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重要」社保最新小通知,企業HR需關注社保大變化!

最近, 某社保中心登記科對轄區內最新一批登記註冊企業公開下發了《參保登記通知書》, 通知如下:

參保登記通知直接公示企業名單,

這種做法帶來的不僅僅是形式上的變動, 還有著多方面的影響。

1

社保登記新做法的重大變化

這一最新做法明顯有幾個重大變化:

● 以前被動等待公司申請→現在主動出擊通知

● 以前在已參保單位中隨機抽查→現在拿到新註冊名單“按圖索驥”

● 以前各分中心各自管理→現在全市統一按轄區下發到分中心

● 以前新註冊小微公司暫時沒有太管→現在直接定期更新名單

● ……

一切, 都表明時代變了。

這些都與“多證合一”“全民參保登記計畫”等時代背景有關:

● 《全民參保登記計畫》從2014年開始在浙江全省、張家口、洛陽等50個地區試點, 2015年完善方案和措施, 將試點擴大到全國50%左右的地區, 2016到2017年在全國全面實施, 人社部明確指出“全民參保登記計畫的總體目標是社保全覆蓋。

● “三證合一”“五證合一”“多證合一”:

從2014年開始國務院要求工商總局、中央編辦牽頭負責探索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試點;

2015年10月1日全國新設立企業全面實施“三證合一”;

2016年加快推進“五證合一”, 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不再另行發放;

2017年10月1日起, 覆蓋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多證合一”改革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面實施, 截至10月25日, 全國共核發“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營業執照1654.99萬張。

預計2018年1月1日起, 所有非“三(五)證合一”營業執照作廢。

“多證合一”的情況下, 社會保險登記證不再另行發放, 直接與工商營業執照整合, 註冊就會產生社保登記。 所以, 才會出現上面的某地社保局“按圖索驥”主動出擊情況。

在此也再次提醒沒有進行“五證合一”辦理的企業儘快進行辦理, 畢竟還有1個月的就到了截止時間。

3

企業的公司架構規劃設計

在新的形勢下, 公司架構設計要慎重考慮, 改變以往思路,

重新規劃。

身為一家創業公司——51社保的CEO, 同時又是從事社保專業十餘年的專家余清泉(網名QQ魚, 很萌有木有)發現很多客戶都會有類似的問題, 對此他針對註冊公司, 開設分公司, 一線城市企業, 以及評估外包服務給出了四點建議:

(1)哪怕是多業務, 也要慎重註冊“空殼”公司

前幾年雙創, 簡政放權, 很多人就習慣性地認為不管事情幹沒幹先註冊個公司再說。 或者多元業務考慮, 先註冊一堆公司, 後面再逐步看業務發展。 這種思路要變, 因為開公司是工商、稅務、社保等聯動的事情, 考慮問題需要更全面一些, 開公司要慎重。

如果這個地方不發展業務, 不簽合同也不需要開具發票, 要考慮是否需要註冊那麼一堆公司。 否則每個月哪怕是零報稅也是很麻煩的事情,

萬一忘記了, 或者換個手機號聯繫不上, 一不小心納入失信名錄, 很麻煩, 後面又要花更多的時間精力去處理。

(2)全國多地域公司, 沒有必要註冊一大把分支機搆

中國是很大的一個市場, 因此, 全國多地域業務的公司越來越多。 是否每個地方都要註冊一個分支機搆呢?如果那樣的話, 你會發現很快就可以集齊一大把, 召喚神龍了。

這些分支機搆的法人/負責人寫誰?要不要單獨展業並可以締約、開具發票?要不要單獨會計建賬?是否涉及到報稅?員工的勞動關係是跟誰建立?在哪裡繳納社保?各種公章證照在哪裡管理?……如果你把這些想明白了你就會發現, 如果僅僅是因為多地域就要去每個地方開個分支機搆這種想法是極其不負責任的, 也會大幅增加管理成本,後期隱患很多。

(3)一線城市企業老闆和HR要關注“五維”平衡

一線城市公共服務資訊化程度更高,且公共政策互相掛鉤關聯也越普遍(想想哪些各種買車買房限購子女教育限區積分落戶要求連續繳納社保個稅……)。

“多證合一”之後,一些社保官方“按圖索驥”主動出擊方式使得新註冊公司的社保登記常態化,那種只註冊不做社保登記的“避風港”效應失效,社保成為開公司必須要考慮的要素。

