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多動症兒童的日常護理方法

兒童多動症, 又稱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問題。 這類患兒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 主要表現為與年齡和發育水準不相稱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廣度縮小、注意時間短暫, 不分場合的活動過多、情緒易衝動等, 並常伴有認知障礙和學習困難。 該症於學前起病, 呈慢性過程。 該症不僅影響兒童的學校、家庭和校外生活, 而且容易導致兒童持久的學習困難、行為問題和自尊心低, 此類患兒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 如不能得到及時治療, 部分患兒成年後仍有症狀,

明顯影響患者學業、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後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國內外調查發現該症患病率3%~10%, 男女比為4~9:1, 早產兒童患此病較多。

一、兒童多動症的病因

1、遺傳、神經因素

(1)遺傳因素:①多動症及精神、行為異常家族史多動症兒童的父母童年期有多動歷史者較多,

多動症兒童的同胞兄弟姐妹患病率高於對照組3倍, 情感性精神病也多見。 此外, 多動症兒童父親反社會的人格特徵或酒依賴, 母親有癔病者均較多。 合併品行障礙的多動兒童的成人親屬的人格障礙, 酒癮及癔病比例更高。

②養子的研究多動症兒童的親生父母的反社會人格、酒依賴及癔病明顯高於養生父母或對照組兒童的父母, 父母的童年期有多動和品行障礙的歷史及有精神病障礙者也比較多。

③雙生子的研究單卵雙生子的多動症兒童發病率高於雙卵雙生子, 同胞兄弟兒童發病率也約為半同胞兄弟的5倍多。

④遺傳度的研究多動的遺傳度為0.75, 注意缺陷的遺傳度為0.76。

⑤分子遺傳學研究指出多動症和多巴胺基因的多態性有關。

(2)神經遞質神經生化和精神藥理學研究發現, 大腦內神經化學遞質失衡, 如患者血和尿中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功能低下, 5-HT功能下降。 有學者提出了ADHD的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及5-羥色胺(5-HT)假說, 但尚沒有哪一種假說能完全解釋ADHD病因和發生機制。

(3)神經解剖和神經生理PET顯示多動症兒童較正常兒童有腦功能低下變化, 特別是前額區。 MRI發現胼胝體和尾狀核異常, 胼胝體異常主要是前、後或兩者體積減少。 功能MRI發現ADHD患者尾狀核、額區和前扣帶回代謝的改變, 主要是代謝減少。

2、環境因素:包括產前、圍生期和出生後因素。 其中與妊娠和分娩相關的危險因素包括ADHD患者母親吸煙和飲酒、患兒早產、產後出現缺血缺氧性腦病以及甲狀腺功能障礙。

與ADHD發生有關的兒童期疾病包括病毒感染、腦膜炎、腦炎、頭部損傷、癲癇、毒素和藥物。 更多存有爭議的因素包括營養不良、與飲食相關的致敏反應、過多服用含食物添加劑的飲料或食物、兒童缺鐵、血鉛水準升高、血鋅水準降低等與ADHD發生有關, 但目前證據尚不充分。

3、社會、家庭、心理因素:如不良的社會環境或家庭條件(父母關係不和、家庭破裂, 教養方式不當, 童年與父母分離、受虐待, 經濟貧困、住房擁擠, 父母性格不良、酗酒、吸毒、有精神病, 學校的教育方法不當等不良因素), 均可成為發病的誘因, 並影響病程的發展與預後。

二、兒童多動症的臨床表現

1.活動過多:大都開始于幼兒早期, 進入小學後更顯著。 有部分兒童在嬰兒期就開始有過度活動, 表現為格外活躍, 會搖籃或小車裡向外爬, 開始學步時, 往往以跑代步。 患兒稍大, 看小人書看不了幾頁, 就換一本, 或乾脆把書撕了;有時翻箱倒櫃, 搞得亂七八糟。 開始上學後, 患兒常常手腳不停、坐不住。上課小動作多,不能安靜坐著,在座位上扭來扭去,話多、亂跑、亂跳、爬上爬下、不知危險。喜歡惹人、常與同學吵嘴打架等。

