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清華、領英報告:數字人才“上北深廣杭”引領

隨著我國數位經濟的蓬勃發展, 互聯網資訊技術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新動力, 數字人才成為影響我國經濟數位化轉型進程的重要因素。

為了幫助各級政府及業界更好地瞭解我國經濟的數位化轉型以及數字人才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2017年11月22日, 清華經管學院互聯網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聯合全球最大的職場社交平臺LinkedIn(領英)在京發佈《中國經濟的數位化轉型:人才與就業》報告。 報告以領英“經濟圖譜”資料為基礎, 圍繞近三年間中國數字人才的工作履歷、職業技能、增長數量和流動軌跡等維度進行深入分析洞察,

並據此為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與人才強國戰略佈局建言獻策。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推動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清華經管學院互聯網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陳煜波教授表示:“隨著中國經濟數位化轉型的不斷深入, 數字人才日益成為我國創新驅動發展、企業轉型升級的核心競爭力。 我們提出的數位人才不僅是擁有ICT(資訊和通信技術)專業技能的人才, 更涵蓋了其他與資訊技術專業技能互補協同的跨界人才。 具體而言, 我們從價值鏈的數位化轉型角度出發, 將數字人才分為六大類:數位戰略管理、深度分析、產品研發、先進製造、數位化運營和數位行銷人才,

對我國數字人才的總體及各個區域的就業、需求與流動現狀和趨勢做了系統的研究。 ”

從“移動互聯時代”跨越到“智慧時代”, 數位技術不僅推進著各產業的更迭, 也為勞動力市場帶來了顛覆性的改變。 領英國際工程團隊負責人兼領英中國代理總裁曾志恒先生表示:“中國的數字人才數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什麼樣的人才最稀缺?針對這些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們以領英平臺上包含人才畫像、人才流動趨勢的‘經濟圖譜’為基礎, 與清華經管學院互聯網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聯合展開針對中國數字人才的研究, 從宏觀層面向政府機構獻言建策, 助力他們制定更為科學的人才扶持策略,

培養出緊跟時代需求、面向未來的數位人才。 ”

領英在中國擁有超過3,600萬的個人用戶, 這些用戶畢業于1.5萬多所國內外院校, 分佈在36.4萬家企業, 擁有超過2.3萬項技能。 本次研究篩選了其中72萬數字人才, 多維度提取用戶畫像並跟蹤其職業軌跡, 以此預測不同地區的人才流向、雇傭率、受雇主歡迎的技能等人才趨勢層面的資訊。

中國數字人才分佈“南強北弱”, 為職業發展堅守“北上廣深”

數字人才分佈最多的15個城市

報告發現, 中國數位人才的分佈與數位經濟的發達程度表現出高度一致性,

數字人才分佈最多的十大城市依次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杭州、成都、蘇州、南京、武漢和西安, 人才儲備表現出明顯的“南強北弱”, 京津、長三角和珠三角是數字人才最集中的三個區域。 與近幾年頻繁見諸報端的“逃離北上廣”現象有所不同, 數字人才的流動依然體現出向一線城市聚集的趨勢, 上海和深圳是過去三年中數字人才流入最多的城市。 而杭州對於數字人才的吸引力已經超過北京, 過去三年人才淨流入排名僅次於上海和深圳。

製造、金融、消費三大產業領航“互聯網+”, 不同地區數位化優勢各異

報告顯示, 約50%的數位人才分佈在互聯網、資訊通信等ICT基礎產業, 其餘分佈在以製造、金融和消費品為首的傳統行業。 同時,不同城市在產業數位化轉型方面的人才優勢各有不同。

數字人才Top 10城市數位化轉型優勢產業:數位人才視角

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和杭州是推動中國經濟數位化轉型的“引領型”城市,在數位人才儲備和人才結構方面具有很大優勢。其中,北京和杭州的ICT基礎產業的人才比例顯著高於ICT融合產業,在大資料分析領域人才優勢顯著。上海、深圳ICT融合產業中數位人才的分佈主要集中在製造業,分別占比達22.7%和17%。此外,與全國總體水準相比,深圳、廣州在消費品、金融等行業表現出較強的人才優勢。成都、蘇州、南京、武漢和西安是數位化轉型過程中的“快速成長型”城市,數字人才正在從ICT基礎產業轉向融合產業,部分城市如蘇州已經在製造業積累起突出的數字人才優勢,人才比例高達44.6%。

在全球數位經濟進入加速創新和深度融合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經濟的數位化轉型邁入了從需求端向供給端擴展的新階段,數字經濟的發展重心從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轉移,與消費領域數位化轉型主要依靠海量互聯網用戶的“人口紅利”相比,生產領域的數位化轉型將更加依賴“人才紅利”。

大資料與人工智慧領域人才缺口明顯,“技術+管理”人才一將難求

從職能角度而言,目前中國85%以上的數位人才分佈在產品研發類,而深度分析、先進製造、數位行銷等職能的人才加起來只有不到5%。雖然當前網路上關於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的新聞和資訊鋪天蓋地,但從數位人才的分析來看,大資料分析、先進製造、數位行銷等新興技術相關職能的數位人才存在較大缺口,新興技術人才和創新型人才培養方面存在滯後和不足。

