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習近平“高看”這支輕騎兵

一株“紅色的嫩芽”, 在60年前的內蒙古草原悄然而生, 一個熟悉的名字——烏蘭牧騎, 曾經唱響中國。 烏蘭牧騎, 意為紅色文化工作隊, 是活躍在草原農舍和蒙古包之間的小型文藝演出隊, 於1957年誕生於內蒙古大草原。 近日, 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的16名隊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 彙報烏蘭牧騎60年來的發展情況, 表達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作貢獻的決心。 11月21日, 習近平總書記給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的隊員們寫了回信。 接下來, 請與學習大軍一起, 通過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封回信, 共同走近這支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一份熱愛、一種深情。 習近平在回信中說:“從來信中, 我很高興地看到了烏蘭牧騎的成長與進步, 感受到了你們對事業的那份熱愛, 對黨和人民的那份深情。 ”烏蘭牧騎是為了解決牧區長期聽不到廣播, 看不到電影、演出、展覽、圖書的情況而成立的, 自成立後, 便如雨後春筍般, 很快地在草原上傳播開來, 隊伍不停壯大, 發展到了75支;隊員不斷增加, 從最初的每支十多人增至四十多人, 從1965年第一次走向全國並產生深遠影響, 到1988年, 全國僅五大自治區就有236支烏蘭牧騎式的演出隊;他們的演出裝備也從原來簡單的膠輪車、氣燈、留聲機、收音機等簡單設備升級為各類樂器、先進設備等等。 他們的足跡遍佈全國各地,

並且已經走向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對推動文化繁榮起到了重要作用。 烏蘭牧騎始終堅持不懈地全心全意為農牧民服務, 最早的烏蘭牧騎隊員們, 更是付出了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歲月, 但他們無怨無悔並倍感幸福。 第一支烏蘭牧騎的首批演員中, 只有伊蘭、荷花、娜仁托雅3位老人仍然健在。 談起當年, 伊蘭老人很感慨:“我們這些烏蘭牧騎隊員, 雖然從沒講究過名利, 但與農牧民群眾的深切感情, 那真是難以用語言表達!”這就是習近平所感受到的那一份熱愛、那一種深情。

 一次奉獻、一世傳遞。 習近平在回信指出:“烏蘭牧騎是全國文藝戰線的一面旗幟, 第一支烏蘭牧騎就誕生在你們的家鄉。 60年來,

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迎風雪、冒寒暑, 長期在戈壁、草原上輾轉跋涉, 以天為幕布, 以地為舞臺, 為廣大農牧民送去了歡樂和文明, 傳遞了黨的聲音和關懷。 ”1957年6月17日, 由12人組成的第一支烏蘭牧騎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誕生, 1957年9月5日, 自治區文化局召開了全區牧區文化工作會議, 隨後, 出臺了《烏蘭牧騎工作條例》, 從此, 自治區的文化藝術工作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可以說, 烏蘭牧騎是全國文藝工作的典型, 是學習的榜樣。 自成立第一支烏蘭牧騎以來, 他們便用一場場的演出為農牧民們提供文藝服務。 他們在南京、武漢的烈日下揮灑汗水、在南寧的友誼關慰問邊防官兵、在青藏高原的稀疏空氣中堅持完成精彩的演出、在黑龍江的冰天雪地裡送去溫暖、在黃河兩岸的農民場院裡高聲歌唱、在塔里木盆地裡用馬頭琴將大漠喚醒……他們不管條件是否艱苦、身體是否不適,
只關注自己為農牧民們送去黨和全國人民的關心, 用優秀的作品留下豐富的精神食糧, 使草原輕騎兵的名字響徹全國。 一次奉獻註定了一世的傳遞。

 一方指引、一番創作。 習近平在回信表示, “烏蘭牧騎的長盛不衰表明, 人民需要藝術, 藝術也需要人民。 在新時代, 希望你們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 大力弘揚烏蘭牧騎的優良傳統, 紮根生活沃土, 服務牧民群眾, 推動文藝創新, 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 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烏蘭牧騎的初衷是滿足農牧民們對藝術欣賞的追求,

烏蘭牧騎的蓬勃發展表明人民是藝術的最佳載體, 烏蘭牧騎隊員被農牧民們喚作“瑪奈呼和德(我們的孩子)”, 可見烏蘭牧騎與群眾的聯繫是多麼緊密, 他們從牧民們當中來, 回到牧民中去, 與牧民們打成一片, 每天一起生活、一起工作, 時刻連著群眾, 永遠不隔心。 農牧民們對欣賞藝術形式的多樣性, 決定了烏蘭牧騎培養隊員方向的一專多能, 唱歌、跳舞、表演、各類樂器等等, 什麼都要學、都要精。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大背景下, 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 烏蘭牧騎也要掀開一頁新的輝煌篇章, 創作出更加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人民的優秀作品, 擴展表演形式、豐富表演內容、提高表演水準、加強表演創新, 繼續活躍在牧區和鄉間,利用好土生土長的中國元素,無論身處何方,都繼續傳遞溫暖和愛。烏蘭牧騎發展和成長的歷史正是一個追求、思索、奮鬥的民族精神的濃縮,他們是中國大地上一道特別的風景線。

習近平給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們的回信,是讓全區2500多萬各族草原兒女歡欣鼓舞的一件大事,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和習近平對烏蘭牧騎成長進步的高度重視,對內蒙古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殷切希望,對全區各族人民的親切關懷。烏蘭牧騎是一首永遠唱不完的歌,走過風霜雨雪、走過一年又一年,把黨和人民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讓歌聲與歡笑回蕩在草原深處,永遠做“草原上的文藝輕騎兵”。(文/學習大軍,2017年11月22日)微信公眾號:學習大軍 微信ID:xuexidajun

繼續活躍在牧區和鄉間,利用好土生土長的中國元素,無論身處何方,都繼續傳遞溫暖和愛。烏蘭牧騎發展和成長的歷史正是一個追求、思索、奮鬥的民族精神的濃縮,他們是中國大地上一道特別的風景線。

習近平給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們的回信,是讓全區2500多萬各族草原兒女歡欣鼓舞的一件大事,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和習近平對烏蘭牧騎成長進步的高度重視,對內蒙古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殷切希望,對全區各族人民的親切關懷。烏蘭牧騎是一首永遠唱不完的歌,走過風霜雨雪、走過一年又一年,把黨和人民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讓歌聲與歡笑回蕩在草原深處,永遠做“草原上的文藝輕騎兵”。(文/學習大軍,2017年11月22日)微信公眾號:學習大軍 微信ID:xuexidaju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