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影院行業報告:電影產業鏈新趨勢和行業格局

行業概況:票房增長空間猶存, 非票業務帶來新增長

發展簡史:技術進步推動影廳升級換代自 1908 年西班牙商人在天津建立中國首家正式電影院開始,

我國電影院至今經歷了 100 多年的發展, 影院不斷升級換代, 從最初的單廳、單體的老式電影院, 到多廳數字影院, 再到配備附屬設施的數位影城, 今後將引進 G4 影院, 即集休閒、娛樂、餐飲、購物為一體的影城微型商業綜合體。

技術進步推動影廳銀幕和環境創新。

影院技術的發展克服了以往普通膠片電影的局限性, 3D 技術塑造銀幕立體圖像, 畫面清晰穩定且無明顯重影;

IMAX 及中國巨幕打造巨型銀幕, 並配以先進印象系統, 給觀眾良好的觀影體驗;4D 技術將震動、吹風、噴水、氣味、佈景和人物表演等效果模擬引入 3D 電影中, 讓觀眾通過視覺、嗅覺、聽覺和觸覺多重身體感官體驗電影帶來的全新娛樂效果。

發展現狀:三四線城市票房增速快, 非票收入占比提升

院線收入增速較高, 複合年增速 33.69%由於缺乏準確的院線整體收入情況, 因此採用前三大院線的收入及市場佔有率對國內院線收入的情況進行粗略估計。

2016 年國內院線收入約 706.96 億元, 同比增長 26.26%。

收入結構單一, 非票房占比呈上升趨勢票房為影院主要收入。

影院的收入來源包括票房收入、賣品、廣告、及場地租金等其他非票房收入, 其中票房為主要收入來源。 2016 年國內影院 80%收入來自於票房收入。

非票房增速高於票房, 收入占比逐漸提高。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 影院開始拓展非票房業務, 近年院線的非票房收入增速開始超過票房增速, 且非票房收入占比逐漸提高。

2016 年萬達電影實現非票房收入 36.84 億元, 同比增長 128.39%, 營收貢獻接近三成。

票房增速呈現放緩, 增長空間猶存影院經營與影片放映密切相關。

受票補減少及缺乏優質影片內容的影響, 2016年票房增速有所下降。 但 2017 年《戰狼 2》掀起現象級觀影熱, 國慶檔電影成績斐然, 實現票房 24.7 億元、觀影人次超過 7700 萬人。

截至 2017 年 10 月 16 日, 全國電影票房收入達 463 億元, 超越 2016 年全年票房。

一二線城市票房貢獻大, 三四線城市票房增速快。

2016 年一、二線城市的票房收入分別為 98.41 億元、185.09 億元,共占總票房 62.28%。三線及以下城市票房增速持續高於一二線城市,2016 年三線、四線城市票房增速分別為 4.6%、14.7%。

高票房影院多處一線城市。

2017 年上半年票房 TOP15 影院,基本位於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其中 Jackie Chan 北京耀萊、廣州飛揚影城(正佳分店)、首都華融電影院票房最高,分別為 4459 萬元、3868 萬元、3415 萬元,場均人次分別為 66 人、63 人、41 人。

院線毛利潤增速下降,非票業務毛利貢獻高根據前三大院線的收入、成本及市場佔有率對國內院線的毛利潤和毛利率情況進行粗略估計。2016 年國內院線毛利潤約 88.08 億元,同比增長 4.85%,毛利率為 12.46%。

票房雖然為主要收入,但毛利率低。

票房收入要層層分配,除了影片的製片方、發行方和院線要參與收益分配外,還存在收銀系統、售票網站、稅務局等利益方,最後影院所得毛利只有 10%左右。賣品和廣告毛利高,盈利能力強。

影院裡的食品類套餐,價格一般高出市價 30%左右;映前廣告和大屏影院大多一次性代理給廣告公司,沒有額外成本;噴繪、陣地廣告和展位租賃一般由影院自己售賣,製作成本也較低。