2.注意集中困難:表現為與年齡不相稱的明顯注意集中困難和注意持續時間短暫,是本症的核心症狀。患者常常在聽課、做作業或其他活動時注意難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在學習或活動中不能注意到細節,經常因為粗心發生錯誤。注意維持困難,經常有意回避或不願意從事需要較長時間持續集中精力的任務,如課堂作業或家庭作業。做事拖拉,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或指定的任務。患者平時容易丟三落四,經常遺失玩具、學習用具,忘記日常的活動安排,甚至忘記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

3.情緒不穩,衝動任性:患兒自控能力差、情緒不穩定、易激動、易怒、易哭、易衝動、常發脾氣。個性倔強、固執、急躁、表現幼稚、缺乏榮譽感、不辨是非,有的說謊、翹課、欺騙、有的外出不歸、甚至染上惡習。在資訊不充分的情況下快速地做出行為反應。做事不顧及後果、憑一時興趣行事,為此常與同伴發生打鬥或糾紛,造成不良後果。在別人講話時插嘴或打斷別人的談話,在老師的問題尚未說完時便迫不及待地搶先回答,不能耐心地排隊等候。(注意缺陷、活動過多和行為衝動是ADHD的核心症狀,具有診斷價值。)

4.學習困難:患兒雖然智力正常,但都表現出學習困難,記憶辨別能力差、常把“b”寫成“d”或把“6”寫成“9”等,學習成績低下。有的智力很好,但學習成績卻不理想、表現為忽上忽下、成績波動很大,成績呈跳板樣改變,抓一抓成績就上去,不抓就下降,甚至造成留級。

5.神經系統發育異常:患者的精細動作、協調運動、空間位置覺等發育較差。如翻手、對指運動、系鞋帶和扣紐扣都不靈便,左右分辨困難。少數患者伴有語言發育延遲、語言表達能力差、智力偏低等問題。

6.品行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和品行障礙的共病率高達30%~58%。品行障礙表現為攻擊性行為,如辱駡、打傷同學、破壞物品、虐待他人和動物、性攻擊、搶劫等,或一些不符合道德規範及社會準則的行為,如說謊、翹課、離家出走、縱火、偷盜等。

7.成人ADHD:對兒童ADHD不管治療與否,其中60%~70%到了成人仍然遺留有症狀,部分可達到成人ADHD的診斷標準。成人ADHD的臨床表現與兒童ADHD有差別,以“注意缺陷”為主要表現,“活動過多”會減少。由於患者衝動,行事魯莽草率,易於與同事發生衝突,容易因衝動而經常變換工作,開車容易衝動、不遵守交通規則造成交通事故。對成人ADHD患者的症狀評估一般要求助於配偶、父母、同事或上司等與患者關係密切者。

三、兒童多動症的日常護理方法

1、患兒少看電視,少上網。相關研究表明,兒童在學齡前電視看得越多,他們在7歲的時候就越明顯地出現注意力缺失。長時間看電視不僅會損害兒童的眼睛,而且會影響到其以後的心理健康發展。因此,父母每天應限制多動兒看電視上網的時間,一般每天控制在半個小時左右,最長時間不要超過一節課。

2、合理安排孩子日常生活,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遵從規律性的作息時間。

3、注意護理多動兒用藥期間儘量不感冒。一般兒童在感冒、發燒、精神緊張等情況下其多動症狀會加重。

4、訓練兒童的感覺綜合能力。調查顯示,多數多動症患兒都伴有動作笨拙、不能直線行走、閉目難立等症狀,嚴重的還存在視覺運動障礙,因此父母在家也應注意訓練兒童的感統能力。最簡單的方式包括跳繩、打球、游泳等。這些運動簡便易於操作,而且訓練效果也很不錯。如果家庭經濟條件允許,也可以讓兒童參加專業的感覺統合能力訓練。

5、培養患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時起居,白天應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釋放體能,降低興奮性,提高夜間睡眠品質。

