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國家自創區評價體系探索與應用

摘要:

本文在梳理總結國內外創新評價案例的基礎上, 對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指標體系的基本框架進行全面介紹, 結合創新發展指標體系, 在2014年及2015年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綜合指數及分項指數表現情況進行年度分析的基礎上, 提出了西安高新區補齊發展短板、優化產業結構增強內生發展活力、營造有利於創新能力提升的市場環境以及持續提升社會支撐能力四個方面的政策建議。

關鍵字: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評價 創新發展指數

西安高新區是國務院批准成立的首批國家高新區之一,

2006年被科技部確定為要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園區的六個試點園區之一;2015年8月, 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西安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2017年4月, 陝西自貿區正式掛牌, 高新功能區成為陝西自貿區面積最大的核心片區, 西安高新區“雙自聯動”建設正式全面啟動。 經過26年的發展, 西安高新區在創新資源聚集、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管理體制與政策創新等方面, 在踐行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引領和輻射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力逐漸增強。 為了應對國內外宏觀形勢變化, 為了在新時期自主創新示範區評價工作中先行先試, 探索出一套與自創區發展導向有效結合的評價指標體系, 同時也為了形成對西安自創區建設的整體把握,
2015年底, 西安高新區與中科院戰略諮詢研究院合作, 探索構建了“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指標體系”, 對西安自創區年度創新發展指數進行年度測算和監測, 及時總結和糾正園區發展中的弱項和偏差, 為西安高新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塑造新優勢。

一、關於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創新評價及相關理論綜述

(一)國外創新評價的主要研究進展

由於自主創新示範區是用來劃分我國科技園區發展水準、標識科技園區發展類型的特色概念, 國外學者針對自創區的研究尚處理論空白, 而關於評價維度和評價指標選取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國外科技園區研究的焦點。

1. 矽谷指數

矽谷網聯(Silicon Valley Network)自1995年以來, 構建了一套由人力資源、創新經濟、多樣化社區、生活場所和地區治理5個維度、82項指標構成的矽谷指數,

該指數已成為全美乃至全球科技發展的風向標和衡量科技園區創新能力的著名指標。

2. 麻省創新經濟指數

美國麻塞諸塞州(簡稱麻省)科技合作組織自1997年起, 以創新成果產生

和轉化為基本視角, 通過經濟影響、創新過程以及創新潛力3個維度及25個二級指標, 對麻省知識經濟發展和創新能力轉化水準進行年度資料跟蹤。

3. OECD科學、技術和工業記分牌(STI)

OECD(經合組織)自1999年起, 以年度公報的方式, 通過構建“OECD科學、技術和工業記分牌(STI)”指標體系, 對OECD各成員國年度知識經濟發展情況進行, 觀測視角根據成員國知識經濟發展特點, 該指標體系已成為OECD成員國測評科學、技術發展情況的有效工具,

成為“知識經濟度量標準”。

4. 歐洲創新記分牌(EIS)

為了更好的貫徹“里斯本戰略”中建設最具競爭力和活力的知識經濟體, 歐盟從2001年起, 以“創建一個研究與創新歐洲區為基本導向”, 實施歐洲創新記分牌(EIS), 作為歐盟的一項評價研究與創新的政策工具, EIS通過設立3個一級指標、8個二級指標、25個三級指標的評價體系, 衡量和比較歐盟成員國研究與創新績效, 通過優劣勢比較, 幫助參評國改善創新中的薄弱環節。

5. 全球創新指數(GII)

由康奈爾大學、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以及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自2007年起, 每年共同發佈的全球創新指數(GII), 通過對創新的政策環境、知識創造、企業創新、技術應用、智慧財產權以及人力資源等方面的綜合評價,

