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解密首批人工智慧國家隊「附下載」

概要:11月15日, 科技部在京召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專案啟動會, 會上公佈了首批國家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名單。

11月15日, 科技部在京召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專案啟動會, 會上公佈了首批國家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名單。

以下為整理呈現的乾貨:

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

今年7月, 國務院發佈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的通知》, 提出“三步走”的戰略目標:

第一步, 到 2020 年人工智慧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準同步, 人工智慧產業成為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 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成為改善民生的新途徑, 有力支撐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第二步, 到 2025 年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實現重大突破, 部分技術與應用達到世界領先水準, 人工智慧成為帶動我國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主要動力,

智慧社會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第三步, 到 2030 年人工智慧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準, 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 智慧經濟、智慧社會取得明顯成效, 為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和經濟強國奠定重要基礎。

▲《規劃》提及的 5 種基礎支撐平臺

《規劃》還提出了“統籌佈局人工智慧創新平臺”, “ 建設佈局人工智慧創新平臺, 強化對人工智慧研發應用的基礎支撐”。 其中包括“人工智慧開源軟硬體基礎平臺, 群體智慧服務平臺, 混合增強智慧支撐平臺, 自主無人系統支撐平臺, 人工智慧基礎資料與安全檢測平臺”等五個基礎支撐平臺。

▲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專案啟動會

11月15日, 科技部在京召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專案啟動會, 主要聚焦新一代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和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攻關和應用示範。

重大科技專案在組織方式上, 將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 聯合高校、科研機構, 調動部門、地方和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推進。 會議的召開標誌著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和重大科技專案進入全面啟動實施階段。

會上, 科技部副部長王志剛首先介紹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實施的組織推進機制, 宣佈成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推進辦公室(15個部門構成), 負責推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和重大科技專案的組織實施。

宣佈成立新一代人工智慧戰略諮詢委員會(27名專家構成), 為規劃和重大科技專案實施, 以及國家人工智慧發展的相關重大部署提供諮詢。

隨後, 科技部高新司秦勇司長介紹了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科技專案實施的總體考慮, 並宣佈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名單:

1、依託百度公司建設自動駕駛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

2、依託阿裡雲公司建設城市大腦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

3、依託騰訊公司建設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

4、依託科大訊飛公司建設智慧語音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

各開放創新平臺代表和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代表分別發言, 表示願意為我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貢獻力量。

百度阿波羅:從車載到車型

▲百度無人駕駛項目發展

百度於 2013 年開戰無人駕駛專案,其技術核心是“百度汽車大腦”,包括高精度地圖、定位、感知、智慧決策與控制四大模組。早期的投入為百度積累了大量人才與技術專利。百度還宣佈 Apollo 基金“雙百計畫”,將在三年內投入 100 億資金,完成超過 100 家項目的投資,這將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自動駕駛專項基金。

2017 年以來,百度加速了無人駕駛的佈局,對外公佈了 Apollo1.5 版本,開放了包含障礙物感知、決策規劃、雲端模擬、高精地圖服務、端到端的深度學習(End-to-End)等五大核心開放能力,並支持晝夜定車道自動駕駛。

▲小度車載系統已與13家車企達成戰略合作

在2017百度世界大會上,Apollo發佈人車AI交互系統:Apollo小度車載系統(開放了智慧語音助手、人臉識別、疲勞監測、AR導航、HMI、車家互聯、智慧安全7大AI能力),以及可量產的自動駕駛產品:Apollo Pilot。百度智慧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李震宇表示,Apollo平臺正在向產品化、量產化、解決方案化邁進。

▲Apollo Pilot可提供的功能:AEB(自動緊急制動)、BMS(盲區監測)、ALC(智慧自動變道)

商業量產上,Apollo Pilot明年將與多家出行服務商展開合作和示範運營,同年與奇瑞合作的L3級自動駕駛乘用車將實現商業化量產,並於2020年上市;與江淮、北汽在2019年推出自動駕駛量產車型;與金龍合作的“阿波龍”微循環無人駕駛小巴,也搭載Apollo Pilot,計畫於2018年上線運營。

