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設立醫師節意味著什麼?

國務院日前批復國家衛生計生委《關於申請設立“中國醫師節”的請示》, 同意自2018年起, 將每年8月19日設立為“中國醫師節”。

如此一來,

繼護士、教師、記者之後中國醫生群體也迎來了專屬自己的節日, 中國也迎來了第四個行業性節日。

四個行業性節日為何醫療行業占一半?

可以從現有的四個行業性節日看出, 能被批准為行業性節日的職業都有這相同的特點:高度的職業化, 並且無論是國民教育、輿論監督還是醫療都對維護社會和諧及良性運轉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某地某醫院莫醫生因結束長達十幾個小時手術後直接睡在手術室內”、“醫生因急救剪壞病患衣物後被要求賠償”等等新聞層出不窮, 可以看出醫師這一職業的辛苦和“艱難”。 在醫患關係十分緊張的現在, 醫生的人身安全都是問題, 已經被調侃為“高危職業”。

醫師, 默默為健康事業付出, 承擔起生命保護神的天職, 實屬一個偉大又聖潔的職業。 中國醫師已占世界衛生總支出1%的比例, 為占世界22%的人口提供了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這是中國醫師的無私奉獻和對人類的巨大貢獻。 在此背景下設立醫師節, 就像新華社報導所說的:“體現了黨和國家對1100多萬衛生與健康工作者的關懷和肯定。

網友觀點:

@赤峰市團委:此舉動甚好, 致敬醫護人員

@侯兔兔兔:應該給醫生漲工資, 同時保障他們的人身安全, 將醫患關係立法來保護醫生, 更多時候面對患者他們才是弱勢群體。

@一盅燉瓜_:希望國家出臺更多政策保護醫生,

真的沒有人比醫生更希望你活下去了 結果一下子被說衣服剪爛了 一下又被說搶救折斷了肋骨, 做好醫生真難。

@谷令時:搞這些不如給他們加點工資, 以及保障一下他們的人身安全。

網友們紛紛對醫師節的設立表示肯定, 但有更多網友認為設立節日只是表面工作, 更重要的是能出臺政策保護醫生, 提高薪資等實質性鼓勵。 但實際上, 即使頒佈了政策保護醫生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醫患關係的根源還在於對彼此不夠信任, 讓患者對醫師的診斷沒有疑慮, 相互理解才是“治本”的關鍵所在。

文/復興新聞網 王娜

圖/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