綜合評價某一經濟體或國家的創新能力, 由於評價物件的廣泛性、指標選擇的多樣性, 已成為快速瞭解國家創新能力和水準的標杆性指標。

(二)國內有代表性的創新評價指標體系

目前, 國內對創新評價指標體系的主要成果, 從創新指標評價對象的應用層面來看, 分為全域範疇評價和區域性創新指數評價兩個範疇。

1. 全域範疇創新評價

所謂全域範疇創新評價, 就是對評價物件不加以區域和類型的區分, 通過所構建的指標體系, 對所評價年度內的所有符合條件的某一類園區進行綜合評價, 此類評價具有代表性的有:科技部火炬中心負責制定的國家高新區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國高新區中心聯合制定的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同濟大學發展研究院制定的中國產業園區持續發展指標體系、國家統計局制定的中國創新指數(CII)等。 由於所評價物件數量較多、類型和發展層次也較為豐富,因此全域範疇的創新評價在指標選取上,需要選擇共性強、獲取管道權威且便捷(例如盡可能用統計指標)的量化指標,同時,還要通過使用效率等比值型指標,消除不同園區發展規模上的差異性。

2. 區域範疇創新指數評價

所謂區域範疇指數評價,有別于全域範疇創新評價,區域性創新指數評價通常以綜合監測和評價某一區域創新發展能力和創新發展績效為基本出發點,通過構建一個以“創新投入-創新產出”的指標體系,對某地區或某園區的創新發展水準和趨勢的總體把握。此類評價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中關村指數、張江創新指數、杭州創新指數、麓穀指數等。下文中將介紹的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指數也屬於此類指數的範疇。

二、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指數的基本框架

(一)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指數指標體系設計的宏觀視角

1. 國際化創新資源配置能力的全球視角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是助力經濟提質增效,增強區域經濟輻射帶動力的示範區域。從目前已獲批自創區的定位來看(例如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全球由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深圳自創區的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西安自創區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創新之都”等),對自創區開展全球合作和創新資源連結,以及在全球視野下,開展園區頂層實際和戰略規劃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2. 融入並引領新經濟新範式革命的前沿視角

互聯網經濟正在重新定義全球經濟關係和產業形態,互聯網所產生的技術、生產和市場的新圖景正在被重新譜寫。與此同時,我國也進入了“三期”疊加轉換器,經濟金融了新常態時期,經濟運行中潛在的風險正在逐漸暴露,傳統人口紅利、土地紅利等經濟增長傳統驅動力正在逐漸減弱,在這個提速換擋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作為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試驗區、作為區域經濟增長支柱,需要在引領經濟新常態方面起到帶動、引領和示範作用。

3.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核心視角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是我國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示範區,建設完善創新生態體系,以創新創業孵化新產業、新經濟,以創新催生新業態,以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為核心,不斷探索新的體制機制模式及做法,是自創區的永恆主題。西安高新區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後,圍繞“一帶一路”創新之都的戰略定位,依託豐沛的科技資源和研發條件,積極營造和優化創新創業生態,提高創新發展效率和成效。

4. 創新發展能力與績效的聯動視角

與國內目前現行的創新評價指數類似,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指數是在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範疇下,不僅是對園區創新發展能力的評價,同時也是對創新發展績效的評價,強調創新能力與創新績效之間的聯動效應。因此,在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之初,在進行指標篩選時需要兼顧指標對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的表達這兩個方面。

5. 兼顧創新能力提升區域輻射的綜合視角

隨著自創區的內涵和外延的不斷變化,對園區邊界的傳統理解也發生了改變。截至去年9月,已獲批的17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有6個以城市為主要載體、8個以跨區域的城市群為主體,統籌推自創區建設。由於園區與城市間的進一步融合,園區需要從單一的生產型園區向具備多元城市功能的城市新區轉型。為此,在園區的中長期規劃中,需要將創新要素與科學的區域空間佈局、生活服務環境、快速交通網絡、創新創業文化氛圍等要素整合在一起,統籌考慮。

6. 突出區域特色的差異化視角

從已獲批自創區的戰略定位和發展使命上看,國家對自創區戰略定位的佈局強調的是,依託不同示範區在資源稟賦和立足不同發展基礎上的區域差異化、特色化發展路徑。結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西安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時,明確的努力打造“一帶一路”的創新之都,建設成為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大眾創新創業生態區、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對外開放合作先行區的戰略使命,在設計以突出區域創新能力的指數指標體系時,也需要凸顯西安高新區的差異化特色。