行業新趨勢:技術升級帶來影院新模式優化觀影體驗,利用技術推動影院升級

鐳射放映在國內影院全面鋪開,全世界 5 家可放映 120 幀/3D/4K 影像電影院中,中國就占兩家。

百度搜索“樂晴智庫”,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獲得 RealD 6FL 認證的影廳達 361 個,LUXE 影廳在國內佈局速度加快。這些高新技術銀幕的配臵,大幅提升了觀影視聽感受。

隨著 3D 影院的普及,觀眾的觀影需求將有所提高。技術的進步促進 4D/5D 動感影院、VR 電影、球幕電影等產生。技術影院所特有的觀影體驗可以吸引觀眾,並提高票價,將是影院未來發展方向。

挖掘消費需求,發展形態多樣化影院。

特色影院可以帶給觀眾獨特的觀影體驗和無比的優越感,展現消費者的個性。

在注重生活品質、推崇個性化消費同時佔據消費市場主導地位的千禧一代中,特色影院無疑會廣受歡迎,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產業鏈分析:“互聯網+電影”新產業模式

產業鏈:製作-發行-院線-影院電影產業鏈一般包括製作、發行、院線和影院四大環節。

首先是製片方,負責電影的生產過程,需要完成電影的投資、拍攝和後期製作等環節。

製片方擁有電影的版權,將版權出售給發行公司;發行方再以票房分賬的形式與院線公司合作,將電影在合作院線的影院放映。

院線旗下擁有若干個影院,由院線統一管理和排片。影院是產業鏈的終端,從院線獲得電影拷貝,承擔著電影銷售和放映的職責。

電影產業鏈:

2002 年我國開放電影拍攝、發行、放映,由電影公司制度變更為院線制,確立了以院線為發行放映主體的產業鏈。

院線可以直接對接發行製片單位,影院可以自由選擇院線加盟獲得影片來源,電影拍攝也不再由電影製片廠壟斷,只要取得拍攝許可證和放映許可證即可。

院線的經營模式主要有三種:純資產聯結、資產聯結為主加盟為輔、加盟為主資產聯結為輔。

純資產聯結下,院線直接投資興建影院,影院資產歸院線所有。資產聯結為主的院線旗下大部分影院由院線直接投資,而加盟為主的院線旗下大部分影院與院線沒有資產從屬關係。

產業格局:發行環節集中度高,院線進入並購整合

製片准入門檻低,參與者眾多。

目前國內電影製作機構數量多但市場集中度低,國有和民營製作機構市場角逐。

以中國電影和上海電影為代表的大型國有企業資源豐富、實力較強;同時民營製片方崛起,成為電影生產的主力軍,華誼兄弟、博納集團、光線集團等大型民營製片均已上市,積極進行產業鏈縱向整合和橫向擴張。

發行市場集中度高,國內發行機構 CR10 超過 60%。國有企業中影和華夏壟斷進口片的引進和發行,民營企業中以萬達影視、華誼兄弟、光線影業、博納影業和樂視影業為主要市場力量。

院線市場集中度低。2013 年-2016 年國內院線 CR3 在 30%左右,且有小幅下降趨勢。2017 年上半年,國內市場占比 TOP3 的院線分別為萬達院線、大地院線、上海聯合院線,市場占比分別為 13.53%、8.46%、8.11%。

院線並購潮興起,市場進入整合期。

當前,我國院線行業的龍頭紛紛上市,利用資本平臺,通過收購兼併擴大市占率的路徑已打通。

2015 年-2017 年,國內院線並購案例不斷,萬達連續收購世茂影投旗下公司、大連奧納、廣東厚品、赤峰北斗星等,當代東方收購中廣院線、華彩天地。並購整合可以提高院線的競爭力和綜合實力,增強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院線並購帶來集中度提高,從而產業鏈中可以獲得對製片方和發行方更高的議價能力。

產業鏈新趨勢:互聯網促進電影產業縱深發展BAT 佈局影視全產業鏈,打造“互聯網+影業”