▲Apollo Pilot量產車型面世時間表

除此之外,李彥宏透露,Apollo將攜手雄安在智慧交通領域合作,共同將雄安打造成全球領先的智慧出行城市。事實上,百度與保定、蕪湖、重慶的兩江新區、北京的亦莊開發區以及上海的汽車城等城市和地區也有智慧交通領域合作。

阿裡雲ET:城市大腦

▲2017年的“杭州城市大腦”

阿裡巴巴於2016年10月,宣佈開展“杭州城市資料大腦”計畫。城市大腦的內核採用阿裡雲ET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對整個城市進行全域即時分析,自動調配公共資源,修正城市運行中的錯誤與漏洞。

阿裡指出,“城市大腦”可以為城市帶來的三個突破:城市治理模式的突破,城市服務模式的突破和城市產業發展的突破。我們的城市資料資源的積累將比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快,這給我們一個重要的機會,用比發達國家更先進的辦法解決城市發展問題。

▲杭州城市資料大腦-交通v1.0

城市大腦可以融合高德、交警微波和視頻資料去感知交通事件,包括擁堵、違停、事故等,並觸發機制進行智慧處理。

目前ET城市大腦已經在杭州、蘇州等地落地。杭州城市大腦接管了杭州128個信號燈路口,試點區域通行時間減少15.3%,高架道路出行時間節省4.6分鐘。在主城區,城市大腦日均事件報警500次以上,準確率達92%;在蕭山,120救護車到達現場時間縮短一半。

除了城市大腦,阿裡雲ET大腦還在工業、醫療、環境方面構建開放平臺,打造人工智慧與重大產業結合的跨界開放生態體系。

騰訊覓影:AI+醫療影像

▲“騰訊覓影”早癌篩查能力圖解

騰訊於 2017 年 8 月,正式發佈了人工智慧醫學影像產品“騰訊覓影”,涉及疾病包含食管癌、肺癌、糖網病、宮頸癌和乳腺癌等 6 個人工智慧系統。

是的,從騰訊正式發佈“騰訊覓影”到入選人工智慧“國家隊”,只有短短3個月時間。但其技術團隊來自成立已久的AI Lab、優圖實驗室、架構平臺部等多個公司內部部門,技術基礎包含騰訊自主開發的智慧圖像識別技術和深度學習能力,並已經與十多家三甲醫院成立了人工智慧醫學影像聯合實驗室,實現了單一病種到多病種的應用擴張。

▲人工智慧醫學影像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

騰訊覓影啟動了全球首個應用人工智慧醫學影像的食管癌早篩專案的臨床預試驗,一個食管癌內鏡檢查診斷用時不到4秒,能輔助醫生大大提升對早期食管癌的檢出率;隨後,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四川省第二中醫醫院的加入使得騰訊覓影的能力擴展到了肺結節篩查中;10月底,騰訊覓影聯合西部眼科聯盟展開了騰訊覓影在眼部疾病領域的篩查應用。

“AI+醫療影像”在我國才剛起步,但未來市場空間巨大,百度、騰訊等多家科技企業均有涉足。有資料顯示,截止到今年9月,騰訊在醫療領域共投資約33家企業,投資總額超200億元。

科大訊飛:智慧語音大佬

▲科大訊飛在AI領域的全球影響力持續提升

隨著智慧語音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 作為人工智慧語音辨識方面的領導者,科大訊飛在感知智慧和認知智慧領域保持創新,拓展佈局,持續領跑國內智慧語音市場。

在智慧語音方面,科大訊飛在歷次國內外語音合成評測中,各項關鍵指標均名列第一。在產業生態構建方面,科大訊飛率先發佈了全球首個提供移動互聯網智慧語音交互能力的訊飛開放平臺,並相繼推出了訊飛輸入法、靈犀語音助手等示範性應用,與廣大合作夥伴攜手推動各類語音應用深入到教育、醫療、司法、智慧城市、客服等各個領域。