(二)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指數指標選擇的基本原則

1. 科學性原則

科學性強調的是指標的選取要能夠科學反映創新能力中的某一個特徵,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重點關注園區科技創新創業、新經濟、新業態等各方面情況,並選取有代表性的個案指標增強解釋力。

2. 穩定性原則

穩定性原則強調的是,由於創新能力指數指標體系是對西安高新區進行的以年度為單位的、連續的、長期監測和評價,所選取的指標應當在一段時期內保持內涵、來源和計算方法的相對穩定,從而保持年度評價的穩定和可比性。

3. 特色性原則

與國內外有代表性的指數指標體系類似,針對西安高新區創新能力指數指標的篩選,需要與西安高新區創新工作特點、創新發展的實際需求和創新政策實施的要求有效結合,需要突出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的區域特色,比如重點關注西安高新區在特色產業發展方面具有比較優勢的指標,例如半導體產業、軍民融合產業等相關領域的代表性指標。

4. 創新性原則

創新性原則指的是,按照西安高新區創新能力指數指標體系的融入並引領新經濟新範式革命的領先視角,需要重點從創新全球化趨勢、新技術範式革命和產業革命,結合目前市場化機構對新經濟、新業態、新行業的測度方式,創新設計出符合西安高新區新經濟業態的特色指標。

5. 獨立性原則

獨立性原則強調的是指標體系中,各項指標之間應當保持相互獨立,避免出現指標內涵上的交織。

(三)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指標體系的六個維度

結合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在新的發展階段創新發展評價的變化趨勢,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評價體系,重點圍繞打造“全球競爭能力”的目標和踐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使命,基於新格局、新範式、和新常態的宏觀背景,從以下六個維度進行描述。

1. 全球影響力維度

表現為在創新全球化和我國全面開放的戰略背景下,西安高新區集聚和配置全球創新資環、開展國際競爭合作、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經濟體的能力,通過能夠反映經濟全球影響力、產業全球影響力、吸納國際資源能力以及創新的全球影響力的總量和效益型指標進行評價。

2. 變革引領力維度

表現為在全球新經濟浪潮中,西安高新區回應、創造和引領變化的水準和能力,通過能夠反映組織和技術變革能力、產品和服務變革能力以及新模式變革能力的總量和效益型指標進行評價。

3. 創新驅動力維度

表現為在我國創新驅動戰略背景下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通過能夠反映創新主體培育、創新投入、創新環境和創新成效等方面能力的總量和效益型指標進行評價。

4. 經濟成長力維度

表現為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西安高新區在促進經濟增長、經濟效率提升、成長品質改善等方面的成效,通過能夠反映此類特徵的總量和效益型指標進行評價。

5. 社會動員能力維度

表現為西安高新區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動員全社會創新要素積極參與,形成有利於創新的社會環境過程中的成效,通過能夠反映社會資本動員能力、社會效益帶動、區域經濟帶動能力的總量和效益型指標進行評價。

6. 特色發展力維度

表現為西安高新區在國家創新驅動戰略推進、優勢產業培育等方面的比較優勢,通過能夠反映國家戰略訴求、優勢產業成長的總量和效益型指標進行評價。

三、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指數年度測算情況

(一)西安高新區2014-2015年創新發展指數總體測算情況

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指數指標體系,基於上述六個維度和指標選取原則,運用綜合加權的方法,以2013年標定100的指數為基期,對2014-2015年的創新發展指數進行測算。計算結果顯示:2014年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指數值是137,2015年總指數達到159.5,比2014年增加22.5,指數增長率為16.4%。同期,西安高新區GDP增速為16.5%,2015年創新發展指數基本同步於GDP增速,反映了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的整體狀態與單純的經濟指標表現基本一致。需要說明的是,創新發展指數反映的是高新區的整體表現,包含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品質和數量。而GDP更多體現的是經濟發展的數量。因此,一般情況下用指數值更易於觀察和判斷高新區發展的真實狀態。指數增長高於GDP增長說明園區發展潛在的實際實力強於單純的經濟數字,而低於GDP增長說明高新區GDP的數字表現要優於的整體創新發展的實際狀態。

