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聞聯播上的這一幕,讓國人感動不已……

事情發生在17日上午, 600多位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參加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 我們的領導人也來到現場親切會見各位代表。

當看到兩位全國道德模範代表年事已高, 站在代表們中間時, 我們領導人握住他們的手, 請他們坐到自己身旁。

我們領導人對兩位老模範如此關心和尊重, 全場人都十分感動, 大家長時間熱烈鼓掌。 隨後, 全體代表們共同合影留念。

看到這一幕, 不少觀眾都為尊老敬老的領導人豎起大拇指。

那麼, 這兩位老人是誰呢?

一位是93歲的黃旭華。

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是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 被稱作“中國核潛艇之父”。

當年為了突破帝國主義, 資本主義國家對我們的包圍、封鎖。

為了早日掌握好核潛艇的研製技術, 我們國家曾經寄希望于蘇聯老大哥的技術援助, 但遭拒絕。

赫魯雪夫曾在回憶錄上說, 中國要研製核潛艇簡直是異想天開, 核潛艇技術複雜、要求高、花錢多, 你們中國沒有水準, 也沒有能力來研製核潛艇。

毛主席聽了非常氣憤:你們不援助算了, 我們自己幹!還發出誓言: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就是這句話堅定了黃旭華獻身核潛艇事業的人生走向。

在當時技術缺乏和人才匱乏的情況下, 他“騎驢找馬”, 攻堅克難, 研製出核潛艇核心技術。

儘管已是93歲高齡,

黃旭華院士仍舊每天都會來到辦公室工作一上午。

此外, 他還經常到校園、到科研院所做講座。 這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最大心願, 就是我們的國家能早日建成科技強國, 從“跟隨者”變成“領跑者”。

另一位是絕壁鑿水渠的村支書黃大發。

來自黔北山區的他, 用36年的時間幹了一件大事:修水渠, 讓全村人喝上水。

這條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的水渠終於竣工了,這條“生命渠”結束了當地“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一年四季包穀沙,過年才有米湯喝。”的歷史。

因為修渠的主要發起人是82歲的老支書黃大發,這條人工“天渠”被群眾親切地稱為“大發渠”。

網友們看完都十分感動,豎起大拇指給尊老敬老的領導人和兩位老人點

每日謎題

關鍵字:半個人

這條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的水渠終於竣工了,這條“生命渠”結束了當地“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一年四季包穀沙,過年才有米湯喝。”的歷史。

因為修渠的主要發起人是82歲的老支書黃大發,這條人工“天渠”被群眾親切地稱為“大發渠”。

網友們看完都十分感動,豎起大拇指給尊老敬老的領導人和兩位老人點

每日謎題

關鍵字:半個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