試包裹後市場, 即包裹進店之後的服務,“挖一下社區商業的價值”。

新模式上, 熊貓快收仍以快遞收發為主:先發展快遞聚焦流量, 在此基礎上再開展其它業務。

為此, 團隊於去年4月開了第一家直營店, 並在此後陸續開設了另外兩家, 以驗證商業模式是否可行。 此外, 熊貓快收自己的快遞系統也同步研發。

◆熊貓快收社區便民服務中心

系統看似很簡單, “用軟體把包裹資訊錄到系統中, 取件時再錄一遍”。 真正做起來, 需要注意的細節很多。

熊貓快收善於和快遞員打好關係, 也瞭解他們的需求。 比如存在一些經常投訴快遞員的使用者, 系統要把TA找出來, 打上標籤。 “這種人畢竟是少數, 標記出來提前做好準備。 而快遞員最怕投訴,

一兩次下來500、1000元工資就沒了。 ”

6月, 系統開發完成, 可投入使用, 熊貓快收重啟快遞收發業務。

此後, 團隊在專營店裡測試了一系列增值服務, 如公交卡充值、售賣水果生鮮和日用品、訂牛奶, 以及家政服務、家電維修等。

為了輕模式運作, 這些服務全部接入協力廠商。 經過測試, “食品和日用品賣得特別好”, 家政等服務則與協力廠商的服務品質有關。

“快遞行業門檻低, 唯一的優勢可能就是規模, 先把規模做起來, 其它增值服務都接入協力廠商。 ”

而熊貓快收發展規模的第一步, 就是向週邊擴張。 7~8月, 團隊確定招募區域合夥人, 再借用他們的力量快速拓展領地。 總部為其提供快遞對接、軟體、培訓、售後、供應鏈等服務。

與此同時,

驗證了直營店模式可行之後, 團隊把手中的三家直營店都轉讓出去了。 在鐵木真看來, 直營店不適合某一家公司去做, 模式太重。 “快遞員上午八九點鐘把快遞送到店, 用戶的取件高峰在晚上八九點, 這家店要開12個小時, 成本很高。 ”

兩個月後, 熊貓快收開始跑馬圈地, 多個城市可同步啟動業務。 “有些區域根本不需要地推, 小店會主動找過來。 ”因為商店做業務有兩方面好處:新增一部分收入;流量增加, 帶動消費。

第二步, 系統接入常見的快遞系統, 這也是熊貓快收的優勢之一。 “快遞公司不輕易與協力廠商系統打通, 我們的規模比較大, 因之前積累了較好的服務口碑, 很容易被快遞員、承包商關係接納, 基本談一兩次就談下來了。 ”

◆“熊貓特產”

11月,熊貓快收首先與中通快遞打通。若有快遞到達熊貓快收網點,在中通官網上即可查詢。一個月後,系統又陸續與韻達快遞、優速大包裹接通系統。

至去年年底,項目拓展至絕大部分省份,共4500多家網點。“最北到黑河,最西到新疆昌吉,最南到了海南三亞。”

目前,熊貓快收已發展100多位城市合夥人,拓展5500家網點,平均每天接收3萬多個包裹(已上線業務的3000多家網點的包裹量,其它網點經培訓後分批上線),與中通、韻達、優速大包裹等快遞打通了IT系統(與圓通系統也基本對接完畢,下一步啟動申通對接),去年實現盈利。“據我所知,熊貓快收是行業內唯一盈利,並且能保持快速複製的項目。”

提及今年的目標,鐵木真表示先把網點密度做透,保底拓展到200個城市,2萬家網點,日均包裹量接近百萬。“最重要的是把服務做好,這樣才能走得長遠持久。”

據悉,熊貓快收於2015年年底獲得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南京某國有資金。近期,專案計畫啟動Pre-A輪融資,計畫金額1500萬元。

/The End/

編輯 王 姝 校對 劉金策

◆“熊貓特產”

11月,熊貓快收首先與中通快遞打通。若有快遞到達熊貓快收網點,在中通官網上即可查詢。一個月後,系統又陸續與韻達快遞、優速大包裹接通系統。

至去年年底,項目拓展至絕大部分省份,共4500多家網點。“最北到黑河,最西到新疆昌吉,最南到了海南三亞。”

目前,熊貓快收已發展100多位城市合夥人,拓展5500家網點,平均每天接收3萬多個包裹(已上線業務的3000多家網點的包裹量,其它網點經培訓後分批上線),與中通、韻達、優速大包裹等快遞打通了IT系統(與圓通系統也基本對接完畢,下一步啟動申通對接),去年實現盈利。“據我所知,熊貓快收是行業內唯一盈利,並且能保持快速複製的項目。”

提及今年的目標,鐵木真表示先把網點密度做透,保底拓展到200個城市,2萬家網點,日均包裹量接近百萬。“最重要的是把服務做好,這樣才能走得長遠持久。”

據悉,熊貓快收於2015年年底獲得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南京某國有資金。近期,專案計畫啟動Pre-A輪融資,計畫金額1500萬元。

/The End/

編輯 王 姝 校對 劉金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