(二)西安高新區2014-2015年創新發展分項指數測算情況

根據西安高新區2014年-2015年創新發展指數各分項指數測算結果看,指數增幅呈現出“兩高兩低兩平穩”的發展態勢(如圖1所示)。“兩高”是指變革引領力指數和社會動員力指數增長幅度最大,對總指數貢獻最大;“兩低”是指經濟成長力指數、特色發展力指數增長相對緩慢,與當前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的宏觀背景和西安高新區相關工作推進的階段性緊密相關;“兩平穩”是指全球影響力和創新驅動力指數增速平穩,表明其對高新區整體的創新發展發揮著正向推進作用。具體分析如下:

圖1 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指數測算結果(2014-2015年)

1. 全球影響力指數

2014年,西安高新區全球影響力指數為135.4,2015年達到179.2,較2014年提高了43.8,反映出西安高新區的全球影響力在持續增強,並呈現逐年加速提升的發展趨勢。

2. 變革引領力指數

2014年,西安高新區變革引領力指數為141.8,2015年,達到211.6,較2014年提高了69.8。該分項指數成為6個分項指數中,增速最大的指數。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西安高新區自身創新生態演變的加速,也體現了高新區在新技術經濟範式轉變的過程中引領新變革的能力提升。

3. 創新驅動力指數

2014年,西安高新區創新驅動力指數為153.8,2015年,達到165.5,較2014年增加了17.1,反映出西安高新區的科學技術創新能力、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和創業活力在持續增強。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指標2015年的增長幅度有所降低,應引起一定關注和持續觀測。

4. 經濟成長力指數

2014年,西安高新區經濟成長力指數為104.9,2015年,達到121.5,較2014年增加了16.6,雖有一定增長,但增幅相較於變革引領力、全球影響力等指數變化不大,但2015年該指數增速較2014年指數增速提升明顯加快,反映出在國內外宏觀經濟企穩回升的背景下,西安高新區新的增長動能正在積蓄並逐漸發揮帶動作用。

5. 社會動員力指數

2014年,西安高新區社會動員力指數為168.9,2015年,達到197.9,較2014年增加了28,在2014年和2015年都有較大增長。反映出西安高新區對區域創新要素的吸引力和號召力逐漸增強,同時也反映了國家深化改革的舉措和動員社會力量投身創新創業的政策效果正在逐漸發揮作用。

6. 特色發展力指數

2014年,西安高新區特色發展力指數為108.2,2015年,特色發展力指數達到115.3,較2014年增加了7.1,該項指數增幅較小,與西安高新區當前正處在軍民融合發展的部署推進階段和國際經濟低迷導致國際貿易收緊的現狀,基本一致。

四、基於創新發展指數年度測算情況的政策建議

(一)西安高新區創新能力的整體發展態勢

基於2014-2015年創新發展指數測算情況看,綜合指數的不斷提升,反映出西安高新區創新生態的持續改善,尤其是變革引領力指數的大幅提升反映了園區創新生態變革的速度在加快。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全球範圍內創新生態競爭力的提升速度都在加快,由於缺乏橫向可比較的資料,尚不能對西安高新區創新生態競爭力的狀況做量化的判斷。但從外部環境、媒體關注以及相關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西安高新區的創新發展指數值和發展速度在目前國內一流園區中的表現並不一定表現突出,尤其是在創新驅動力和經濟成長力方面,改善和提升的步伐都需要加快。

(二)基於創新發展指數年度測算情況的政策建議

1.探索體制機制創新補齊發展短板

從反映創新發展潛力和國際競爭能力的“新產品銷售收入占比”、“專利的國際化程度”、“當年獲得的風險投資額”、“獨角獸企業”等指標表現上看,分值較低,反映出目前西安高新區在創新績效和創新國際影響力等方面,還有較大提升空間。為此,西安高新區需要充分利用和啟動園區的人才和國家科技資源等內在優勢資源,結合新時期眾創平臺建設和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等新的發展方向,加大政策引導和推進力度,爭取後發先至,在園區的創新創業水準和能力方面有新的提升,探索新的體制機制和創新模式(如光所和西北院的一院一所模式),爭取複製一批科技資源改革先行先試經驗。