2014 年以來,以 BAT 為主的互聯網公司加速進入電影產業,以技術、平臺、用戶思維重塑影視產業鏈。

BAT從視頻平臺和管道端定位,逐步向上游內容環節和終端使用者延展,通過宣發、IP孵化、線上票務等手段介入內容製作和觀眾行銷,電影產業鏈節點更趨多元化。大資料創作、觀眾畫像分析將帶來票房增加。互聯網給傳統電影產業鏈條帶來一系列新變化。

在傳統製片環節,互聯網依靠其資源優勢,對熱門網文 IP 進行影視孵化、創作自帶粉絲效應的作品。

在發行環節,線上票務平臺擴大了影片與用戶的直接接觸面,在增加消費的同時,也可以利用得到的使用者資料,分析觀眾消費偏好,進行精准宣傳。

在院線方面,傳統影院通過與互聯網公司合作,推出“自動檢票”、“支援退票”等便民服務,同時視頻網站成為院線電影下映後的網路放映管道。

百度搜索“樂晴智庫”,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發展預測:2020 年影院收入 1205 億元,增速 22%

基本假設假設 1:票房分賬比例保持不變,影院可以獲得可分帳票房的 50%。

假設 2:2020 年國內影院收入結構接近美國電影成熟市場,非票房收入占比達到 30%。

假設 3:2017 年-2020 年影院非票房收入保持相同增速。

假設 4:2020 年院線市場集中度 CR3 達到 35%。

影響因素分析影院票房由觀影人次、票價和分賬比例決定。

首先,觀影人次受人均觀影次數和總人口數影響,考慮到目前國內人均觀影次數和國外仍有較大差距,未來將會提高,同時假設總人口年增長 5%,因此觀影人次仍可繼續增加。

其次,隨著 3D 電影、環幕電影等的普及,電影票價亦會提高。最後,假設票房分賬比例保持不變,影院可以獲得可分帳票房的 50%。

影院的非票房收入主要包括賣品和廣告收入。

未來觀影人次的增加、居民消費能力的提高將促進賣品收入增加,銀幕數擴增、廣告主的影音視頻刊例增加將帶動影院廣告繼續增長。

此外,借鑒國外成熟市場的經驗,未來影院將會大力發展衍生品銷售、會員卡等業務,收入來源日趨多元化。

本文完整報告下載,請在PC端訪問樂晴智庫網站 www.767stock.com

收入預測票房收入預測:

通過分析國內電影市場的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預計 2017年影院票房實現 514.66 億元,同比增長 11.69%,分賬後票房為 235.97 億元,觀影人次 15.14 億人,人均觀影 1.1 次。至 2020 年票房收入可達 843.19 億元,觀影人次 23.37 億人,人均觀影 1.7 次。

相較於 2016 年電影市場的低迷,2017 年電影市場有所回暖並將持續保持。

一方面,《戰狼 2》《羞羞的鐵拳》等高票房影片說明國產影片品質正不斷提高,帶動觀影熱潮;另一方面,三四線城市的高速增長及人均觀影頻率的穩步提高成為票房關鍵增長點;此外,“互聯網+影業”的新模式有助於創作自帶高票房體質的電影。

從票房的影響因素來看,票房=觀影人次*票價=人均觀影頻率*總人口*票價。首先,隨著居民消費的進一步升級、優質影片的增加等,人均觀影頻率持續提高,預計 2017 年-2020 年的增速分別為 10%、15%、15%、15%,對應的觀影頻次分別為 1.1 次、1.3 次、1.4 次、1.7 次。

票房增長管道加速下沉,預測三線及以下城市票房增速高於 10%。

隨著經濟水準的提高、生活消費觀念的改變,小鎮青年的消費能力相應提升、消費意願加強。

此外,十三五規劃提出要推動有條件的鄉鎮建設數位影院,可以預期鄉鎮影院會得到較好發展。

非票房收入預測:2020 年非票收入占比由 20%提升至 30%。

再由上述對票房收入的預測,得到 2020 年影院非票房收入可達到 361.33 億元。

根據 2017 年-2020年非票房收入增速相同的假設,非票房收入由 2016 年的 115.20 億元增長到 2020年的 361.33 億元,年複合增速 33.08%,由此可得到 2017 年-2019 年的非票房收入分別為 153.31 億元、204.02 億元、271.51 億元,對應的非票房收入與票房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2.3:7.7、2.5:7.5、2.8:7.2。

