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果還有夢想的話(來自一位旅行者的靈魂深處)

13年開始喜歡旅行, 從出發起一直被追問:你旅行有什麼目的?逃避就業?為何不結婚不生娃?

14年開始喜歡攝影, 從買相機就總被追問:你拍照可以賺錢嗎?否則拍得再好,

可以當飯吃嗎?

一直喜歡記錄文字, 分享路上風景與故事。 總有人問:寫這些有什麼用?會有人給你發工資嗎?

一直喜歡各地美食, 凡是美味的從不落下。 總有人問:你不是說窮遊嗎?竟然還可以買這些吃?

一直喜歡幫助他人, 每次講出來以後, 總有人問:那後來呢?...他是不是給你更大的回報啊?

......

有時覺得這個時代病了, 而我們只能恪守內心不被感染, 愛好成了一種奢侈品, 做任何事要立馬獲益才敢去喜歡, 人們變得浮躁, 功利, 匆忙, 現實, 攀比, 慌亂...但存在的既是合理的, 你沒有經歷上一代人的貧窮, 在生存面前誰還談理想, 終於時代飛速發展, 但他們對過去恐懼依然存在, 並試圖施加給我們這一代年輕人,

有人妥協麻木, 有人倔強於心。

以前對不理解自己的人, 會極力爭論。 現在對於不理解, 只會不予回應。 兩者的區別在於, 不理解你的人已經漸漸淡出你的生活, 所以連爭論都浪費了情緒。

每年回家, 逢人就被問, 現在啥工作, 一月能賺多少錢?何時買房買車娶媳婦?我媽問我:別人問起你時, 我該怎麼回答。 雖然她理解我的旅行, 但不經意間她也被這種孤獨綁架。 我只是說:“媽, 隨他們講, 當下不解釋, 以後會明白”。

在時代華麗的盛宴上, 人群淩亂如草, 不懂向內生長, 看起來卻無比光鮮。 這是個豐盛的時代, 也是個貧乏的時代, 這是個智慧的時代, 也是個愚蠢的時代, 這是個拼搏的時代, 也是個迷茫的時代……當然, 這還是功利化如此盛行的時代,

是物質氾濫, 失去依託與信仰的時代。

梭羅曾說:“我們不再在夜間露營, 我們安居在大地上, 忘記了天空”, 我們忘記的不只是天空。 當滿大街開始以LV的包包, 限量版的服飾, 作為評價一個人的標準時, 時代不僅僅是貧乏, 而是悲哀。 形而下的東西變得日益凸顯, 在吃穿早已不是問題的今天, 重要的高檔餐, 是令人側目的名牌, 是富二代的男友……不能責怪這個時代的人們, 因為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經階段。

然而, 總有一些事情, 是我們能改變的。 是有那麼一個時期, 物質的需求少之又少, 精神卻是快樂幸福, 奮發昂揚。 幸福, 與物質, 與地位……並不成正比。 在人們失去信仰與敬畏的今天, 一切都來得如此赤裸而殘忍,

環境破壞, 只注重經濟發展的功利急躁, 人心失去向善與信任, 都市中的不安全與孤獨感。 生活的迷茫, 為了房子, 車子……傾盡一生的平民的痛苦卑微;在大城市苦苦打拼的蟻族的辛酸, 時代的變遷, 帶給了人們希望和絕望交織的複雜情感, 快樂與痛苦並雜的體驗, 但惟獨沒有賜給我們寧靜的心。 我們變得如此浮躁和功利。

真正追求理想、自由的人, 會被社會視為異類;為理想、為公益、為環保事業奮鬥的年輕人, 卻因為只有微薄的薪水, 而得不到應有的理解和尊重;長期紮根前線, 深入基層的工作者, 永遠默默無聞。 對自然失去敬畏, 人們變得貪婪而無所畏懼;生活演變為生存, 心靈疲勞成為常態;機械化, 程式化的生活,

人們無法詩意地生活著;尊重、懼怕社會權威, 追捧、頌贊權貴, 感動於有勇氣扶起老人的人;鼓吹、宣傳一夜成名的“成功者”, 悉心研究所謂的成功學;審美低劣, 跟風庸俗, 以尋求感官的刺激, 來緩解重壓下的疲勞;跳過夢想, 人人活得無比現實……社會將應有的責任與義務, 被當做宣傳的榮耀與感動, 價值觀念的扭曲、變形;社會開始以抓住注意力的速食文化吸引商機, 人們的生活將如同速食一樣快捷便利, 然而吸收的卻只是一堆垃圾。

上世紀八十年代, 海子說:“大地恢弘的生命力, 卻被膚淺的欲望所取代了”, 是的, 真正支撐時代發展的力量, 永遠是那質樸, 真誠, 緘默, 努力, 扎實, 溫情的品質, 永遠是人類最高尚靈魂中閃耀著的光芒;而虛假, 膚淺,浮躁,功利,鄙俗……這是時代發展的泡沫,終有一天,會在陽光的朗照下,回歸澄明。

安妮寶貝在《春宴》中寫道:“新時代是輛轟隆隆勢頭迅猛的列車,所有人擁擠其中,身不由己,即使前面方向不清,人心惶惶,但有誰可以試圖跳車或逃脫。人可以最終相信什麼?肯定不能相信互聯網,也不能相信電視電臺報紙,不能相信主義制度概念形式,不能相信許諾和教條,也不能相信任何評判和結論。”我們可以相信什麼?誠然,一個缺乏反思力的時代,必定會在混沌和扭曲中,經歷太久的時間,而我們缺乏的不僅僅是反思,更是付諸行動的力量。

時代飛速發展,瞬息萬變,深夜經常自問:我們真的還需要按父母那代人的方式生活嗎?上個世紀人們如何生活,我們並未親身經歷過。但這個世紀的人,尤其是年輕人,是否可以做夢?