2. 優化產業結構增強內生發展活力

從分項指數表現上看,目前西安高新區在“人均增加值”、“經認定高技術企業的數量”、“製造企業的服務收入占比”等指標表現較好,反映出西安高新區製造業板塊的整體向好的發展態勢。但值得注意的是,西安高新區傳統製造業、園區產業的成長性和新經濟成份發展較慢,這些短板在高新技術產業收入占比、上市企業數量、當年高成長企業數、新創辦科技企業數等指標上也都有一定程度的體現。下一步,西安高新區需要在回應產業變革和尋求新經濟增長方面,重點關注平臺型企業、互聯網+經濟、智慧經濟的技術和產業以及新型服務經濟。改變以往單純的招商引資模式,而更多地在連結資源和啟動內生動力方面配置優質資源,拓展園區經濟的新空間,為經濟注入新動力。

3. 積極營造有利於創新能力提升的市場環境

從西安高新區總體市場環境而言,與國家中心城市和沿海城市相比處於劣勢。但互聯網的發展和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舉措,都為西安高新區的市場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下一步,西安高新區需要搶抓機遇,依託互聯網結合“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化的商品、期貨、技術、產權乃至貨幣等交易平臺,發展面向“一帶一路”的倉儲和物流,促進和繁榮線下和線上跨國電商的融合發展。

4. 持續提升社會支撐能力

由於科教和智力資源密集,西安高新區具有建設創新型城市和社會的底層基礎優勢,但從對創新支撐的社會角度觀測,與其他園區相比,西安高新區在知識交流網路、創業和投資的人脈網路、助推創新創業的集成服務網路等方面都缺乏突出的表現,從而也影響了園區的開放凝聚力和自組織、自更新的能力。下一步,

西安高新區將著力抓好增進創新資源和激發創新活力兩個基本著眼點。借鑒近年來國內一些高新區崛起的經驗,在發展園區內部的投資人網路、搭建創業者聯盟和聯誼組織、舉辦創業大賽和豐富新技術、新經濟路演等活動、以及支持和鼓勵論壇交流等方面加大力度。

由於所評價物件數量較多、類型和發展層次也較為豐富,因此全域範疇的創新評價在指標選取上,需要選擇共性強、獲取管道權威且便捷(例如盡可能用統計指標)的量化指標,同時,還要通過使用效率等比值型指標,消除不同園區發展規模上的差異性。

2. 區域範疇創新指數評價

所謂區域範疇指數評價,有別于全域範疇創新評價,區域性創新指數評價通常以綜合監測和評價某一區域創新發展能力和創新發展績效為基本出發點,通過構建一個以“創新投入-創新產出”的指標體系,對某地區或某園區的創新發展水準和趨勢的總體把握。此類評價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中關村指數、張江創新指數、杭州創新指數、麓穀指數等。下文中將介紹的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指數也屬於此類指數的範疇。

二、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指數的基本框架

(一)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指數指標體系設計的宏觀視角

1. 國際化創新資源配置能力的全球視角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是助力經濟提質增效,增強區域經濟輻射帶動力的示範區域。從目前已獲批自創區的定位來看(例如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全球由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深圳自創區的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西安自創區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創新之都”等),對自創區開展全球合作和創新資源連結,以及在全球視野下,開展園區頂層實際和戰略規劃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2. 融入並引領新經濟新範式革命的前沿視角

互聯網經濟正在重新定義全球經濟關係和產業形態,互聯網所產生的技術、生產和市場的新圖景正在被重新譜寫。與此同時,我國也進入了“三期”疊加轉換器,經濟金融了新常態時期,經濟運行中潛在的風險正在逐漸暴露,傳統人口紅利、土地紅利等經濟增長傳統驅動力正在逐漸減弱,在這個提速換擋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作為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試驗區、作為區域經濟增長支柱,需要在引領經濟新常態方面起到帶動、引領和示範作用。