“引領型”(左)與“快速成長型”(右)城市需求最高的十大數位經濟職位

數位人才的需求方面,中國對數位人才的需求最多的職位主要集中在ICT基礎產業的研發和運營部門,崗位集中在中層職位,同時對入職門檻低的職位需求逐漸下降。就不同城市來看,由於ICT產業的迅猛發展,北京對資料分析師和嵌入式軟體工程師的需求呈現上升趨勢;在上海,電子商務專員類崗位的需求在逐年上升;在文娛產業發達的成都,用戶體驗設計人才的需求逐漸上升;與蘇州的經濟戰略定位相符,其數字人才很大比例集中在製造業,且一直維持較高需求。

整體來看,雖然程式設計技能和資料分析技能需求佔據主導,然而隨著數字產業走向成熟,企業除了強調程式設計技能,也逐步更加看重人才的技術、管理和領導力等綜合技能。近年間,專案管理、產品運營等“技術+管理”類技能的需求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

通過報告的核心洞察,教育行業可根據職位的供需趨勢更好地規劃人才培養的方向,政府也可更好地瞭解人才流動方向、技術缺口等,以此制定有針對性的引才策略,更好的連接人才與機遇,實現共同繁榮的未來。陳煜波教授建議道:“通過對數位人才的深入洞察,無論是國家還是地方,對我國總體和各地數字經濟的發展,以及經濟的數位化轉型可以有更清晰的瞭解和定位。政府部門對數字人才的吸引和培養將更具有針對性,以需求為導向建立有效的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吸引和留住數位人才需要從產業基礎和創新環境等多方面因素著手,各地應通過打造產業優勢、行銷創新生態系統、提供多方位的保障性條件來吸引數位人才。”

同時,不同城市在產業數位化轉型方面的人才優勢各有不同。

數字人才Top 10城市數位化轉型優勢產業:數位人才視角

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和杭州是推動中國經濟數位化轉型的“引領型”城市,在數位人才儲備和人才結構方面具有很大優勢。其中,北京和杭州的ICT基礎產業的人才比例顯著高於ICT融合產業,在大資料分析領域人才優勢顯著。上海、深圳ICT融合產業中數位人才的分佈主要集中在製造業,分別占比達22.7%和17%。此外,與全國總體水準相比,深圳、廣州在消費品、金融等行業表現出較強的人才優勢。成都、蘇州、南京、武漢和西安是數位化轉型過程中的“快速成長型”城市,數字人才正在從ICT基礎產業轉向融合產業,部分城市如蘇州已經在製造業積累起突出的數字人才優勢,人才比例高達44.6%。

在全球數位經濟進入加速創新和深度融合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經濟的數位化轉型邁入了從需求端向供給端擴展的新階段,數字經濟的發展重心從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轉移,與消費領域數位化轉型主要依靠海量互聯網用戶的“人口紅利”相比,生產領域的數位化轉型將更加依賴“人才紅利”。

大資料與人工智慧領域人才缺口明顯,“技術+管理”人才一將難求

從職能角度而言,目前中國85%以上的數位人才分佈在產品研發類,而深度分析、先進製造、數位行銷等職能的人才加起來只有不到5%。雖然當前網路上關於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的新聞和資訊鋪天蓋地,但從數位人才的分析來看,大資料分析、先進製造、數位行銷等新興技術相關職能的數位人才存在較大缺口,新興技術人才和創新型人才培養方面存在滯後和不足。

“引領型”(左)與“快速成長型”(右)城市需求最高的十大數位經濟職位

數位人才的需求方面,中國對數位人才的需求最多的職位主要集中在ICT基礎產業的研發和運營部門,崗位集中在中層職位,同時對入職門檻低的職位需求逐漸下降。就不同城市來看,由於ICT產業的迅猛發展,北京對資料分析師和嵌入式軟體工程師的需求呈現上升趨勢;在上海,電子商務專員類崗位的需求在逐年上升;在文娛產業發達的成都,用戶體驗設計人才的需求逐漸上升;與蘇州的經濟戰略定位相符,其數字人才很大比例集中在製造業,且一直維持較高需求。

整體來看,雖然程式設計技能和資料分析技能需求佔據主導,然而隨著數字產業走向成熟,企業除了強調程式設計技能,也逐步更加看重人才的技術、管理和領導力等綜合技能。近年間,專案管理、產品運營等“技術+管理”類技能的需求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

通過報告的核心洞察,教育行業可根據職位的供需趨勢更好地規劃人才培養的方向,政府也可更好地瞭解人才流動方向、技術缺口等,以此制定有針對性的引才策略,更好的連接人才與機遇,實現共同繁榮的未來。陳煜波教授建議道:“通過對數位人才的深入洞察,無論是國家還是地方,對我國總體和各地數字經濟的發展,以及經濟的數位化轉型可以有更清晰的瞭解和定位。政府部門對數字人才的吸引和培養將更具有針對性,以需求為導向建立有效的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吸引和留住數位人才需要從產業基礎和創新環境等多方面因素著手,各地應通過打造產業優勢、行銷創新生態系統、提供多方位的保障性條件來吸引數位人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