旅行,難道只是所謂的“不務正業”的玩嘛,而不是增長閱歷,擴展見識,彌補年少無知的好方式?骨子裡渴望的不同經歷,會讓你的三觀無數次重組,不至於輕易被別人扭曲,最後成為那個想成為的自己,一路的苦難,像無形的力量存於內心,倔強成長。

攝影,為一張照片而不分晝夜,難道就只能是浪費時間的傻逼嗎?你不知道他們專注時,內心世界有多精彩,相對於你急功近利的三分鐘熱度,他們的專注為何不能應用於其他事物,精彩的生活?

文字,寫下來的不是你所謂的薪酬,而是可以一生拿來回憶的財富。同樣,分享和傳播一路所遇見的風景和故事,你不知道會給多少同樣的年輕人帶來快樂和內心的充實感。

美食,誰說的窮遊就一定要像乞討者或苦行僧,見心中所愛就只能垂涎三尺一旁觀望?別人對大魚大肉趨之若鶩,我們為何不能品盡天下美食?即便窮遊,也要有骨氣自足。

助人,為何要有更大回報時才肯去幫人,而不是人的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雖說人之初性本善,但現在有很多人性中自我保護意識過強,變得冷漠生硬。但這不是我們這代年輕人該有的溫度,我們熱氣騰騰的來到這世間,內心就該是溫暖的,向著光亮那方,桀驁不馴,還原最真的色彩!

如果還有夢想的話,我想我會結合這多年的熱愛——“旅行,美食,攝影,文字,助人”,這些原本不相關的元素,去認真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是該呵護下自己的好奇心的時候了,當下鋪天蓋的資訊獲取途徑,人們缺乏的不再是方法,而是倔強於心的執行。激發自己的興趣從沒錯,然後開始鑽研,跟喜歡吃好吃的,喜歡玩好玩的一樣,是生活的必需品,而不是把原本正常的內容當做“頭懸樑錐刺股”的事來做,才顯得無謂的生動。聽從內心,不要按照別人的意願去過自己的一生。同時關注自己的健康,燃燒生命時也要學會用餘熱溫暖自己。尋找那些神奇的人,有趣的人,不斷學習的人,先做“夢”,後“做”夢,一起成為幻想執行者!

膚淺,浮躁,功利,鄙俗……這是時代發展的泡沫,終有一天,會在陽光的朗照下,回歸澄明。

安妮寶貝在《春宴》中寫道:“新時代是輛轟隆隆勢頭迅猛的列車,所有人擁擠其中,身不由己,即使前面方向不清,人心惶惶,但有誰可以試圖跳車或逃脫。人可以最終相信什麼?肯定不能相信互聯網,也不能相信電視電臺報紙,不能相信主義制度概念形式,不能相信許諾和教條,也不能相信任何評判和結論。”我們可以相信什麼?誠然,一個缺乏反思力的時代,必定會在混沌和扭曲中,經歷太久的時間,而我們缺乏的不僅僅是反思,更是付諸行動的力量。

時代飛速發展,瞬息萬變,深夜經常自問:我們真的還需要按父母那代人的方式生活嗎?上個世紀人們如何生活,我們並未親身經歷過。但這個世紀的人,尤其是年輕人,是否可以做夢?

旅行,難道只是所謂的“不務正業”的玩嘛,而不是增長閱歷,擴展見識,彌補年少無知的好方式?骨子裡渴望的不同經歷,會讓你的三觀無數次重組,不至於輕易被別人扭曲,最後成為那個想成為的自己,一路的苦難,像無形的力量存於內心,倔強成長。

攝影,為一張照片而不分晝夜,難道就只能是浪費時間的傻逼嗎?你不知道他們專注時,內心世界有多精彩,相對於你急功近利的三分鐘熱度,他們的專注為何不能應用於其他事物,精彩的生活?

文字,寫下來的不是你所謂的薪酬,而是可以一生拿來回憶的財富。同樣,分享和傳播一路所遇見的風景和故事,你不知道會給多少同樣的年輕人帶來快樂和內心的充實感。

美食,誰說的窮遊就一定要像乞討者或苦行僧,見心中所愛就只能垂涎三尺一旁觀望?別人對大魚大肉趨之若鶩,我們為何不能品盡天下美食?即便窮遊,也要有骨氣自足。

助人,為何要有更大回報時才肯去幫人,而不是人的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雖說人之初性本善,但現在有很多人性中自我保護意識過強,變得冷漠生硬。但這不是我們這代年輕人該有的溫度,我們熱氣騰騰的來到這世間,內心就該是溫暖的,向著光亮那方,桀驁不馴,還原最真的色彩!

如果還有夢想的話,我想我會結合這多年的熱愛——“旅行,美食,攝影,文字,助人”,這些原本不相關的元素,去認真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是該呵護下自己的好奇心的時候了,當下鋪天蓋的資訊獲取途徑,人們缺乏的不再是方法,而是倔強於心的執行。激發自己的興趣從沒錯,然後開始鑽研,跟喜歡吃好吃的,喜歡玩好玩的一樣,是生活的必需品,而不是把原本正常的內容當做“頭懸樑錐刺股”的事來做,才顯得無謂的生動。聽從內心,不要按照別人的意願去過自己的一生。同時關注自己的健康,燃燒生命時也要學會用餘熱溫暖自己。尋找那些神奇的人,有趣的人,不斷學習的人,先做“夢”,後“做”夢,一起成為幻想執行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