3.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核心視角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是我國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示範區,建設完善創新生態體系,以創新創業孵化新產業、新經濟,以創新催生新業態,以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為核心,不斷探索新的體制機制模式及做法,是自創區的永恆主題。西安高新區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後,圍繞“一帶一路”創新之都的戰略定位,依託豐沛的科技資源和研發條件,積極營造和優化創新創業生態,提高創新發展效率和成效。

4. 創新發展能力與績效的聯動視角

與國內目前現行的創新評價指數類似,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指數是在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範疇下,不僅是對園區創新發展能力的評價,同時也是對創新發展績效的評價,強調創新能力與創新績效之間的聯動效應。因此,在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之初,在進行指標篩選時需要兼顧指標對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的表達這兩個方面。

5. 兼顧創新能力提升區域輻射的綜合視角

隨著自創區的內涵和外延的不斷變化,對園區邊界的傳統理解也發生了改變。截至去年9月,已獲批的17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有6個以城市為主要載體、8個以跨區域的城市群為主體,統籌推自創區建設。由於園區與城市間的進一步融合,園區需要從單一的生產型園區向具備多元城市功能的城市新區轉型。為此,在園區的中長期規劃中,需要將創新要素與科學的區域空間佈局、生活服務環境、快速交通網絡、創新創業文化氛圍等要素整合在一起,統籌考慮。

6. 突出區域特色的差異化視角

從已獲批自創區的戰略定位和發展使命上看,國家對自創區戰略定位的佈局強調的是,依託不同示範區在資源稟賦和立足不同發展基礎上的區域差異化、特色化發展路徑。結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西安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時,明確的努力打造“一帶一路”的創新之都,建設成為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大眾創新創業生態區、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對外開放合作先行區的戰略使命,在設計以突出區域創新能力的指數指標體系時,也需要凸顯西安高新區的差異化特色。

(二)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指數指標選擇的基本原則

1. 科學性原則

科學性強調的是指標的選取要能夠科學反映創新能力中的某一個特徵,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重點關注園區科技創新創業、新經濟、新業態等各方面情況,並選取有代表性的個案指標增強解釋力。

2. 穩定性原則

穩定性原則強調的是,由於創新能力指數指標體系是對西安高新區進行的以年度為單位的、連續的、長期監測和評價,所選取的指標應當在一段時期內保持內涵、來源和計算方法的相對穩定,從而保持年度評價的穩定和可比性。

3. 特色性原則

與國內外有代表性的指數指標體系類似,針對西安高新區創新能力指數指標的篩選,需要與西安高新區創新工作特點、創新發展的實際需求和創新政策實施的要求有效結合,需要突出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的區域特色,比如重點關注西安高新區在特色產業發展方面具有比較優勢的指標,例如半導體產業、軍民融合產業等相關領域的代表性指標。

4. 創新性原則

創新性原則指的是,按照西安高新區創新能力指數指標體系的融入並引領新經濟新範式革命的領先視角,需要重點從創新全球化趨勢、新技術範式革命和產業革命,結合目前市場化機構對新經濟、新業態、新行業的測度方式,創新設計出符合西安高新區新經濟業態的特色指標。

5. 獨立性原則

獨立性原則強調的是指標體系中,各項指標之間應當保持相互獨立,避免出現指標內涵上的交織。

(三)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指標體系的六個維度

結合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在新的發展階段創新發展評價的變化趨勢,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評價體系,重點圍繞打造“全球競爭能力”的目標和踐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使命,基於新格局、新範式、和新常態的宏觀背景,從以下六個維度進行描述。

1. 全球影響力維度

表現為在創新全球化和我國全面開放的戰略背景下,西安高新區集聚和配置全球創新資環、開展國際競爭合作、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經濟體的能力,通過能夠反映經濟全球影響力、產業全球影響力、吸納國際資源能力以及創新的全球影響力的總量和效益型指標進行評價。

2. 變革引領力維度

表現為在全球新經濟浪潮中,西安高新區回應、創造和引領變化的水準和能力,通過能夠反映組織和技術變革能力、產品和服務變革能力以及新模式變革能力的總量和效益型指標進行評價。