營業收入預測:

將票房收入預測和非票房收入預測加總,得到影院的營業收入預測。預計 2017 年影院可實現收入 667.97 億元,同比增長 15.97%;2020 年影院收入 1204.52 億元,同比增長 22.07%。

毛利率預測

由於缺少影院的成本資料,所以由前三大院線的成本和市場集中度來粗略判斷影院的營業成本。預測 2017 年影院營業成本 598.70 億元,同比增長 14.64%。

首先,根據前三大院線的歷史成本情況,對其未來的成本做預測,考慮到影院的固定資產折舊逐漸減少,假設 2017 年-2020 年的成本增速分別為 20%、20%、15%、15%,得到對應的成本預測資料。

其次,假設 2020 年院線市場集中度達到35%,2017 年-2020 年增速相同,對應的市場集中度分別為 30.51%、31.94%、33.44%、35%。

由上述影院的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預測值,可以得到影院的毛利率預測值。預計 2017 年影院毛利率為 10.37%,2020 年達到 31.23%。獲得更多行業深度報告,請百度搜索樂晴智庫

點擊下方連結,查看更多行業研究報告

2016 年一、二線城市的票房收入分別為 98.41 億元、185.09 億元,共占總票房 62.28%。三線及以下城市票房增速持續高於一二線城市,2016 年三線、四線城市票房增速分別為 4.6%、14.7%。

高票房影院多處一線城市。

2017 年上半年票房 TOP15 影院,基本位於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其中 Jackie Chan 北京耀萊、廣州飛揚影城(正佳分店)、首都華融電影院票房最高,分別為 4459 萬元、3868 萬元、3415 萬元,場均人次分別為 66 人、63 人、41 人。

院線毛利潤增速下降,非票業務毛利貢獻高根據前三大院線的收入、成本及市場佔有率對國內院線的毛利潤和毛利率情況進行粗略估計。2016 年國內院線毛利潤約 88.08 億元,同比增長 4.85%,毛利率為 12.46%。

票房雖然為主要收入,但毛利率低。

票房收入要層層分配,除了影片的製片方、發行方和院線要參與收益分配外,還存在收銀系統、售票網站、稅務局等利益方,最後影院所得毛利只有 10%左右。賣品和廣告毛利高,盈利能力強。

影院裡的食品類套餐,價格一般高出市價 30%左右;映前廣告和大屏影院大多一次性代理給廣告公司,沒有額外成本;噴繪、陣地廣告和展位租賃一般由影院自己售賣,製作成本也較低。

行業新趨勢:技術升級帶來影院新模式優化觀影體驗,利用技術推動影院升級

鐳射放映在國內影院全面鋪開,全世界 5 家可放映 120 幀/3D/4K 影像電影院中,中國就占兩家。

百度搜索“樂晴智庫”,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獲得 RealD 6FL 認證的影廳達 361 個,LUXE 影廳在國內佈局速度加快。這些高新技術銀幕的配臵,大幅提升了觀影視聽感受。

隨著 3D 影院的普及,觀眾的觀影需求將有所提高。技術的進步促進 4D/5D 動感影院、VR 電影、球幕電影等產生。技術影院所特有的觀影體驗可以吸引觀眾,並提高票價,將是影院未來發展方向。

挖掘消費需求,發展形態多樣化影院。

特色影院可以帶給觀眾獨特的觀影體驗和無比的優越感,展現消費者的個性。

在注重生活品質、推崇個性化消費同時佔據消費市場主導地位的千禧一代中,特色影院無疑會廣受歡迎,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產業鏈分析:“互聯網+電影”新產業模式

產業鏈:製作-發行-院線-影院電影產業鏈一般包括製作、發行、院線和影院四大環節。

首先是製片方,負責電影的生產過程,需要完成電影的投資、拍攝和後期製作等環節。

製片方擁有電影的版權,將版權出售給發行公司;發行方再以票房分賬的形式與院線公司合作,將電影在合作院線的影院放映。

院線旗下擁有若干個影院,由院線統一管理和排片。影院是產業鏈的終端,從院線獲得電影拷貝,承擔著電影銷售和放映的職責。

電影產業鏈:

2002 年我國開放電影拍攝、發行、放映,由電影公司制度變更為院線制,確立了以院線為發行放映主體的產業鏈。

院線可以直接對接發行製片單位,影院可以自由選擇院線加盟獲得影片來源,電影拍攝也不再由電影製片廠壟斷,只要取得拍攝許可證和放映許可證即可。

院線的經營模式主要有三種:純資產聯結、資產聯結為主加盟為輔、加盟為主資產聯結為輔。

純資產聯結下,院線直接投資興建影院,影院資產歸院線所有。資產聯結為主的院線旗下大部分影院由院線直接投資,而加盟為主的院線旗下大部分影院與院線沒有資產從屬關係。

產業格局:發行環節集中度高,院線進入並購整合

製片准入門檻低,參與者眾多。

目前國內電影製作機構數量多但市場集中度低,國有和民營製作機構市場角逐。

以中國電影和上海電影為代表的大型國有企業資源豐富、實力較強;同時民營製片方崛起,成為電影生產的主力軍,華誼兄弟、博納集團、光線集團等大型民營製片均已上市,積極進行產業鏈縱向整合和橫向擴張。

發行市場集中度高,國內發行機構 CR10 超過 60%。國有企業中影和華夏壟斷進口片的引進和發行,民營企業中以萬達影視、華誼兄弟、光線影業、博納影業和樂視影業為主要市場力量。

院線市場集中度低。2013 年-2016 年國內院線 CR3 在 30%左右,且有小幅下降趨勢。2017 年上半年,國內市場占比 TOP3 的院線分別為萬達院線、大地院線、上海聯合院線,市場占比分別為 13.53%、8.46%、8.11%。

院線並購潮興起,市場進入整合期。

當前,我國院線行業的龍頭紛紛上市,利用資本平臺,通過收購兼併擴大市占率的路徑已打通。

2015 年-2017 年,國內院線並購案例不斷,萬達連續收購世茂影投旗下公司、大連奧納、廣東厚品、赤峰北斗星等,當代東方收購中廣院線、華彩天地。並購整合可以提高院線的競爭力和綜合實力,增強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院線並購帶來集中度提高,從而產業鏈中可以獲得對製片方和發行方更高的議價能力。

產業鏈新趨勢:互聯網促進電影產業縱深發展BAT 佈局影視全產業鏈,打造“互聯網+影業”

2014 年以來,以 BAT 為主的互聯網公司加速進入電影產業,以技術、平臺、用戶思維重塑影視產業鏈。

BAT從視頻平臺和管道端定位,逐步向上游內容環節和終端使用者延展,通過宣發、IP孵化、線上票務等手段介入內容製作和觀眾行銷,電影產業鏈節點更趨多元化。大資料創作、觀眾畫像分析將帶來票房增加。互聯網給傳統電影產業鏈條帶來一系列新變化。

在傳統製片環節,互聯網依靠其資源優勢,對熱門網文 IP 進行影視孵化、創作自帶粉絲效應的作品。

在發行環節,線上票務平臺擴大了影片與用戶的直接接觸面,在增加消費的同時,也可以利用得到的使用者資料,分析觀眾消費偏好,進行精准宣傳。

在院線方面,傳統影院通過與互聯網公司合作,推出“自動檢票”、“支援退票”等便民服務,同時視頻網站成為院線電影下映後的網路放映管道。

百度搜索“樂晴智庫”,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發展預測:2020 年影院收入 1205 億元,增速 22%