▲2015年中國智慧語音企業市場份額

據《2015 年中國智慧語音產業發展白皮書》報告顯示,2015 年全球智慧語音市場中,市場份額前五位分別為 Nuance、穀歌、蘋果、微軟和科大訊飛,合計市場份額 88%。其中科大訊飛在全球智慧語音市場中佔有率為 4.5%,位居世界第五位。而在中國市場中,科大訊飛以 44.2%的成績引領業界。

基礎層技術的不完善是中國AI的短板,但中國也有獨特的優勢。就像李開複指出的,在於快速成長的學術人才(AI期刊發表數量第一,Face++在電腦視覺競賽中挑落穀歌微軟)、龐大的資料基礎、創新型產品的可用性更強、競爭的經驗(快速啟動和快速反覆運算的有利環境)、政府的良性支援和冒險精神(資料量、隱私以及更廉價的硬體)。隨著相關政策的逐一推進,行業注重源頭技術創新和行業佈局,打造AI生態,重大科技專案正在推動新一代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和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攻關和應用示範。

報告連結:https://pan.baidu.com/s/1qYiI9Yk 密碼:bh3g

表示願意為我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貢獻力量。

百度阿波羅:從車載到車型

▲百度無人駕駛項目發展

百度於 2013 年開戰無人駕駛專案,其技術核心是“百度汽車大腦”,包括高精度地圖、定位、感知、智慧決策與控制四大模組。早期的投入為百度積累了大量人才與技術專利。百度還宣佈 Apollo 基金“雙百計畫”,將在三年內投入 100 億資金,完成超過 100 家項目的投資,這將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自動駕駛專項基金。

2017 年以來,百度加速了無人駕駛的佈局,對外公佈了 Apollo1.5 版本,開放了包含障礙物感知、決策規劃、雲端模擬、高精地圖服務、端到端的深度學習(End-to-End)等五大核心開放能力,並支持晝夜定車道自動駕駛。

▲小度車載系統已與13家車企達成戰略合作

在2017百度世界大會上,Apollo發佈人車AI交互系統:Apollo小度車載系統(開放了智慧語音助手、人臉識別、疲勞監測、AR導航、HMI、車家互聯、智慧安全7大AI能力),以及可量產的自動駕駛產品:Apollo Pilot。百度智慧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李震宇表示,Apollo平臺正在向產品化、量產化、解決方案化邁進。

▲Apollo Pilot可提供的功能:AEB(自動緊急制動)、BMS(盲區監測)、ALC(智慧自動變道)

商業量產上,Apollo Pilot明年將與多家出行服務商展開合作和示範運營,同年與奇瑞合作的L3級自動駕駛乘用車將實現商業化量產,並於2020年上市;與江淮、北汽在2019年推出自動駕駛量產車型;與金龍合作的“阿波龍”微循環無人駕駛小巴,也搭載Apollo Pilot,計畫於2018年上線運營。

▲Apollo Pilot量產車型面世時間表

除此之外,李彥宏透露,Apollo將攜手雄安在智慧交通領域合作,共同將雄安打造成全球領先的智慧出行城市。事實上,百度與保定、蕪湖、重慶的兩江新區、北京的亦莊開發區以及上海的汽車城等城市和地區也有智慧交通領域合作。

阿裡雲ET:城市大腦

▲2017年的“杭州城市大腦”

阿裡巴巴於2016年10月,宣佈開展“杭州城市資料大腦”計畫。城市大腦的內核採用阿裡雲ET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對整個城市進行全域即時分析,自動調配公共資源,修正城市運行中的錯誤與漏洞。

阿裡指出,“城市大腦”可以為城市帶來的三個突破:城市治理模式的突破,城市服務模式的突破和城市產業發展的突破。我們的城市資料資源的積累將比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快,這給我們一個重要的機會,用比發達國家更先進的辦法解決城市發展問題。