3. 創新驅動力維度

表現為在我國創新驅動戰略背景下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通過能夠反映創新主體培育、創新投入、創新環境和創新成效等方面能力的總量和效益型指標進行評價。

4. 經濟成長力維度

表現為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西安高新區在促進經濟增長、經濟效率提升、成長品質改善等方面的成效,通過能夠反映此類特徵的總量和效益型指標進行評價。

5. 社會動員能力維度

表現為西安高新區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動員全社會創新要素積極參與,形成有利於創新的社會環境過程中的成效,通過能夠反映社會資本動員能力、社會效益帶動、區域經濟帶動能力的總量和效益型指標進行評價。

6. 特色發展力維度

表現為西安高新區在國家創新驅動戰略推進、優勢產業培育等方面的比較優勢,通過能夠反映國家戰略訴求、優勢產業成長的總量和效益型指標進行評價。

三、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指數年度測算情況

(一)西安高新區2014-2015年創新發展指數總體測算情況

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指數指標體系,基於上述六個維度和指標選取原則,運用綜合加權的方法,以2013年標定100的指數為基期,對2014-2015年的創新發展指數進行測算。計算結果顯示:2014年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指數值是137,2015年總指數達到159.5,比2014年增加22.5,指數增長率為16.4%。同期,西安高新區GDP增速為16.5%,2015年創新發展指數基本同步於GDP增速,反映了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的整體狀態與單純的經濟指標表現基本一致。需要說明的是,創新發展指數反映的是高新區的整體表現,包含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品質和數量。而GDP更多體現的是經濟發展的數量。因此,一般情況下用指數值更易於觀察和判斷高新區發展的真實狀態。指數增長高於GDP增長說明園區發展潛在的實際實力強於單純的經濟數字,而低於GDP增長說明高新區GDP的數字表現要優於的整體創新發展的實際狀態。

(二)西安高新區2014-2015年創新發展分項指數測算情況

根據西安高新區2014年-2015年創新發展指數各分項指數測算結果看,指數增幅呈現出“兩高兩低兩平穩”的發展態勢(如圖1所示)。“兩高”是指變革引領力指數和社會動員力指數增長幅度最大,對總指數貢獻最大;“兩低”是指經濟成長力指數、特色發展力指數增長相對緩慢,與當前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的宏觀背景和西安高新區相關工作推進的階段性緊密相關;“兩平穩”是指全球影響力和創新驅動力指數增速平穩,表明其對高新區整體的創新發展發揮著正向推進作用。具體分析如下:

圖1 西安高新區創新發展指數測算結果(2014-2015年)

1. 全球影響力指數

2014年,西安高新區全球影響力指數為135.4,2015年達到179.2,較2014年提高了43.8,反映出西安高新區的全球影響力在持續增強,並呈現逐年加速提升的發展趨勢。

2. 變革引領力指數

2014年,西安高新區變革引領力指數為141.8,2015年,達到211.6,較2014年提高了69.8。該分項指數成為6個分項指數中,增速最大的指數。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西安高新區自身創新生態演變的加速,也體現了高新區在新技術經濟範式轉變的過程中引領新變革的能力提升。

3. 創新驅動力指數

2014年,西安高新區創新驅動力指數為153.8,2015年,達到165.5,較2014年增加了17.1,反映出西安高新區的科學技術創新能力、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和創業活力在持續增強。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指標2015年的增長幅度有所降低,應引起一定關注和持續觀測。

4. 經濟成長力指數

2014年,西安高新區經濟成長力指數為104.9,2015年,達到121.5,較2014年增加了16.6,雖有一定增長,但增幅相較於變革引領力、全球影響力等指數變化不大,但2015年該指數增速較2014年指數增速提升明顯加快,反映出在國內外宏觀經濟企穩回升的背景下,西安高新區新的增長動能正在積蓄並逐漸發揮帶動作用。

5. 社會動員力指數

2014年,西安高新區社會動員力指數為168.9,2015年,達到197.9,較2014年增加了28,在2014年和2015年都有較大增長。反映出西安高新區對區域創新要素的吸引力和號召力逐漸增強,同時也反映了國家深化改革的舉措和動員社會力量投身創新創業的政策效果正在逐漸發揮作用。