基本假設假設 1:票房分賬比例保持不變,影院可以獲得可分帳票房的 50%。

假設 2:2020 年國內影院收入結構接近美國電影成熟市場,非票房收入占比達到 30%。

假設 3:2017 年-2020 年影院非票房收入保持相同增速。

假設 4:2020 年院線市場集中度 CR3 達到 35%。

影響因素分析影院票房由觀影人次、票價和分賬比例決定。

首先,觀影人次受人均觀影次數和總人口數影響,考慮到目前國內人均觀影次數和國外仍有較大差距,未來將會提高,同時假設總人口年增長 5%,因此觀影人次仍可繼續增加。

其次,隨著 3D 電影、環幕電影等的普及,電影票價亦會提高。最後,假設票房分賬比例保持不變,影院可以獲得可分帳票房的 50%。

影院的非票房收入主要包括賣品和廣告收入。

未來觀影人次的增加、居民消費能力的提高將促進賣品收入增加,銀幕數擴增、廣告主的影音視頻刊例增加將帶動影院廣告繼續增長。

此外,借鑒國外成熟市場的經驗,未來影院將會大力發展衍生品銷售、會員卡等業務,收入來源日趨多元化。

本文完整報告下載,請在PC端訪問樂晴智庫網站 www.767stock.com

收入預測票房收入預測:

通過分析國內電影市場的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預計 2017年影院票房實現 514.66 億元,同比增長 11.69%,分賬後票房為 235.97 億元,觀影人次 15.14 億人,人均觀影 1.1 次。至 2020 年票房收入可達 843.19 億元,觀影人次 23.37 億人,人均觀影 1.7 次。

相較於 2016 年電影市場的低迷,2017 年電影市場有所回暖並將持續保持。

一方面,《戰狼 2》《羞羞的鐵拳》等高票房影片說明國產影片品質正不斷提高,帶動觀影熱潮;另一方面,三四線城市的高速增長及人均觀影頻率的穩步提高成為票房關鍵增長點;此外,“互聯網+影業”的新模式有助於創作自帶高票房體質的電影。

從票房的影響因素來看,票房=觀影人次*票價=人均觀影頻率*總人口*票價。首先,隨著居民消費的進一步升級、優質影片的增加等,人均觀影頻率持續提高,預計 2017 年-2020 年的增速分別為 10%、15%、15%、15%,對應的觀影頻次分別為 1.1 次、1.3 次、1.4 次、1.7 次。

票房增長管道加速下沉,預測三線及以下城市票房增速高於 10%。

隨著經濟水準的提高、生活消費觀念的改變,小鎮青年的消費能力相應提升、消費意願加強。

此外,十三五規劃提出要推動有條件的鄉鎮建設數位影院,可以預期鄉鎮影院會得到較好發展。

非票房收入預測:2020 年非票收入占比由 20%提升至 30%。

再由上述對票房收入的預測,得到 2020 年影院非票房收入可達到 361.33 億元。

根據 2017 年-2020年非票房收入增速相同的假設,非票房收入由 2016 年的 115.20 億元增長到 2020年的 361.33 億元,年複合增速 33.08%,由此可得到 2017 年-2019 年的非票房收入分別為 153.31 億元、204.02 億元、271.51 億元,對應的非票房收入與票房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2.3:7.7、2.5:7.5、2.8:7.2。

營業收入預測:

將票房收入預測和非票房收入預測加總,得到影院的營業收入預測。預計 2017 年影院可實現收入 667.97 億元,同比增長 15.97%;2020 年影院收入 1204.52 億元,同比增長 22.07%。

毛利率預測

由於缺少影院的成本資料,所以由前三大院線的成本和市場集中度來粗略判斷影院的營業成本。預測 2017 年影院營業成本 598.70 億元,同比增長 14.64%。

首先,根據前三大院線的歷史成本情況,對其未來的成本做預測,考慮到影院的固定資產折舊逐漸減少,假設 2017 年-2020 年的成本增速分別為 20%、20%、15%、15%,得到對應的成本預測資料。

其次,假設 2020 年院線市場集中度達到35%,2017 年-2020 年增速相同,對應的市場集中度分別為 30.51%、31.94%、33.44%、35%。

由上述影院的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預測值,可以得到影院的毛利率預測值。預計 2017 年影院毛利率為 10.37%,2020 年達到 31.23%。獲得更多行業深度報告,請百度搜索樂晴智庫

點擊下方連結,查看更多行業研究報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