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月經量增多是怎麼回事 如何調理月經不調

女性正常的月經出血量應該為20毫升~60毫升, 超過80毫升則為月經過多。 專家提醒, 如果出現月經量突然增多, 應該及時到醫院婦科就診檢查, 以免疾病惡化。 那麼月經量增多是怎麼回事呢?如何調理月經不調呢?接下來為大家一一介紹, 供大家參考。

月經量增多是怎麼回事?

1、卵巢雌激素分泌過多

由於卵巢雌激素分泌過多, 長期刺激子宮內膜使其增生超過正常厚度, 因此脫落時出血量增多, 如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

2、可能是子宮肌瘤

子宮內膜出血是子宮肌瘤的主要症狀, 但絕大多數患者的子宮內膜出血, 往往表現為週期性經血增多, 月經不調。 如果月經突然變得不規律, 或有以下幾種情況之一, 應提高警惕:月經過多, 出血有週期性, 常伴有經期延長;月經週期縮短, 月經量多;不規則出血, 月經失去正常週期性, 經量時多時少, 淋漓不盡, 持續時間長。

3、生殖器官的炎症

陰道出血量多伴隨下腹部或腰部疼痛, 陰道分泌物增多、顏色或氣味異常, 發熱, 小便頻繁並疼痛, 就要考慮發生了生殖器官的感染。

4、宮頸肥大

宮頸肥大是慢性宮頸炎一種, 主要症狀有月經過多, 白帶多呈膿性, 痛經, 下腹及腰骶部墜痛, 或有尿頻、尿急、尿痛及性生活出血等。 嚴重的可引起子宮內膜炎、輸卵管卵巢炎、輸卵管粘連, 導致不孕, 增加誘發宮頸癌幾率。

5、血液病

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惡性貧血等。 由於月經也和其他人體出血現象一樣要受到自身凝血系統的調控。 如果凝血系統發生異常的情形, 比如:先天缺乏某種凝血因數的血友病患者, 由於血液不容易凝固導致每次月經量大和出血時間長。

如果長期面對月經過多的問題, 而經過婦產科醫生檢查又找不出任何病因, 應該考慮接受詳細血液檢驗, 看是否患有血液病。

如何調理月經不調?

1、保持愉快心情

保持精神愉快, 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緒波動。 個別女性在月經期有下腹發脹、腰酸、乳房脹痛、輕度腹瀉、容易疲倦、嗜睡、情緒不穩定、易怒或易憂鬱等現象,

均屬正常, 不必過分緊張。

2、注意衛生

注意外生殖器的衛生清潔。 注意保暖, 避免寒冷刺激。 避免過勞。 經血量多者忌食紅糖。

3、止血與糾正貧血

由於經期長及經量多造成。 除一般止血措施外, 可酌情選用激素或刮宮止血。 予口服補血藥物或輸液調理。

4、勤換內褲

注意內褲要柔軟、棉質, 通風透氣性能良好, 要勤洗勤換, 換洗的內褲要放在陽光下曬乾。

5、注意飲食宜忌

不宜吃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多飲開水, 保持大便通暢。 血熱者經期前宜多食新鮮水果和蔬菜, 忌食蔥蒜韭薑等刺激運火之物。 氣血虛者平時必須增加營養, 如牛奶、雞蛋、豆漿、豬肝、菠菜、豬肉、雞肉、羊肉等,

忌食生冷瓜果。

6、飲食調理

長期月經不調要注意飲食調理, 如多喝黑木耳紅棗茶、濃茶紅糖飲、山楂紅糖飲等。 如果症狀仍未改善建議及時到醫院檢查, 明確病因, 以便遵醫囑及早針對性的治療。

7、運動方法調理月經不調

女性要選擇適宜自身體質的有氧運動, 如散步、慢跑、舞蹈、爬山、打球等, 游泳應避開經期, 以免在生殖器官自潔作用降低時病菌侵入造成感染。 通過運動增強體質, 調節內分泌的平衡。

8、多吃造血食物

調節月經, 不要刻意節食或吃的過多, 應注意多食用一些促進紅細胞生長、增強免疫力的食物, 如動物肝臟、骨頭湯、瘦肉、海帶、蝦皮、綠葉蔬菜等, 適時補充體內紅細胞的流失, 增強造血功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