▲杭州城市資料大腦-交通v1.0

城市大腦可以融合高德、交警微波和視頻資料去感知交通事件,包括擁堵、違停、事故等,並觸發機制進行智慧處理。

目前ET城市大腦已經在杭州、蘇州等地落地。杭州城市大腦接管了杭州128個信號燈路口,試點區域通行時間減少15.3%,高架道路出行時間節省4.6分鐘。在主城區,城市大腦日均事件報警500次以上,準確率達92%;在蕭山,120救護車到達現場時間縮短一半。

除了城市大腦,阿裡雲ET大腦還在工業、醫療、環境方面構建開放平臺,打造人工智慧與重大產業結合的跨界開放生態體系。

騰訊覓影:AI+醫療影像

▲“騰訊覓影”早癌篩查能力圖解

騰訊於 2017 年 8 月,正式發佈了人工智慧醫學影像產品“騰訊覓影”,涉及疾病包含食管癌、肺癌、糖網病、宮頸癌和乳腺癌等 6 個人工智慧系統。

是的,從騰訊正式發佈“騰訊覓影”到入選人工智慧“國家隊”,只有短短3個月時間。但其技術團隊來自成立已久的AI Lab、優圖實驗室、架構平臺部等多個公司內部部門,技術基礎包含騰訊自主開發的智慧圖像識別技術和深度學習能力,並已經與十多家三甲醫院成立了人工智慧醫學影像聯合實驗室,實現了單一病種到多病種的應用擴張。

▲人工智慧醫學影像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

騰訊覓影啟動了全球首個應用人工智慧醫學影像的食管癌早篩專案的臨床預試驗,一個食管癌內鏡檢查診斷用時不到4秒,能輔助醫生大大提升對早期食管癌的檢出率;隨後,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四川省第二中醫醫院的加入使得騰訊覓影的能力擴展到了肺結節篩查中;10月底,騰訊覓影聯合西部眼科聯盟展開了騰訊覓影在眼部疾病領域的篩查應用。

“AI+醫療影像”在我國才剛起步,但未來市場空間巨大,百度、騰訊等多家科技企業均有涉足。有資料顯示,截止到今年9月,騰訊在醫療領域共投資約33家企業,投資總額超200億元。

科大訊飛:智慧語音大佬

▲科大訊飛在AI領域的全球影響力持續提升

隨著智慧語音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 作為人工智慧語音辨識方面的領導者,科大訊飛在感知智慧和認知智慧領域保持創新,拓展佈局,持續領跑國內智慧語音市場。

在智慧語音方面,科大訊飛在歷次國內外語音合成評測中,各項關鍵指標均名列第一。在產業生態構建方面,科大訊飛率先發佈了全球首個提供移動互聯網智慧語音交互能力的訊飛開放平臺,並相繼推出了訊飛輸入法、靈犀語音助手等示範性應用,與廣大合作夥伴攜手推動各類語音應用深入到教育、醫療、司法、智慧城市、客服等各個領域。

▲2015年中國智慧語音企業市場份額

據《2015 年中國智慧語音產業發展白皮書》報告顯示,2015 年全球智慧語音市場中,市場份額前五位分別為 Nuance、穀歌、蘋果、微軟和科大訊飛,合計市場份額 88%。其中科大訊飛在全球智慧語音市場中佔有率為 4.5%,位居世界第五位。而在中國市場中,科大訊飛以 44.2%的成績引領業界。

基礎層技術的不完善是中國AI的短板,但中國也有獨特的優勢。就像李開複指出的,在於快速成長的學術人才(AI期刊發表數量第一,Face++在電腦視覺競賽中挑落穀歌微軟)、龐大的資料基礎、創新型產品的可用性更強、競爭的經驗(快速啟動和快速反覆運算的有利環境)、政府的良性支援和冒險精神(資料量、隱私以及更廉價的硬體)。隨著相關政策的逐一推進,行業注重源頭技術創新和行業佈局,打造AI生態,重大科技專案正在推動新一代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和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攻關和應用示範。

報告連結:https://pan.baidu.com/s/1qYiI9Yk 密碼:bh3g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