事實上,“合同、個稅、社保、公積金、殘保金”這五個維度的平衡,是一線城市企業老闆以及HR必須要提早規劃、提前防範。如果公司是獲得融資、擬上市等對合規性要求較高的,還需要提前諮詢專業服務商,儘早規劃。

(4)重新看待外包的價值,重新評估外包服務

在新時代下,外包已經越來越從“關係導向”轉為“價值導向”。服務商的專業度、全國化視野、解決方案等越來越重要。

● “小庫託管”已經成為一線城市已設立公司的唯一選擇。凡已在一線城市已設立公司的,“小庫託管”(即以公司名義參保繳納,服務商僅僅是純代辦);

● 在二三線城市,通過“大庫代理”(即以服務商名義參保繳納,服務商提供派遣代理等人力資源服務)或者通過解決方案籌畫,綜合結合企業面臨的難題,已經成為專業服務商的不二之選。

新變化對人力資源服務商也是挑戰。傳統的服務商以“大庫代理”模式為主,服務體系設計是基於客服人的角色;如果轉換為“小庫託管”模式,則意味著大批量的數位憑證、材料證照託管,高併發、大流量的任務流,複雜度、困難度對比傳統大庫模式呈幾何級增加,需要從服務體系頂層設計上變革,從基於客服人的角色全面轉向依賴於互聯網平臺的產品技術一體化能力。

51社保是目前國內唯一以“小庫託管”模式為主、且唯一堅持100%全直營京東模式的服務商,擁有7項國家核心專利技術,發明專利攻克了小庫託管的核心難點,全國直營分公司保證了服務的標準化和一體化,達到了國內一流的共用服務能力。

社保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跑腿辦事”,專業的事情找專業的機構做。

也會大幅增加管理成本,後期隱患很多。

(3)一線城市企業老闆和HR要關注“五維”平衡

一線城市公共服務資訊化程度更高,且公共政策互相掛鉤關聯也越普遍(想想哪些各種買車買房限購子女教育限區積分落戶要求連續繳納社保個稅……)。

“多證合一”之後,一些社保官方“按圖索驥”主動出擊方式使得新註冊公司的社保登記常態化,那種只註冊不做社保登記的“避風港”效應失效,社保成為開公司必須要考慮的要素。

事實上,“合同、個稅、社保、公積金、殘保金”這五個維度的平衡,是一線城市企業老闆以及HR必須要提早規劃、提前防範。如果公司是獲得融資、擬上市等對合規性要求較高的,還需要提前諮詢專業服務商,儘早規劃。

(4)重新看待外包的價值,重新評估外包服務

在新時代下,外包已經越來越從“關係導向”轉為“價值導向”。服務商的專業度、全國化視野、解決方案等越來越重要。

● “小庫託管”已經成為一線城市已設立公司的唯一選擇。凡已在一線城市已設立公司的,“小庫託管”(即以公司名義參保繳納,服務商僅僅是純代辦);

● 在二三線城市,通過“大庫代理”(即以服務商名義參保繳納,服務商提供派遣代理等人力資源服務)或者通過解決方案籌畫,綜合結合企業面臨的難題,已經成為專業服務商的不二之選。

新變化對人力資源服務商也是挑戰。傳統的服務商以“大庫代理”模式為主,服務體系設計是基於客服人的角色;如果轉換為“小庫託管”模式,則意味著大批量的數位憑證、材料證照託管,高併發、大流量的任務流,複雜度、困難度對比傳統大庫模式呈幾何級增加,需要從服務體系頂層設計上變革,從基於客服人的角色全面轉向依賴於互聯網平臺的產品技術一體化能力。

51社保是目前國內唯一以“小庫託管”模式為主、且唯一堅持100%全直營京東模式的服務商,擁有7項國家核心專利技術,發明專利攻克了小庫託管的核心難點,全國直營分公司保證了服務的標準化和一體化,達到了國內一流的共用服務能力。

社保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跑腿辦事”,專業的事情找專業的機構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