患兒常常手腳不停、坐不住。上課小動作多,不能安靜坐著,在座位上扭來扭去,話多、亂跑、亂跳、爬上爬下、不知危險。喜歡惹人、常與同學吵嘴打架等。

2.注意集中困難:表現為與年齡不相稱的明顯注意集中困難和注意持續時間短暫,是本症的核心症狀。患者常常在聽課、做作業或其他活動時注意難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在學習或活動中不能注意到細節,經常因為粗心發生錯誤。注意維持困難,經常有意回避或不願意從事需要較長時間持續集中精力的任務,如課堂作業或家庭作業。做事拖拉,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或指定的任務。患者平時容易丟三落四,經常遺失玩具、學習用具,忘記日常的活動安排,甚至忘記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

3.情緒不穩,衝動任性:患兒自控能力差、情緒不穩定、易激動、易怒、易哭、易衝動、常發脾氣。個性倔強、固執、急躁、表現幼稚、缺乏榮譽感、不辨是非,有的說謊、翹課、欺騙、有的外出不歸、甚至染上惡習。在資訊不充分的情況下快速地做出行為反應。做事不顧及後果、憑一時興趣行事,為此常與同伴發生打鬥或糾紛,造成不良後果。在別人講話時插嘴或打斷別人的談話,在老師的問題尚未說完時便迫不及待地搶先回答,不能耐心地排隊等候。(注意缺陷、活動過多和行為衝動是ADHD的核心症狀,具有診斷價值。)

4.學習困難:患兒雖然智力正常,但都表現出學習困難,記憶辨別能力差、常把“b”寫成“d”或把“6”寫成“9”等,學習成績低下。有的智力很好,但學習成績卻不理想、表現為忽上忽下、成績波動很大,成績呈跳板樣改變,抓一抓成績就上去,不抓就下降,甚至造成留級。

5.神經系統發育異常:患者的精細動作、協調運動、空間位置覺等發育較差。如翻手、對指運動、系鞋帶和扣紐扣都不靈便,左右分辨困難。少數患者伴有語言發育延遲、語言表達能力差、智力偏低等問題。

6.品行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和品行障礙的共病率高達30%~58%。品行障礙表現為攻擊性行為,如辱駡、打傷同學、破壞物品、虐待他人和動物、性攻擊、搶劫等,或一些不符合道德規範及社會準則的行為,如說謊、翹課、離家出走、縱火、偷盜等。

7.成人ADHD:對兒童ADHD不管治療與否,其中60%~70%到了成人仍然遺留有症狀,部分可達到成人ADHD的診斷標準。成人ADHD的臨床表現與兒童ADHD有差別,以“注意缺陷”為主要表現,“活動過多”會減少。由於患者衝動,行事魯莽草率,易於與同事發生衝突,容易因衝動而經常變換工作,開車容易衝動、不遵守交通規則造成交通事故。對成人ADHD患者的症狀評估一般要求助於配偶、父母、同事或上司等與患者關係密切者。

三、兒童多動症的日常護理方法

1、患兒少看電視,少上網。相關研究表明,兒童在學齡前電視看得越多,他們在7歲的時候就越明顯地出現注意力缺失。長時間看電視不僅會損害兒童的眼睛,而且會影響到其以後的心理健康發展。因此,父母每天應限制多動兒看電視上網的時間,一般每天控制在半個小時左右,最長時間不要超過一節課。

2、合理安排孩子日常生活,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遵從規律性的作息時間。

3、注意護理多動兒用藥期間儘量不感冒。一般兒童在感冒、發燒、精神緊張等情況下其多動症狀會加重。

4、訓練兒童的感覺綜合能力。調查顯示,多數多動症患兒都伴有動作笨拙、不能直線行走、閉目難立等症狀,嚴重的還存在視覺運動障礙,因此父母在家也應注意訓練兒童的感統能力。最簡單的方式包括跳繩、打球、游泳等。這些運動簡便易於操作,而且訓練效果也很不錯。如果家庭經濟條件允許,也可以讓兒童參加專業的感覺統合能力訓練。

5、培養患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時起居,白天應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釋放體能,降低興奮性,提高夜間睡眠品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