6. 特色發展力指數

2014年,西安高新區特色發展力指數為108.2,2015年,特色發展力指數達到115.3,較2014年增加了7.1,該項指數增幅較小,與西安高新區當前正處在軍民融合發展的部署推進階段和國際經濟低迷導致國際貿易收緊的現狀,基本一致。

四、基於創新發展指數年度測算情況的政策建議

(一)西安高新區創新能力的整體發展態勢

基於2014-2015年創新發展指數測算情況看,綜合指數的不斷提升,反映出西安高新區創新生態的持續改善,尤其是變革引領力指數的大幅提升反映了園區創新生態變革的速度在加快。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全球範圍內創新生態競爭力的提升速度都在加快,由於缺乏橫向可比較的資料,尚不能對西安高新區創新生態競爭力的狀況做量化的判斷。但從外部環境、媒體關注以及相關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西安高新區的創新發展指數值和發展速度在目前國內一流園區中的表現並不一定表現突出,尤其是在創新驅動力和經濟成長力方面,改善和提升的步伐都需要加快。

(二)基於創新發展指數年度測算情況的政策建議

1.探索體制機制創新補齊發展短板

從反映創新發展潛力和國際競爭能力的“新產品銷售收入占比”、“專利的國際化程度”、“當年獲得的風險投資額”、“獨角獸企業”等指標表現上看,分值較低,反映出目前西安高新區在創新績效和創新國際影響力等方面,還有較大提升空間。為此,西安高新區需要充分利用和啟動園區的人才和國家科技資源等內在優勢資源,結合新時期眾創平臺建設和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等新的發展方向,加大政策引導和推進力度,爭取後發先至,在園區的創新創業水準和能力方面有新的提升,探索新的體制機制和創新模式(如光所和西北院的一院一所模式),爭取複製一批科技資源改革先行先試經驗。

2. 優化產業結構增強內生發展活力

從分項指數表現上看,目前西安高新區在“人均增加值”、“經認定高技術企業的數量”、“製造企業的服務收入占比”等指標表現較好,反映出西安高新區製造業板塊的整體向好的發展態勢。但值得注意的是,西安高新區傳統製造業、園區產業的成長性和新經濟成份發展較慢,這些短板在高新技術產業收入占比、上市企業數量、當年高成長企業數、新創辦科技企業數等指標上也都有一定程度的體現。下一步,西安高新區需要在回應產業變革和尋求新經濟增長方面,重點關注平臺型企業、互聯網+經濟、智慧經濟的技術和產業以及新型服務經濟。改變以往單純的招商引資模式,而更多地在連結資源和啟動內生動力方面配置優質資源,拓展園區經濟的新空間,為經濟注入新動力。

3. 積極營造有利於創新能力提升的市場環境

從西安高新區總體市場環境而言,與國家中心城市和沿海城市相比處於劣勢。但互聯網的發展和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舉措,都為西安高新區的市場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下一步,西安高新區需要搶抓機遇,依託互聯網結合“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化的商品、期貨、技術、產權乃至貨幣等交易平臺,發展面向“一帶一路”的倉儲和物流,促進和繁榮線下和線上跨國電商的融合發展。

4. 持續提升社會支撐能力

由於科教和智力資源密集,西安高新區具有建設創新型城市和社會的底層基礎優勢,但從對創新支撐的社會角度觀測,與其他園區相比,西安高新區在知識交流網路、創業和投資的人脈網路、助推創新創業的集成服務網路等方面都缺乏突出的表現,從而也影響了園區的開放凝聚力和自組織、自更新的能力。下一步,

西安高新區將著力抓好增進創新資源和激發創新活力兩個基本著眼點。借鑒近年來國內一些高新區崛起的經驗,在發展園區內部的投資人網路、搭建創業者聯盟和聯誼組織、舉辦創業大賽和豐富新技術、新經濟路演等活動、以及支持和鼓勵論壇交流等方面加大力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